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8)
2023(9321)
2022(8515)
2021(8078)
2020(6893)
2019(15868)
2018(15919)
2017(30642)
2016(16822)
2015(19111)
2014(19097)
2013(19005)
2012(17326)
2011(15412)
2010(15280)
2009(13849)
2008(13264)
2007(11383)
2006(9787)
2005(8378)
作者
(50238)
(41482)
(41292)
(39310)
(26416)
(20096)
(18701)
(16604)
(15875)
(14815)
(14447)
(13940)
(13117)
(13071)
(12825)
(12722)
(12676)
(12335)
(11902)
(11820)
(10464)
(10068)
(10026)
(9406)
(9385)
(9297)
(9291)
(9148)
(8447)
(8312)
学科
(62606)
经济(62535)
管理(47214)
(44075)
(37381)
企业(37381)
方法(32465)
数学(28044)
数学方法(27611)
(16265)
(15942)
(15306)
中国(15239)
业经(13567)
地方(12453)
(11709)
理论(11598)
(10996)
(10739)
贸易(10732)
农业(10662)
技术(10414)
(10412)
(10249)
财务(10186)
财务管理(10162)
环境(10106)
企业财务(9614)
教育(9597)
(9049)
机构
大学(238164)
学院(235270)
管理(96319)
(85869)
理学(84292)
经济(83582)
理学院(83347)
管理学(81630)
管理学院(81227)
研究(77479)
中国(55371)
科学(51726)
(51666)
(41113)
(39537)
业大(39503)
(37731)
研究所(36362)
中心(35274)
(33502)
农业(32580)
北京(32555)
财经(31046)
(30799)
师范(30501)
(28460)
(28236)
(27511)
技术(26266)
师范大学(24760)
基金
项目(169431)
科学(131447)
基金(121593)
研究(120660)
(106924)
国家(106058)
科学基金(90615)
社会(72797)
社会科(68872)
社会科学(68852)
(66836)
基金项目(65363)
自然(61745)
自然科(60291)
自然科学(60274)
自然科学基金(59154)
(56554)
教育(55397)
资助(51060)
编号(49542)
成果(39713)
重点(37572)
(36538)
(35033)
(34864)
课题(34053)
科研(32882)
创新(32444)
计划(31883)
大学(31288)
期刊
(91646)
经济(91646)
研究(65468)
中国(43764)
学报(42293)
科学(37002)
(36730)
管理(34022)
大学(31246)
学学(29470)
(26953)
教育(26809)
农业(26533)
技术(20634)
(16261)
金融(16261)
业经(14629)
图书(13971)
财经(13844)
经济研究(13497)
(13096)
理论(12720)
科技(12619)
实践(12056)
(12056)
业大(11940)
(11616)
(11574)
问题(11356)
技术经济(11351)
共检索到33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慕卫  丁中  何茂华  郭红  刘峰  
报道了韭菜迟眼蕈蚊的人工饲养方法 ,测定了灭蝇胺、灭线磷、地亚农、辛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硫丹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及药效。结果表明 ,药后 4 8h时以毒死蜱和硫丹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最高 ,药后 72h灭线磷和丁硫克百威的毒力迅速上升 ,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与硫丹、毒死蜱接近 ,LC50 约为 5 0~ 10 0 μg/mL。药后 4h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的毒力较高 ,10h时以毒死蜱和灭线磷的毒力较高。田间药效证明 ,毒死蜱和灭线磷速效性好 ,药后 5d 75 0 0L/hm2 防效达到 75 %以上。药后 15d灭蝇胺的田间防效迅速提高 ,致使部分幼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立新  宋健  贾海民  曹伟平  李耀发  张晓  
为明确河北省安国市川芎种植田根蛆类害虫发生为害情况及害虫种类,采集安国川芎根蛆幼虫至室内,模拟田间生境进行继代饲养,以羽化的第1代根蛆成虫为试验材料。利用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共同对安国川芎根蛆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采用5点取样法对安国川芎田根蛆的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安国川芎根蛆为害率为4%~82%,死苗率最高可达22%,单株平均虫口数量可达37. 76头;安国川芎根蛆主要通过幼虫为害川芎的根茎部,造成川芎上部叶片枯黄,严重时根部被咬食一空,造成整株死亡。通过传统的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明确了安国川芎根蛆成虫的形态特征与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同时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也显示,安国川芎根蛆mt DNA-COI基因序列与韭菜迟眼蕈蚊的一致性为99%,因此,确定了安国川芎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研究明确了近年在河北省安国市川芎上为害并严重影响川芎产量和品质的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同时明确了川芎根蛆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程度,旨在为今后川芎根蛆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振良  徐一忠  童爱珍  
1996~ 1 998年 ,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对危害雪松的红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研究采用喷雾不同的药剂品种及不同的药剂质量浓度 ,在喷后 7d和 1 4d分别进行药效检查。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之间其药效结果差异较大。在若虫孵化盛期前用 4 0 %氧化乐果乳油 4 37mg·L-1,2 67mg·L-1及 35 %快克乳剂 4 37mg·L-1和 2 67mg·L-1喷雾 ,虫口减退率均达80 %以上 ,用 0 6%阿维菌素乳剂 2 4mg·L-1喷雾效果不理想。氧化乐果和快克是防治红蜡蚧较为理想的药剂。表 3参 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燕  何婕  叶翠玉  薛熠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 4 6 .1倍 ,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 ,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抗性不明显 ;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庆渝  邓大林  谢成伦  何万兴  赵学谦  
利用药剂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铁灭克(法)69kg/ha、克线磷82.5kg/ha或霸杀脒48kg/ha对Tylenchulussemipenetrans、Pratylenchusscri-haeri和P.penetrans的防治效果最佳,国产铁灭克69kg/ha、克线磷42kg/ha和铁灭克(法)34.5kg/ha次之,而呋喃丹和霸杀脒24kg/ha较差;5种药剂对3种线虫持效期测定结果,克线磷、铁灭克(法)和国产铁灭克最长为180天,其次是霸杀脒,为120~180天,呋喃丹最短,仅60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晓钢  阮冠华  林树青  余华星  
通过毒死蜱、硅白灵和白蚁灵等白蚁防治新药剂对白蚁的毒力测定及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等 ,研究这几种药剂对白蚁的药效。结果表明 ,试验药剂对白蚁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经药剂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经质量分数为 5 0~ 2 0 0g·kg-1毒死蜱处理过的土壤在暴露及防淋避光条件下均有明显的防治白蚁效果 ,其持效期在 6a以上 ;经质量分数为 0 31 2 5~ 2 50 0 0g·kg-1白蚁灵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质量分数呈正相关 ,其中质量分数 2 50 0 0g·kg-1的白蚁灵的防治效果至少可达 7a以上。表 5参 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芝  李素娟  武予清  李巧丝  罗金荣  
选用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40 g/hm2 、辛硫磷乳油 1875 g/hm2 、米乐尔颗粒剂 2 4 75 g/hm2 、特丁磷颗粒剂 1875 g/hm2 和复配制剂辛倍乳油 30 0 0 g/hm2 是防治花生蛴螬的理想药剂 ,播种期和花期各防治 1次 ,防效达 81 37%以上。播种期防治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建坤  张春梅  卢子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雅婷  张世珖  李永忠  李洪全  陈兴全  
为较好地防治烟草野火病 ,选用 6种药剂对烟草野火病菌进行抑菌试验 ,筛选出 2种效果较好的药剂 ,即新植霉素和农用链霉素 .同时 ,通过对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野火病菌的抑菌试验 ,发现云南部分地区的烟草野火病菌对农用链霉素具有抗药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素容  罗飞  钱静  刘琦  蒋旭聃  李庆  
黄粉虫为蔺草制品的重要仓储害虫之一,对其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几种杀虫剂对黄粉虫4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黄粉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9.23μg/mL;其次为甲基嘧啶磷,其LC50值为9.54μg/mL;进一步测定了溴氰菊酯与甲基嘧啶磷对试虫的混合毒力。结果表明,溴∶甲(1∶6)配比增效作用最明显,其CTC为137.5,LC50值为7.34μg/mL。因此,该配比值得进一步室内制剂加工研究以防治黄粉虫为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崔会平  何方  
以4年生黑宝石李Prunus salicina ‘Friar’为试材,采取不同时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李实蜂Hoplocampa ninutominuto,评价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2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前(花蕾处于露色期、个别单花开放)和花后(花基本落完时)各喷1次,可使黑宝石李受李实蜂危害而造成的虫果率下降到10.9%和10.6%,是防治李实蜂的最佳时期,花前用药可以防止成虫产卵,花后喷药防止幼虫蛀果。在生产上以物候期为指标指导李实蜂防治更具有实际意义。表1参9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  傅俊范  周如军  李大刚  李玉娥  
为探索白头翁叶斑病的田间发病规律,研究该病害的防治技术。采用五点取样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白头翁叶斑病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的发生与品种、株龄及栽培方式密切相关。病斑直径变化与田间病情动态基本一致。供试药剂对白头翁叶斑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白头翁叶斑病的防效最高,达80.0%;40%嘧霉胺悬浮剂次之,防效可达78.0%;25%嘧菌酯悬浮剂对该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军  杨益众  
为了寻找防治重要检疫性害虫刺桐姬小蜂的有效药剂和施用方法,采用了打孔注药、喷雾法和药剂灌根3种不同施药方式,不同化学药剂防治刺桐姬小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法防治刺桐姬小蜂效果明显优于打孔注药和灌根法,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乳油)喷雾处理防治效果优于其他防治药剂喷雾处理,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稀释200倍喷雾处理10d和15d后刺桐姬小蜂成虫羽化率分别为2.79%和9.41%,成虫死亡率分别为97.21%和90.60%。采用喷雾法施用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EC后1d和10d,叶面中残留的喹硫磷含量分别为287.45和221.57mg·kg-1,丁硫克百威的含量分别为2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云芝  杨建忠  李淑芬  冯光泉  陈昱君  王勇  武忠翠  
选择了8种不同药剂进行三七根结线虫病田间防效筛选试验,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结果表明,98%~100%棉隆微粒剂、2.0%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达到了有效的防治效果。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98%~100%棉隆微粒剂、2.0%阿维菌素乳油进行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锋  陈志杰  张淑莲  赵杰  李军  陈林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喷雾、病斑涂抹和灌根等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种类及其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95%CT原粉、60%DTMzWP和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的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田间以95%CT原粉500倍液刮除病斑涂药防治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4.3%,其次为DTMZ、农用链霉素和菌毒清;不同施药方法组合中,以喷雾+刮除病斑涂抹组合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可达96%;秋季采用注射法,可有效预防翌年早春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