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9590)
- 2022(8282)
- 2021(7605)
- 2020(6678)
- 2019(15059)
- 2018(14905)
- 2017(28613)
- 2016(15434)
- 2015(17537)
- 2014(17202)
- 2013(17187)
- 2012(16189)
- 2011(14684)
- 2010(14802)
- 2009(13770)
- 2008(13844)
- 2007(12869)
- 2006(10994)
- 2005(9694)
- 学科
- 济(68482)
- 经济(68436)
- 业(50778)
- 管理(47731)
- 企(42371)
- 企业(42371)
- 方法(30460)
- 数学(26244)
- 数学方法(26040)
- 技术(21261)
- 农(18977)
- 中国(17033)
- 业经(16166)
- 财(15134)
- 地方(14698)
- 技术管理(13509)
- 贸(12952)
- 贸易(12947)
- 农业(12760)
- 学(12572)
- 易(12561)
- 制(12299)
- 产业(12048)
- 理论(10620)
- 和(10112)
- 银(10028)
- 银行(9997)
- 融(9564)
- 金融(9562)
- 行(9528)
- 机构
- 学院(225027)
- 大学(223550)
- 济(97369)
- 经济(95432)
- 管理(89610)
- 理学(77227)
- 理学院(76431)
- 管理学(75325)
- 研究(75114)
- 管理学院(74880)
- 中国(55780)
- 京(46804)
- 科学(45376)
- 财(41210)
- 农(38127)
- 所(38020)
- 中心(35252)
- 江(34898)
- 研究所(34519)
- 业大(33580)
- 财经(32965)
- 农业(30066)
- 经(29791)
- 经济学(29780)
- 北京(29518)
- 范(28303)
- 师范(28028)
- 州(27555)
- 经济学院(27080)
- 院(26726)
- 基金
- 项目(148798)
- 科学(117612)
- 研究(110598)
- 基金(106172)
- 家(92121)
- 国家(91366)
- 科学基金(78479)
- 社会(70333)
- 社会科(66887)
- 社会科学(66868)
- 省(60748)
- 基金项目(56855)
- 教育(50701)
- 划(50142)
- 自然(49307)
- 自然科(48217)
- 自然科学(48204)
- 自然科学基金(47402)
- 编号(44677)
- 资助(42107)
- 创(37170)
- 成果(35332)
- 发(33922)
- 创新(33836)
- 重点(33734)
- 部(32919)
- 课题(31158)
- 国家社会(28938)
- 业(28611)
- 教育部(28189)
共检索到332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岱 陈溪
一、引言积极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韩国钢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韩国政府鼓励钢铁工业发展重大技术的实用化和海外建厂,如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一)中国钢铁工业的成就建国48年(1949~1996)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我国只生产15.82万吨钢,居世界第26位。经过恢复和发展,1957年产钢53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芝 何枫 雷家骕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及DEA-Tobit模型,选取了我国钢铁上市企业2005~2008年间的数据,引入了钢铁企业对能源及水、电等资源的消耗,研究了该时期内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资源消耗 企业规模 科技创新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谢忠泉 张治河
本文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出发,根据产业创新系统相关原理,分析了钢铁产业创新的特点,并构建出钢铁产业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在钢铁产业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等方面,阐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与产业创新系统的不谋而合之处,以及产业创新系统超出《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为设计之处,并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靖忠 关军
钢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表现出集聚的特征,而产业集群从创新的视角看是一个创新网络,其网络创新能力影响到集群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前景。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是集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应能够体现出其行业特征。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对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结果。选取唐山地区钢铁产业集群为对象,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总结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治河 谢忠泉
本文提出了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创新管理前沿理论———产业创新系统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钢铁产业创新的特点,提出三项管理措施,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问题,最主要的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管理薄弱及产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升我国钢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是用产业创新系统思想来指导钢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是发展钢铁产业的良策;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工艺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问题可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创新政策得到解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晓安 李彬彬 顾宝炎
技术创新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而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选取韩国汽车业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技术创新的表现及实现途径,并选取1990年~1996年完全自主创新阶段的韩国汽车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出口、产值、就业三个角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证实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 韩国汽车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杨志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从政府主导、行业研究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行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对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增强作用,以及钢铁业技术体制自身的特点,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正成为中国钢铁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引进或创新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钢铁业 技术创新 共性技术 关键技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天奕
全球重工业中,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每年直接排放量26亿吨,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总量的7%。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钢铁技术路线图》要求,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2050年钢铁行业至少要降低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钢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平均值由现在的1.4吨降至0.6吨。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规模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的60%和国内碳排放的15%。因此,
关键词:
低碳技术创新 钢铁行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梅 陈鹏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1996-2012年产能过剩程度,对未来三年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预警,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迫在眉睫。
关键词:
钢铁产业 产能过剩 综合指数 灰色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玫 王艳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钢铁产业与中国钢铁产业能耗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测算,实证了中国钢铁产业从能耗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外资的,从而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引资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陈伟
钢铁产业生态化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对影响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钢铁产业生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
钢铁产业 生态化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