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3)
2023(9556)
2022(8170)
2021(7645)
2020(6603)
2019(15012)
2018(14651)
2017(28279)
2016(15252)
2015(17004)
2014(16582)
2013(16203)
2012(14487)
2011(12759)
2010(12518)
2009(11009)
2008(10250)
2007(8635)
2006(7293)
2005(6307)
作者
(40450)
(34041)
(33684)
(32102)
(21313)
(16243)
(15491)
(13259)
(12980)
(11752)
(11600)
(11393)
(10622)
(10464)
(10381)
(10265)
(10138)
(10030)
(9782)
(9657)
(8216)
(8152)
(7992)
(7740)
(7624)
(7533)
(7285)
(7265)
(6765)
(6646)
学科
(61221)
经济(61157)
(42954)
管理(42535)
(33585)
企业(33585)
方法(32969)
数学(30158)
数学方法(29753)
(18333)
(17903)
中国(14863)
业经(12700)
农业(12436)
(11620)
贸易(11615)
(11364)
(10509)
地方(10482)
(10218)
(9929)
财务(9892)
财务管理(9869)
收入(9509)
技术(9389)
企业财务(9376)
理论(8954)
环境(8826)
(8542)
银行(8517)
机构
大学(204606)
学院(203378)
(87758)
经济(86256)
管理(83915)
理学(73812)
理学院(73109)
管理学(71860)
管理学院(71474)
研究(62943)
中国(47430)
(40717)
(38893)
科学(36866)
(33279)
财经(31852)
中心(31444)
业大(31149)
(29602)
(29297)
(29145)
经济学(27830)
研究所(26730)
农业(26072)
经济学院(25409)
(25356)
师范(25076)
北京(24311)
财经大学(24127)
经济管理(23243)
基金
项目(147619)
科学(118563)
基金(110679)
研究(106919)
(96454)
国家(95687)
科学基金(84079)
社会(70773)
社会科(67417)
社会科学(67399)
基金项目(58580)
(56726)
自然(54762)
自然科(53623)
自然科学(53610)
自然科学基金(52688)
教育(50558)
(47979)
资助(45074)
编号(41938)
(33691)
重点(32958)
成果(32086)
(31403)
(30912)
国家社会(30514)
教育部(29675)
创新(29381)
科研(29025)
人文(28947)
期刊
(85418)
经济(85418)
研究(55755)
中国(35258)
管理(30244)
学报(30176)
(30079)
(28638)
科学(28231)
大学(24227)
学学(22827)
教育(20565)
技术(19946)
农业(19709)
(16754)
金融(16754)
财经(15311)
经济研究(14101)
业经(13951)
(13230)
问题(11948)
(10847)
技术经济(10547)
统计(10517)
理论(9638)
(9545)
(9393)
(9344)
图书(9286)
科技(8760)
共检索到285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郑明基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换。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东亚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是日本和韩国,其中韩国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跨越到了高收入国家。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韩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转型,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韩国经济持续跃升的保障,研发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俊峰  
社会不均等会严重威胁社会稳定,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韩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了就业、教育、税收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均等化政策,从而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的社会均等化发展。借鉴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期的社会均等化政策,中国应着力从创造社会流动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发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等方面入手,制定社会均等化政策,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邓露  
文章围绕中等收入陷阱与知识、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沿着中等收入陷阱的表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实证陷入陷阱的临界条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经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1)中等收入陷阱是多重均衡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低水平均衡的表现;(2)形成低水平均衡的原因在于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初期时,知识存量占比低于门槛水平;(3)实证求得知识存量占比初值的门槛值为1.9154,若低于该值则经济收敛于低水平均衡,且知识存量占比对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反之则反是;(4)中国的创新效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邓露  
文章围绕中等收入陷阱与知识、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沿着中等收入陷阱的表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实证陷入陷阱的临界条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经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1)中等收入陷阱是多重均衡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低水平均衡的表现;(2)形成低水平均衡的原因在于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初期时,知识存量占比低于门槛水平;(3)实证求得知识存量占比初值的门槛值为1.9154,若低于该值则经济收敛于低水平均衡,且知识存量占比对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反之则反是;(4)中国的创新效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提升知识存量占比进而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是有效提高R&D投入效率以及加大企业的创新规模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珠萍  
中国正从经济奇迹走向"新常态",但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日韩、拉美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考察,探究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教训,由此认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职能转变是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机制设计是重要驱动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基本前提。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合理增长区间,扩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永辉  谭舒婷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对拉美国家和日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时无法实现要素升级,一国经济发展面临多种挑战和显著下行压力,缺乏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此,我国亟需通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社会治理创新水平;坚持改善薪酬分配制度,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优化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持续增加人力资本累积;以科技自立促产业升级,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高质量发展为途径,实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下稳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莉  文一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使中国在35年内由一个低收入的农业国,发展为中等偏上收入的工业国和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本文基于工业化路径的跨国比较,解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并试图回答中国能否以及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发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依次经历了作坊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1988年)、规模化轻工业繁荣发展(1988-1998年)和规模化重化工业重新崛起(1998年起)三个阶段;虽然目前还没有完成第三个阶段,但却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地区)遵循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式的市场和产业升级路径。相反,陷入中、低收入陷阱的国家则违背了以上工业化的发展顺序。其中,被困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东欧、拉美国家未能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过早进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和金融业现代化;而被困在贫困陷阱中的非洲国家则严重缺乏启动规模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革命所必须的原始(乡村)工业化过程,盲目上马违背自身比较优势的现代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因此,本文认为一个由国家主导的自下而上的、从农村到城市的、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立足于制造品(包括原始手工品)出口而不是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和产业升级政策,是成功跨越各种收入陷阱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德勇  杨秋月  
本文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划分标准,采取绝对值法将经济体划分为陷入组、跨越组、高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五类,并基于1980—2015年39个陷入组和23个跨越组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与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向线性关系,即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促进发展中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前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均具有显著差异;技术创新能够驱动陷入组和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FDI)仅能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跨越组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但无法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