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7)
2023(9292)
2022(7831)
2021(6932)
2020(5638)
2019(12807)
2018(12735)
2017(24238)
2016(13169)
2015(14804)
2014(15278)
2013(14969)
2012(14069)
2011(12896)
2010(13390)
2009(12746)
2008(12418)
2007(11535)
2006(10608)
2005(10126)
作者
(37539)
(31489)
(31383)
(30085)
(20011)
(14847)
(14340)
(12052)
(11917)
(11492)
(11004)
(10489)
(10401)
(10189)
(10011)
(9620)
(9229)
(9185)
(9014)
(8938)
(8201)
(7632)
(7501)
(7349)
(7087)
(7006)
(6983)
(6924)
(6342)
(6052)
学科
(74108)
经济(74020)
管理(43236)
(37711)
(30268)
企业(30268)
方法(21402)
地方(18275)
数学(18205)
数学方法(18071)
中国(17457)
(17446)
(16569)
(16495)
业经(15107)
地方经济(12700)
(12382)
(12346)
农业(11588)
(10706)
金融(10703)
(10629)
银行(10618)
环境(10377)
(10142)
(9907)
财务(9879)
财务管理(9844)
(9837)
贸易(9828)
机构
学院(196491)
大学(194793)
(93809)
经济(91937)
管理(69906)
研究(69148)
理学(58218)
理学院(57587)
管理学(56789)
管理学院(56407)
中国(53989)
(46185)
(40454)
科学(36533)
财经(35012)
(34470)
(32487)
(31385)
经济学(30967)
中心(30922)
研究所(30037)
经济学院(27411)
(25965)
北京(25875)
财经大学(25457)
(25092)
(24634)
(24428)
师范(24222)
业大(22707)
基金
项目(115907)
科学(91494)
研究(90103)
基金(83672)
(70733)
国家(70135)
科学基金(60386)
社会(59806)
社会科(56672)
社会科学(56660)
(45092)
基金项目(43083)
教育(41439)
编号(36480)
(36428)
自然(34875)
资助(34293)
自然科(34012)
自然科学(34005)
自然科学基金(33395)
成果(31242)
(27619)
课题(26455)
重点(26413)
(26385)
(26247)
国家社会(25320)
(24273)
(23880)
教育部(23502)
期刊
(119408)
经济(119408)
研究(68740)
中国(44313)
(38973)
管理(30212)
(25241)
学报(24430)
科学(23605)
教育(21559)
(21176)
金融(21176)
大学(19972)
经济研究(19747)
财经(19085)
技术(18788)
学学(18749)
业经(16736)
(16653)
农业(16204)
问题(15002)
(11955)
技术经济(11182)
世界(10947)
国际(10655)
经济问题(9584)
现代(9249)
财会(9235)
改革(9172)
(9172)
共检索到323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灏  
本文以韩国经济循环增强动力机制和韩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动力机制概括韩国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韩国经济创造生机、逐阶提升的时序演进规律性。主要启示是:要综合配置资源,形成循环增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顺应环境变化而创新;扭曲的经济要及时矫正;要从国际竞争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竞争培养企业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姝  马苏  
本文关注的是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首先对所采用的基本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有关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提出用以衡量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静态指标体系,充分估计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基于我国人力资本现状,提出我国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朝全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次人类从观念到行为的革命,因此其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普遍表现出偏重于理念与技术从而相对忽视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倾向。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一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二是为什么要重视建立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和优化,四是如何设计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涂自力  
绿色价值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否具有绿色价值观,决定了人们是否具有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足够动力以及是否具有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循环经济建设的状况和命运。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循环经济理论、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了绿色价值观作为内生动力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的三重优势,探讨了绿色价值观具有鲜明特点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并以循此思路提出了培育绿色价值观动力机制的途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瑜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内生与外源动力因素及其动力子要素,阐释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并通过创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转换器模块,揭示驱动力作用下的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在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原彤  闫浩琳  李恺  
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双循环”协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发现,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机制、文化建设机制、贸易交流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同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六大机制建设和发展,因此可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基础服务体系,打造“双循环”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优化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状态、转变对外发展模式,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华茂  彭剑  
推动区域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方式转移到循环经济方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在的驱动力和外部的约束力,文章分析了区域五大区域内在的驱动力和五大外部的约束力,并针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阻力,提出快速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丽静  祝志杰  
已有研究指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却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制度因素,这成为近些年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入手,系统梳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两步DEA对七个区域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并运用截面模型考察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因素对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认为制度因素在2000年前后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技术进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应弱化技术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增强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慧  沈桂龙  汝刚  
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是形成产业兴旺的基础,具备条件和优势的超大城市应该做出表率并探寻出一般性的规律与经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中心城区的虹吸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单一是超大城市农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需要利用其区位、市场等优势,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并拓展其功能;对农业产业要进行优化升级,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品牌塑造;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整合、产业交叉与延伸以及新技术渗透去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国际上,各国的路径和模式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政府都高度重视并因城施策,注重农村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重视科技的运用。在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钰海  沈锡飞  
改革开放以来有诸多文献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夏永祥、卢晓认为,长三角经济结构(江浙沪三地)有趋同的特点,总体看来,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绍光  王晓明  
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美]W·布雷恩·阿瑟1、前言在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和理论生物学中,自增强或自催化一类的动态系统,即具有局部正反馈的系统,倾向于具有多重渐近状态或可能的"显式结构"。最初的初始状态和早期随机事件或扰动相结合,将动力学推入这些渐近状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淑琪  
韩国对外贸易以持续高速增长而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以至使“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再度兴起。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键时期,研究探讨韩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机制和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映东  何一  郭建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机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两级动力机制:体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一级动力,是增长的源动力;结构合理化,是增长的二级动力,是增长的可持续动力。 一、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体制创新 造成粗放型增长的原因很多,我们首先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分析。 一般而言,任何形式的增长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然后才有产出的增长。问题在于:由谁决定投入。换句话说,到底是谁赋予增长第一推动力——源动力。 这由体制决定。所谓经济体制,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制度目标的各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总和。有四种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泽  李东  
新古典增长理论发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找到经济长期增长的进路与方向。但是圉于经典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技术进步的作用被看作是外生的。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发现对于研究工作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经济外部性,确立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它们具有总的边际报酬不变,甚至递增规律,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相当大的外部性又不致引起私人垄断的存在。在贸易理论和分工理论之后,新增长理论成为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