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3)
- 2023(7090)
- 2022(5928)
- 2021(5425)
- 2020(4688)
- 2019(10658)
- 2018(10823)
- 2017(19735)
- 2016(10723)
- 2015(12311)
- 2014(11926)
- 2013(11594)
- 2012(10945)
- 2011(9848)
- 2010(10021)
- 2009(9235)
- 2008(8993)
- 2007(8296)
- 2006(7534)
- 2005(6858)
- 学科
- 济(36145)
- 经济(36092)
- 管理(30168)
- 业(27974)
- 企(20445)
- 企业(20445)
- 方法(12349)
- 中国(11545)
- 学(11113)
- 财(10920)
- 制(10784)
- 农(10223)
- 数学(9931)
- 数学方法(9749)
- 业经(9093)
- 理论(8277)
- 贸(7938)
- 贸易(7935)
- 体(7816)
- 易(7723)
- 工作(7536)
- 地方(7526)
- 服务(7289)
- 银(7162)
- 银行(7123)
- 行(6846)
- 融(6769)
- 金融(6762)
- 务(6528)
- 财务(6496)
- 机构
- 大学(149425)
- 学院(146646)
- 研究(57123)
- 济(53169)
- 管理(52507)
- 经济(51625)
- 理学(43436)
- 理学院(42890)
- 中国(42759)
- 管理学(42022)
- 管理学院(41748)
- 科学(37174)
- 京(33992)
- 农(32073)
- 所(30642)
- 研究所(27837)
- 财(26342)
- 中心(26338)
- 农业(25649)
- 业大(24759)
- 江(24540)
- 北京(21690)
- 院(21141)
- 范(20168)
- 省(20014)
- 师范(19796)
- 财经(19679)
- 州(19473)
- 技术(19320)
- 经(17825)
- 基金
- 项目(99119)
- 科学(75273)
- 研究(70690)
- 基金(69153)
- 家(63406)
- 国家(62906)
- 科学基金(51195)
- 社会(41863)
- 社会科(39398)
- 社会科学(39384)
- 省(38708)
- 基金项目(35561)
- 自然(33718)
- 划(33672)
- 自然科(32930)
- 自然科学(32911)
- 自然科学基金(32326)
- 教育(31660)
- 编号(30023)
- 资助(28286)
- 成果(26654)
- 重点(23088)
- 发(21661)
- 课题(20942)
- 部(20749)
- 创(19932)
- 计划(19738)
- 项目编号(19388)
- 科研(19094)
- 创新(18770)
共检索到240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海菁 乌家培
秦海菁乌家培(国家信息中心北京100045)韩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宽带多媒体服务AbstractInthispaper,thegrowthofISDNinKoreaandthelong-termplanforthees-tablishmentofKor...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竹 徐思维 刘宁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视角,利用2005—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科学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市创新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政策示范效果。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创新,且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渠道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等级和规模下存在异质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存在扩散效应,示范城市的推进在带动本城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城市创新产生辐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煜
对宽带价格的研究重点在于网络基础设施规制问题。本文在服务竞争和设施竞争的分析框架下,回顾了以美国和韩国为代表的两种典型宽带市场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规制和宽带价格控制的可资借鉴之处,包括促进网络设施投资激励、鼓励网络的模式间竞争和加强对服务竞争的规制等;最后,对我国宽带市场竞争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构建双循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政策冲击事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赋能双循环发展。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内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东部地区,从三四五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外围城市到中心城市依次递增的地理梯度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促使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和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渠道促进双循环发展。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打通双循环发展的堵点。政府需要以数字中国为导向,持续升级和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第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优化供应链配置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改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环境,以缓解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再生产环节循环信息差,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第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因势利导和因情施策的政策。引导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试点政策的可行性经验和技术指导支持,欠发达地区需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资源禀赋优势、地理区位条件,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举措,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动态循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孔东民 陶云清
本文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标志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和管理效率提高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显著促进了企业权益类投资和信息化投资;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度,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包辰
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作用于数字经济来拉动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东部地区会显著促进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要因地制宜持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政策建议,丰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冲 王磊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技术创新,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强。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推动数字金融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以及增强政府科教支持这三条渠道促进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城市、重点城市和科教资源较好的城市表现更强。进一步发现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相邻城市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扩大了城市之间的创新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成奎 江文昶
推动数字公共服务应用是促进全社会共享发展红利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公共服务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数字公共服务应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加快数字技术进步、提升人才聚集水平、增强政府民众互动来促进数字公共服务应用;异质性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创新创业活力更高、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公共服务应用的影响更大;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效缩小了各城市之间数字公共服务应用的差距。本文结论为政府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公共服务应用以及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军 吴晓怡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文章分析了宽带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引力模型和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国良好的宽带基础设施将会有助于扩大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同时对于改善文化产品贸易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横向比较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加快推进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好"后发"机遇,将宽带设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
宽带 文化产品 出口贸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国 朱平芳
信息化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突出特征,而宽带是支撑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也有指导信息化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国内外在研究宽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有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述,主要包括宽带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政府规制对宽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当前,该领域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OECD发达国家展开的,针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而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固定宽带领域,在迅速发展的无线宽带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另外,在宽带质量、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方面也还缺乏定量研究。本文的...
关键词:
宽带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电信 变量内生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慧珍 齐宏 吴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娜 马红坤 毛世平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临相似困境的韩国,通过新村运动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助推韩国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将韩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五个阶段,总结韩国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经验为:政府引导并撬动社会资本,为建设和管护提供强力资金支持;正向激励和培育农民素质相结合,畅通农民意见表达机制;设立建设管护带头人,建立村庄数据库,避免村庄代理问题等。中国村庄基础设施正处在提质增效发展阶段,应提高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村庄热心公益乡贤的带头作用,加强政策宣传和提高工作透明度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环 魏佳丽 于立宏
将"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视为一项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匹配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深入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以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转型升级,在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消除样本选择偏差以及选择城市坡度作为外生工具变量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升高端人力资本和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在民营企业、传统产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更能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地,基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嵌入生命周期理论的结果还显示,"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对制造业行业中成长期企业转型升级影响最大,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影响并不明显。结论不仅拓宽了微观企业转型升级理论的研究视角,也为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转型提供了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浩然 宋颜群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公平化具有潜在作用。文章以“宽带中国”战略设立示范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示范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宽带中国”战略显著提升了示范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且提升作用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低互联网普及地区、工商业、出口参与企业、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等样本组。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指标分解估计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提高了企业的员工工资和就业人数。同时,“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吸纳高技能劳动力,从数量和质量层面影响企业就业结构。进一步检验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提高了企业就业净增长率和就业创造率,改善了就业技能结构和研发人才结构,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薛飞 周民良 刘家旗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字红利”,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为切入点,借助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城市碳排放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东中西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从南北差异来看碳减排效应在南部地区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数字化赋能“双碳”战略的效应、机制和地区差异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劳动力配置扭曲——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宽带中国”的经验证据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间合作创新——“宽带中国”试点及其推广的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能源效率提升吗?——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技术知识扩散——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