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8)
- 2023(5325)
- 2022(4475)
- 2021(4504)
- 2020(3715)
- 2019(8737)
- 2018(8268)
- 2017(15741)
- 2016(8228)
- 2015(9302)
- 2014(8866)
- 2013(8955)
- 2012(8496)
- 2011(7987)
- 2010(7792)
- 2009(7245)
- 2008(7144)
- 2007(5994)
- 2006(5436)
- 2005(4954)
- 学科
- 济(38985)
- 经济(38946)
- 管理(19756)
- 业(18342)
- 方法(18308)
- 数学(15635)
- 数学方法(15566)
- 企(13058)
- 企业(13058)
- 中国(12302)
- 贸(10378)
- 贸易(10371)
- 农(10307)
- 易(10230)
- 农业(7088)
- 学(7039)
- 业经(7028)
- 财(6480)
- 制(6456)
- 关系(6408)
- 环境(6120)
- 银(5619)
- 银行(5618)
- 发(5597)
- 出(5590)
- 行(5529)
- 融(5367)
- 金融(5367)
- 土地(4841)
- 体(4773)
- 机构
- 大学(124732)
- 学院(122269)
- 济(59965)
- 经济(59255)
- 研究(48087)
- 管理(47563)
- 理学(41204)
- 理学院(40688)
- 管理学(40232)
- 管理学院(39999)
- 中国(37872)
- 京(27140)
- 科学(26904)
- 财(24376)
- 所(23394)
- 研究所(21623)
- 财经(20407)
- 中心(20251)
- 经济学(19965)
- 经(18998)
- 农(18715)
- 经济学院(17973)
- 北京(17871)
- 范(17732)
- 师范(17604)
- 院(17198)
- 财经大学(15477)
- 业大(15386)
- 江(15288)
- 科学院(15209)
- 基金
- 项目(82882)
- 科学(67697)
- 基金(65800)
- 研究(59733)
- 家(58489)
- 国家(58127)
- 科学基金(49583)
- 社会(42354)
- 社会科(40331)
- 社会科学(40324)
- 基金项目(34923)
- 自然(31265)
- 自然科(30577)
- 自然科学(30570)
- 自然科学基金(30125)
- 资助(27609)
- 省(26792)
- 教育(26381)
- 划(24398)
- 编号(21273)
- 部(20668)
- 中国(20028)
- 国家社会(19450)
- 重点(18568)
- 发(18261)
- 教育部(18073)
- 人文(17087)
- 创(16537)
- 成果(16471)
- 大学(16132)
共检索到179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陈楠 赵安周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理学和旅游学等学科交叉生成的研究命题,是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及竞争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选择中国近缘文化群体客源市场,也是中国最大的入境客源市场韩国为研究对象,以非结构式和结构式研究相互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了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及行为意图,研究结果显示:(1)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由四个基本维度构成,分别是平和、愉悦、动感与现代,其中,平和、愉悦和现代与旅游目的地意象呈正相关关系;(2)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凯 张春晖 郑荣娟 夏雪
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状态和选择意向。当旅游目的地意象被色彩化并赋予一定的涵义,它就成为目的地品牌定位、意象设计和营销战略制定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到访西安的跨文化游客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旅游意象色彩认知为研究内容,在调研数据对应分析和深度访谈资料挖掘补充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跨文化群体游客对我国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的特点及基础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跨文化群体游客对我国旅游意象色彩认知基本统一,以红、黄、绿三色为主;②跨文化群体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深度具有层化结构;③旅游体验和经历导致其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趋同于目的地文化背景;④旅游目的地意象中的具象是导致跨文化群体游客色彩认知转化的主因。文后就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宏梅 陆林 蔡利平 黄琢玮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被认为是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构成的三维结构,是影响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却很少有经验研究证明该结构及形象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江苏周庄旅游形象为例,用结构方程分析(SEM)方法检验形象结构三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图的关系。研究发现:①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77);②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26);③认知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37);④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有显著正向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玉凤 张宏梅
以旅韩中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韩国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为研究内容,以手绘认知地图方法为实现途径,通过机场跟团和散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有效草图游前263份、游后259份。依托问卷中所提取和统计的认知地图的相关数据,分析韩国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形成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结构。研究发现:空间认知的五大要素出现频率游后远大于游前,其中标志物要素比重最大;单体型结构成为旅韩中国游客在韩停留期间最主要的认知地图类型,游前游后都占最大比例;国家目的地认知地图构成要素超越城市的一般物质形态;国家目的地意象空间认知符号化。根据手绘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洁洁 郑鹏
本文以国内潜在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媒介使用行为与信任存在何种关系""信任是否影响旅游行为意图"两个核心问题,并由此引发研究假设,采用相关分析、阶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探讨并检验媒介使用行为、信任与旅游行为意图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媒介类型的区别、媒介使用情况的差异,媒介使用行为与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的关系有着不同层面的体现;不同类型的信任对旅游行为意图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为媒介与旅游者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研究结果能够帮助旅游管理者在不同媒介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力 陈浩 韦瑛
文章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视角,通过对418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检验了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3个嵌套模型的比较显示完全中介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优度,研究发现:(1)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的自我一致性感知、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自我一致性对潜在游客的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文化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的影响被自我一致性完全中介。结论如下:如果潜在游客感知到自身文化与目的地文化越接近,对自我形象与目的地形象的一致性感知就越高,因此,对该目的地的印象就越好、评价就越高、态度就越积极,到该目的地旅游的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奕爽 邓森文 徐佳
以石牛寨景区旅游者网络游记和官方网站宣传内容为样本,首先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官方网站投射及游客感知的石牛寨旅游意象;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意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玻璃桥"、"丹霞风貌"是石牛寨景区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文本语义网络基本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圈层结构;但石牛寨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由于身份与立场不同造成双方塑造的旅游意象主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晓燕 林源源
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是旅游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相比于现实游客对现实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研究,潜在游客对潜在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研究较少。本文选择江苏作为潜在目的地,港澳居民作为潜在游客,通过开放式访谈构建出港澳居民对江苏的认知形象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在游客-潜在目的地"视角下的熟悉度、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之间的逻辑因果框架。研究表明:其一,港澳居民对江苏的熟悉度越高,认知形象就越积极,且通过认知形象的中介作用对行为意图产生显著影响;而熟悉度对情感形象的影响不显著。其二
关键词:
潜在游客 目的地形象 行为意图 港澳居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宝贡敏 胡抚生
以往的旅游形象与游客购后行为研究中,常常是将旅游形象作为整体来研究。本文则是以旅游形象因子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旅游形象的6个因子,从来杭的日本及韩国游客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形象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回游度及推荐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旅游形象因子与游客满意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旅游形象因子与回游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而满意度与回游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旅游形象 满意度 回游度 推荐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雪梅 马耀峰 白凯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以2008年长三角地区旅华游客调研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性别旅华游客的旅游地意象认知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旅华游客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居环境认知比旅游环境认知评价高,其中,男性对人居环境认知的评价高于女性,女性对旅游环境认知的评价高于男性;人口统计特征对男性出游率及其旅游目的地人居环境认知影响较大,就女性而言,仅对其出游率有影响,而对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评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志远 王楠 韵江
基于符号学理论视角,选择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探讨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一个包含意象符号“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等子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通过对自然符号、人为符号和社会符号的审美关照,游客在心中构建起一个“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仙境”“历史悠久的地方”和“令人感动的苗家人”的完整意象;(2)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可视为景观符号化的过程,游客经由身体参与,与旅游目的地各类景观符号进行互动,解读符号的意义并形成对意象的感知和认识,此过程中,游客的文化背景、族群经验、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共情等因素均产生影响;(3)隐喻抽取技术与符号学分析思维具有互通性,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分析,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亲景度理论分析各客源市场游客对我国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差异及变化,利用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对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选择性及变化差异较大,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距离、经济联系、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影响因素对各客源市场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在区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兵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伴随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范式转移而产生。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想维持目的地的游客偏好,则需要培育游客忠诚。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对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忠诚 研究进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珍
文章应用质量功能配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心理预期评估方法,按照游客需求选择相关的旅游目的地产品特性,建立评估质量屋,权衡质量屋内各种关系,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游客心理预期评估的数学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