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8)
- 2023(8811)
- 2022(7421)
- 2021(6607)
- 2020(5113)
- 2019(11676)
- 2018(11455)
- 2017(21559)
- 2016(11408)
- 2015(12883)
- 2014(12992)
- 2013(12817)
- 2012(12488)
- 2011(11821)
- 2010(12370)
- 2009(11439)
- 2008(11226)
- 2007(10303)
- 2006(9716)
- 2005(9302)
- 学科
- 济(74889)
- 经济(74837)
- 管理(30425)
- 业(30291)
- 地方(24139)
- 企(23445)
- 企业(23445)
- 中国(21052)
- 方法(18214)
- 农(16096)
- 业经(15958)
- 地方经济(15512)
- 数学(15217)
- 数学方法(15112)
- 学(12121)
- 发(11717)
- 农业(11404)
- 融(11284)
- 金融(11284)
- 制(10939)
- 贸(10792)
- 贸易(10780)
- 银(10779)
- 银行(10771)
- 行(10614)
- 易(10305)
- 环境(9960)
- 财(9333)
- 策(9134)
- 和(8952)
- 机构
- 学院(175204)
- 大学(172309)
- 济(84647)
- 经济(82986)
- 研究(69039)
- 管理(61820)
- 中国(52605)
- 理学(51070)
- 理学院(50413)
- 管理学(49770)
- 管理学院(49409)
- 科学(38158)
- 京(37651)
- 财(35990)
- 所(35290)
- 研究所(31402)
- 中心(29464)
- 江(28506)
- 财经(27566)
- 经济学(26654)
- 范(25370)
- 农(25363)
- 师范(25179)
- 北京(24991)
- 经(24748)
- 院(24490)
- 经济学院(23448)
- 州(22951)
- 科学院(20980)
- 业大(20168)
- 基金
- 项目(102247)
- 科学(80492)
- 研究(79296)
- 基金(71884)
- 家(61058)
- 国家(60477)
- 社会(52157)
- 科学基金(51293)
- 社会科(49536)
- 社会科学(49525)
- 省(40660)
- 基金项目(36663)
- 教育(35524)
- 划(33369)
- 编号(32229)
- 资助(29531)
- 发(29472)
- 自然(29140)
- 自然科(28416)
- 自然科学(28412)
- 自然科学基金(27900)
- 成果(27208)
- 发展(24743)
- 展(24324)
- 课题(24068)
- 重点(23415)
- 部(22265)
- 国家社会(21380)
- 创(21035)
- 性(20078)
共检索到29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白松基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急速变化,韩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再能推动经济的继续增长。为了支持韩国的成长必须发掘新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中,私人经济机构的自愿加入和创新将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1993年成为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政府领导政权下的发展机制向民主政权下的新机制转变。为适应这个重要的转变,需要在许多领域里进行机构改革,包括在行政、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泠一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 ,南、东、西三面环海 ,北和朝鲜以“三八线”分界。韩国面积为 9.9万平方公里 ,略小于浙江省、人口 470 0万 ,也是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韩国和日本相似 ,自然资源极其贫乏 ,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在过去的3 0年间 ,韩国成功地把自己从农业国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国 ,并涌现了一批跻身世界5 0 0强的工业型财团。不过近几年来 ,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韩国经济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密度等国内因素的压力使其感到非创新不可 ,另一方面韩国大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 ,也使依赖进口原材料的韩国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关键词:
韩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爱民
知识经济使得知识的掌握成为经济创造力的关键 ,互联网的发展给银行、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都给银企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战略选择 ,如此等等 ,这都是讨论新经济话题的丰富内容。新经济给银企发展带来的最重要的信息 ,是竞争规则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战略制高点和新的战略发展模式 ,银企发展必须对此作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
关键词:
银企发展 战略管理 新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焦力军
本文从美国“新经济”投资战略出发,在“均衡投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 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投资主体选择、投资方式 选择、管理结构、政策支持等角度对上海实施“均衡投资”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新经济 均衡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杰
韩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战略陈杰80年代末,韩国政府有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开始着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选定尖端电子信息产业、精密化学产业、半导体产业等11类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作为下一世纪主导韩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群。鉴于以往韩国产业发展的成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鲁新
韩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王鲁新自60年代以来,韩国通过配合实施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培养了大量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从而能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在战后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立起以电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文
韩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王晓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福州)区域发展目标是经济实体和区域空间发展目标的综合。韩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从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到工业化、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化。反映在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福兴
韩国新政府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其内外政策的总纲,主张在政治上建设“清廉的政治、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上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和稳定物价,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既保持接触又继续“施加压力”,在对外关系上维持韩美安保体系,以韩美、韩日关系为基轴加强同中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而其“新政”的中心仍是经济建设。新政府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提出“全面调整,突破现状,开创新局面”的经济发展方针,以求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但是,韩国新政府在实施政治革新、突破经济困境、实现南北和解的进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爽 谢富纪
韩国经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起飞,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跃而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产业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相比较之下其他发展中国家却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对韩国政府在产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有所参考。
关键词:
产业技术 产业政策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扩大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从长远来看,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经济的脉络,把握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新经济 科技兴贸 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汉信 乔均
本文认为,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是由韩国首先提出的,其模式经历了从竞争模式到合作与竞争模式的转变。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能够实现区域内资源在空间上的互补,节省成本,避免物流设施的供过于求。在此过程中,政府、行业物流协会和企业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 物流中心 原动力 合作 竞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革军
世纪之交 ,韩国政府针对形势的变化和未来的挑战 ,发表了一系列国防报告 ,在军事战略、部队建设、作战能力、防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目标 ,确立了新世纪韩国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韩国 国防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贤淑
韩国跨国企业由于受历史、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殊条件的制约,使韩国跨国企业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私人资本输出增长迅速,垄断财团在海外投资中居遥遥领先地位。它们几乎囊括了所有制造业、矿产业和贸易业上的大型投资项目。第二,投资项目多而投资规模小。但这有利于对其他国家的渗透,资金回收快,也受到东南亚各国的欢迎。第三,投资地区以亚洲为基地,逐步实现“多极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今玉
韩国妇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但在"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是韩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韩国经济发展也使妇女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参与经济意识增强,法律地位有显著提高,素质上升,婚姻家庭观也发生了变化。但经济发展并没有根本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还需要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等方面条件的具备和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建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