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9)
2023(12523)
2022(10732)
2021(10116)
2020(8513)
2019(19573)
2018(19600)
2017(36827)
2016(20855)
2015(23896)
2014(24531)
2013(24165)
2012(23116)
2011(21045)
2010(21718)
2009(20193)
2008(20560)
2007(19387)
2006(17218)
2005(15528)
作者
(65517)
(55184)
(54796)
(52347)
(34643)
(26777)
(24996)
(21718)
(20914)
(20000)
(18895)
(18667)
(17756)
(17499)
(17469)
(17172)
(16965)
(16099)
(16038)
(15995)
(14063)
(13896)
(13738)
(12853)
(12776)
(12464)
(12289)
(12236)
(11552)
(11498)
学科
(85692)
经济(85584)
(58846)
管理(52063)
(50856)
(37453)
企业(37453)
方法(33720)
农业(33641)
数学(29020)
数学方法(28619)
中国(23146)
业经(22958)
(20925)
(20801)
(20145)
地方(18469)
(15827)
贸易(15819)
(15363)
(14732)
理论(14535)
(14343)
银行(14281)
(13655)
(13640)
(13242)
金融(13234)
(12631)
农业经济(12564)
机构
学院(308173)
大学(304756)
(118612)
经济(115622)
研究(110215)
管理(107957)
理学(91086)
理学院(89973)
管理学(87995)
管理学院(87458)
中国(85220)
(79758)
科学(71985)
(66915)
农业(62193)
(59969)
业大(56389)
(54971)
研究所(54065)
中心(51856)
(51755)
(42149)
北京(42140)
财经(42001)
师范(41573)
(40673)
(40222)
农业大学(38740)
(38507)
(37788)
基金
项目(194900)
科学(148169)
研究(141147)
基金(135218)
(120444)
国家(119253)
科学基金(97806)
社会(84143)
(79552)
社会科(78844)
社会科学(78816)
基金项目(71117)
(66140)
教育(65148)
自然(63546)
自然科(61942)
自然科学(61917)
自然科学基金(60775)
编号(60709)
资助(56258)
成果(50763)
重点(44517)
(43300)
课题(42917)
(42172)
(41095)
(39191)
科研(37356)
计划(37135)
创新(36667)
期刊
(146227)
经济(146227)
研究(89633)
(81462)
中国(72269)
学报(60002)
农业(54926)
科学(50673)
大学(44547)
(44115)
学学(42012)
教育(39218)
管理(36317)
(30920)
金融(30920)
业经(29323)
技术(27783)
(27119)
财经(20726)
经济研究(20500)
(20385)
问题(20282)
(17915)
业大(17455)
图书(16298)
农村(15903)
(15903)
世界(15872)
农业经济(15396)
农业大学(15089)
共检索到484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纪孔  
韩国在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根据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于1971年在农村开展了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新村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这场运动的发展,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间组织层层相扣、分工明确的新村运动支援组织体系。同时通过直接的物质支援、资金补助和融资支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生产技术支援、人才教育支援、农村工业化支援和农产品价格支援等多种方式对新村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支援,促进了韩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光春  胡胜德  杨树果  季颖  
本文分析了韩国"农村融复合产业"法律体系和措施,总结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着当前中国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法律法规,只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具体详尽,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政府负责部门众多、责权不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应构建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农村产业融合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保障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光春  胡胜德  杨树果  季颖  
本文分析了韩国"农村融复合产业"法律体系和措施,总结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着当前中国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法律法规,只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具体详尽,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政府负责部门众多、责权不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应构建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农村产业融合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保障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光和  刘瑞明  陈小嫦  肖俊辉  
卫生支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之成为一项长期制度,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对支农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激励管理。文章就绩效考评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对象与指标、方案的制订、实施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以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储诚炜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教育问题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发展方式。韩国新村运动解决了一个面临诸多困境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改革农村社会、走向工业化的问题,其农民教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由于其国情、发展特点和改革路径与中国极为相似,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中国也要立足于现实国情,有针对性地借鉴韩国农民教育的经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水山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过程 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国民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为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严重滞后于科技水平的提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长年的政治动乱以及循环往复的通货膨胀严重地破坏了人们勤俭节约、相互信任的良好社会风尚。60年代以来,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学潮频繁,社会不断动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大批农村的年轻人纷纷离土离乡,涌进大城市,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农村的原有秩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强百发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新村运动,解决了韩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步入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的态度、草根民主基础、农民伦理水平、国际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照搬韩国的成功经验,但在草根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民精神伦理水平等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凡河  蒋云根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水山  黄长春  李鹤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尤其是提高农民素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圣权  
韩国乡村企业的发展 ,几乎完全是政府干预和政策扶植的结果 ,这一点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区别 ,源于两国在经济社会环境、体制背景和工业化模式及战略选择上的不同。在韩国乡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体现出明显的“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特点。借鉴韩国在扶植乡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举措 ,特别是其比较完善的融资和租税减免制度 ,也许能够为促进中国乡镇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敬华  戴其根  项复民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自然条件、现实基础、经济模式以及文化背景 ,与国际上称为“汉江奇迹”的韩国新村运动进行比较分析 ,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得出四点启示 ,即 :我国西部农村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内动力 ;开发的模式构建是跨区域发展 ;开发的运行秩序是分阶段推进 ,开发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先行 ,建立“以西为本”、“以人为本”、“以效为本”的观念。并指出我国西部农业开发在社会制度、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市场空间和时代背景等的优势 ,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振国  刘士星  孙欣尧  于永达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村运动是韩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里程碑,21世纪初韩国通过对外农业援助将新村运动进行了国际化推广。对于韩国而言,新村运动国际化成为韩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工具,并促进韩国推出衍生国际公共产品以及带动韩国企业"走出去"。坦桑尼亚一个新村运动援助项目的发展人类学研究表明,新村运动国际化的策略体现为结合国际主流发展理念、促进多方主体参与及强调发展经验的地方化。尽管新村运动援助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中国对外农业援助依旧可以借鉴该类项目部分做法将一些优秀经验进行国际化推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池仁勇  
2 0世纪 90年代 ,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空前的创业热潮。创业离不开社会的支援 ,美国的创业支援体系非常健全 ,这正是美国经济的独特之处 ,也成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Babson大学PaudD Reynolds教授的创业四阶段划分理论 ,分析美国创业支援主体和支援对象 ,归纳了美国民间非盈利团体、中小企业管理局和大学在创业支援体系中的分工和合作 ;并且分别剖析了四个阶段的美国创业支持政策及其内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晶  高强  
提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质量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韩国新村运动过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提升关系网络、增加相互交流、加强集体行动、优化干群关系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完善农户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的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