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9)
- 2023(3047)
- 2022(2469)
- 2021(2402)
- 2020(1970)
- 2019(4328)
- 2018(4266)
- 2017(7900)
- 2016(4396)
- 2015(5003)
- 2014(5053)
- 2013(4851)
- 2012(4595)
- 2011(4057)
- 2010(4265)
- 2009(3668)
- 2008(3612)
- 2007(3233)
- 2006(2765)
- 2005(2567)
- 学科
- 业(17368)
- 济(16926)
- 经济(16899)
- 管理(15073)
- 企(14321)
- 企业(14321)
- 技术(10960)
- 方法(7294)
- 数学(6381)
- 数学方法(6331)
- 技术管理(6096)
- 农(5128)
- 中国(4564)
- 财(4479)
- 农业(3854)
- 业经(3835)
- 贸(3787)
- 贸易(3786)
- 易(3752)
- 融(3453)
- 金融(3453)
- 制(3350)
- 银(2867)
- 银行(2856)
- 务(2819)
- 财务(2809)
- 财务管理(2803)
- 行(2788)
- 理论(2759)
- 企业财务(2739)
- 机构
- 大学(62470)
- 学院(61904)
- 济(27732)
- 经济(27217)
- 管理(23689)
- 研究(22645)
- 理学(20234)
- 理学院(20029)
- 管理学(19804)
- 管理学院(19679)
- 中国(16743)
- 京(13247)
- 科学(12353)
- 财(11750)
- 所(11586)
- 研究所(10477)
- 中心(10472)
- 农(9449)
- 财经(9339)
- 江(9301)
- 范(8812)
- 师范(8747)
- 经济学(8683)
- 经(8675)
- 北京(8560)
- 技术(8471)
- 业大(8252)
- 院(8040)
- 经济学院(7929)
- 农业(7475)
- 基金
- 项目(41217)
- 科学(32889)
- 研究(32585)
- 基金(29728)
- 家(25846)
- 国家(25654)
- 科学基金(21730)
- 社会(20628)
- 社会科(19664)
- 社会科学(19659)
- 省(15636)
- 教育(15582)
- 基金项目(15494)
- 划(13465)
- 编号(12966)
- 自然(12876)
- 自然科(12608)
- 自然科学(12606)
- 自然科学基金(12394)
- 资助(11969)
- 成果(10636)
- 部(10262)
- 创(9848)
- 重点(9587)
- 创新(9269)
- 课题(9201)
- 发(9165)
- 教育部(8965)
- 国家社会(8959)
- 制(8544)
共检索到96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沙
韩国技术引进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的启示杨亚沙(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韩国自60年代开始其工业化进程。从进口替代型工业发展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韩国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过程。其间,韩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而成为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承男
1993 年初韩国第一任民选政府着手实行酝酿了十多年的金融实名制。实名制的主要内容是一切金融交易必须用实名进行。韩国政府为防止由于实行实名制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实名制在实行的四年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到了1997 年的年底,一场猛烈的金融危机使实名制严重受挫。我们可以从韩国实行金融实名制的成就与挫折的教训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何艳
本文主要从开放式的贸易保护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扶持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对 某些幼稚工业和敏感部门进行特殊保护等方面,论述了韩国为减弱入关冲击、促进国 民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经济对策,并总结和揭示了其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与 教训。
关键词:
韩国入关 经济对策 经验与教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伟
韩国的金融危机及其经验教训丁伟一、引言东南亚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经历了6个多月,波及的范围主要集中于泰国、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在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股票市场与汇率的急剧下跌,现在看来已走出了谷底,但是在大多数受到影响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霍美丽 侯振宇
随着WTO对成员市场开放的要求和压力不断加大,韩国与智利等国FTA的签订,特别是流通市场的逐步开放使韩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本文详细介绍了韩国政府、农民自身、流通业者、研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求适应新形势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鑫韬
1981~1989年,韩国政府历史9年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以政府对已经放开的利率重新进行管制而宣告失败1996年,以银行拆借利率放开为标志,我国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已有15年历史。这种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在大多数国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仁斌
一、韩国海外投资的特征韩国海外投资是从1968年南方开发公司向印尼投资开发木材开始的。到1991年3月底,韩国海外投资项目累计1350个,金额累计25.8亿美元。从韩国对外投资的历史和现状看,特别是近10年来,其明显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贸易型投资向资源开发型投资转移韩国的对外投资是在“输出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它的投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直接输出为目的的“贸易型”投资,包括贸易、制造业、运输业。另一个是以进口资源、间接输出为主的“资源型”投资,包括矿产业、林业、水产业等行业的投资。60年代末期到7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慧琴
从韩国、巴西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些启发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陈慧琴作为摆脱殖民主义者统治以后的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几乎都以实现“工业化”作为摆脱贫困、取得政治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主要途径。但“工业化”建设离不开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金。如何正确处理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国平
韩国在本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转型,即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国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经济为基础的工业国,这是与其积极引进外资分不开的.从1959-1989年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45%来自外资.一、开拓金融市场在60-70年代,韩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当时的中小工商业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家族集资,或者以高利率获得短期借款;大型工商企业主要依靠工商银行提供贷款来扩大营业和补充流动资金,而不可能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为扭转这一局面,韩国当局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1.发展资本市场.60年代初,人们对证券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韩国的技术引进与“技术立国”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尤安山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韩国不仅在引进、消化外来技术,而且在自力开发高科技方面都是相当成功的。在论及韩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韩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高增长的势头,很大程度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柱锡
韩国经济的开发成就,自60年代初期以来虽然得力于其开发战略与技术引进政策的有效性,但也伴随种种失败的教训。系统地分析、概括韩国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研究我国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的战略部署及其政策到位将有一定的启迪和参考价值。一般地说,技术引进、开发的全过程要经历规划、调查→交涉、谈判、签约→工程设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根良
在19世纪的美国工业化中,由学术圈之外的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创立的一套自封为"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作为美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崛起为全球工业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种经济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的,强调内需和保护国内市场,以技术创新和资本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立国之本,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和"内部改善"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因而造就了美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但是,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这种经济意识形态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暧昧态度在美国的"镀金时代"却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美国工业化及其经济意识形态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如何启动内需和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才生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主导模式"推动了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但也因其过分偏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取向而曾几度引发了社会信用危机。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惨痛教训对于我国的最大启示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是"法律取向与道德取向并重",即在注重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强其道德信用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