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6)
2023(1938)
2022(1637)
2021(1742)
2020(1410)
2019(3562)
2018(3602)
2017(6690)
2016(3634)
2015(4146)
2014(4304)
2013(4143)
2012(3977)
2011(3681)
2010(3622)
2009(3502)
2008(3848)
2007(3340)
2006(3100)
2005(3084)
作者
(9802)
(7954)
(7893)
(7663)
(5139)
(3906)
(3718)
(3134)
(3012)
(2899)
(2899)
(2758)
(2588)
(2553)
(2490)
(2415)
(2376)
(2352)
(2280)
(2060)
(2046)
(2038)
(1838)
(1828)
(1822)
(1803)
(1786)
(1733)
(1713)
(1661)
学科
(14856)
银行(14711)
(13554)
(12168)
经济(12145)
(11352)
业务(8906)
(8099)
制度(8097)
(7875)
金融(7875)
银行制(7710)
(6349)
管理(5885)
(5052)
企业(5052)
方法(4847)
数学(4274)
数学方法(4242)
中国(4010)
(3575)
体制(3314)
(2831)
贸易(2825)
(2786)
关系(2494)
世界(2398)
(2317)
业经(2272)
(2217)
机构
大学(49011)
学院(45545)
(22001)
中国(21946)
经济(21500)
研究(17902)
(17408)
银行(16696)
管理(16218)
(15456)
理学(12662)
理学院(12506)
管理学(12420)
管理学院(12318)
(11663)
(10775)
中心(9341)
(9200)
金融(9088)
(8996)
财经(8833)
科学(8285)
(8095)
研究所(8033)
(8004)
(7813)
人民(7769)
经济学(7488)
北京(7124)
国人(6978)
基金
项目(25274)
研究(20205)
科学(19596)
基金(18746)
(15622)
国家(15506)
科学基金(12849)
社会(12684)
社会科(12050)
社会科学(12045)
教育(9560)
基金项目(9270)
资助(8288)
编号(8280)
(8143)
成果(7875)
(7447)
自然(7322)
自然科(7155)
自然科学(7154)
自然科学基金(7037)
(6536)
教育部(5935)
(5700)
重点(5638)
中国(5605)
课题(5559)
国家社会(5449)
项目编号(5429)
大学(5407)
期刊
(23378)
金融(23378)
(22991)
经济(22991)
研究(20084)
中国(11370)
(8453)
(7451)
管理(6298)
教育(6176)
国际(5909)
学报(4953)
科学(4831)
财经(4710)
(4444)
世界(4231)
大学(4068)
(3938)
理论(3685)
学学(3652)
经济研究(3641)
农村(3635)
(3635)
(3606)
论坛(3606)
农业(3502)
实践(3376)
(3376)
问题(3229)
农村金融(3151)
共检索到8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仁斌  
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课题,但在国外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和管理已经有很多经验。本文就韩国开放外资银行的问题,谈谈对我国的一些启示。一、韩国对外资银行实行的优惠政策及其监管(一)韩国对外资银行实行的优惠政策。韩国政府提供各种特殊优惠的政策待遇,以引进外资银行,主要有:1.外资银行可以在海外低利筹措资金,然后在韩国高利贷出;设立“外币置换安排”措施,由外资银行向其母行借入资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任学良  
1997年韩国外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及其启示任学良去年7月开始的经济、金融危机如台风登陆般横扫了东南亚,韩国也未能幸免,大型企业的破产倒闭拖累了银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亏损面和亏损额扩大,反过来又影响了银行向企业的融资,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形成恶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立明  
中韩两国在对外资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监管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比较研究的启示是:设立专门的外资银行监管机构,修订、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规,重视对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玉花  
1 998年以来,外国资本,尤其是欧美资本对韩国银行业的渗透急剧扩大。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外资加速 进入韩国银行业的动因、基本情况以及对国内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并得出一些启示以资我国银行业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强  吴晓玲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较短的三十多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历程。人均GNP由1962年的83美元提高到1995年的10076美元,1996年又顺利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跨入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这一奇迹的出现,其中之一就是得益于韩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立明  
本文分析认为韩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民营化大致经历了大型商业银行的民营化、专业银行的民营化、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先国有化后民营化以及借助外资力量进行民营化几个阶段。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深化;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和引导;产权私有化不等于经营自主化;借助外资加速民营化的进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善花  
2011年初,韩国银行挤兑及停业事件接连发生,韩国银行体系风险突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及韩国监管当局的应对策略,并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监督带来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仁斌  
一、韩国海外投资的特征韩国海外投资是从1968年南方开发公司向印尼投资开发木材开始的。到1991年3月底,韩国海外投资项目累计1350个,金额累计25.8亿美元。从韩国对外投资的历史和现状看,特别是近10年来,其明显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贸易型投资向资源开发型投资转移韩国的对外投资是在“输出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它的投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直接输出为目的的“贸易型”投资,包括贸易、制造业、运输业。另一个是以进口资源、间接输出为主的“资源型”投资,包括矿产业、林业、水产业等行业的投资。60年代末期到7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光  
韩国从1967年开始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到1991年底,有52家外国银行在韩设立了70个分行,还有24家外国银行在韩国开设了代表处,目前我国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在韩设立了代表处。韩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有若干规定,现简介如下: 一、韩国的市场准入条件及范围韩国金融当局在受理外资银行在韩国设立代表处或分行时,一般均向对方国家提出对等要求而且在机构数量上一般也坚持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苑春  
目前中资银行创新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主要靠外力推动,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二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对外资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简单"复制",缺乏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的变化进行再创的意识。中资银行要想获取市场先机,提升核心竞争力,还需提高创新的科技含量,加大创新的"不可复制性"。本文从博弈角度对中外资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中资银行的创新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国平  
韩国在本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转型,即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国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经济为基础的工业国,这是与其积极引进外资分不开的.从1959-1989年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45%来自外资.一、开拓金融市场在60-70年代,韩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当时的中小工商业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家族集资,或者以高利率获得短期借款;大型工商企业主要依靠工商银行提供贷款来扩大营业和补充流动资金,而不可能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为扭转这一局面,韩国当局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1.发展资本市场.60年代初,人们对证券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奕  
跨国银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扩张潜力和规避能力,给单一国家的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风潮迭起,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联合监管。本文从分析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入手,并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及症结,探求跨国银行国际监管趋势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奕  
一、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一)跨国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趋同。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跨国银行准入条件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泾渭分歧,这种分歧,实际上是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发达国家强调“竞争机会均等”,即应保证跨国银行与东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仲明  杨晋丽  杜辉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银行业,政府无力尽监管之责,外资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而现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全面开放并不是放任,监管也不意味着制约,要在开放中不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