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5)
- 2023(6872)
- 2022(6020)
- 2021(5570)
- 2020(5110)
- 2019(12006)
- 2018(11694)
- 2017(22314)
- 2016(12693)
- 2015(14670)
- 2014(14930)
- 2013(15108)
- 2012(14496)
- 2011(13318)
- 2010(13454)
- 2009(12724)
- 2008(12916)
- 2007(11969)
- 2006(10304)
- 2005(9370)
- 学科
- 济(53686)
- 经济(53631)
- 管理(30656)
- 业(30586)
- 方法(26383)
- 企(23840)
- 企业(23840)
- 数学(23297)
- 数学方法(23060)
- 学(19630)
- 农(14495)
- 中国(12900)
- 财(12856)
- 贸(10671)
- 贸易(10669)
- 易(10341)
- 业经(9609)
- 制(9561)
- 农业(9488)
- 地方(9453)
- 和(8589)
- 理论(8382)
- 务(7576)
- 财务(7560)
- 银(7555)
- 财务管理(7533)
- 融(7498)
- 金融(7496)
- 银行(7490)
- 环境(7151)
- 机构
- 大学(198088)
- 学院(193101)
- 济(75653)
- 经济(73953)
- 研究(73609)
- 管理(66375)
- 理学(56516)
- 理学院(55759)
- 管理学(54482)
- 管理学院(54135)
- 中国(53253)
- 科学(51158)
- 农(46801)
- 京(43658)
- 所(41267)
- 研究所(38037)
- 农业(37666)
- 业大(36816)
- 财(33245)
- 中心(32908)
- 江(30744)
- 北京(27775)
- 财经(26484)
- 院(26116)
- 范(25669)
- 师范(25218)
- 农业大学(24286)
- 省(24011)
- 经济学(23978)
- 经(23956)
- 基金
- 项目(127851)
- 科学(96267)
- 基金(90333)
- 研究(84908)
- 家(82758)
- 国家(82129)
- 科学基金(66145)
- 省(50356)
- 社会(50062)
- 基金项目(47357)
- 社会科(47147)
- 社会科学(47126)
- 自然(46041)
- 自然科(44876)
- 自然科学(44853)
- 自然科学基金(44063)
- 划(43978)
- 教育(39660)
- 资助(38700)
- 编号(33616)
- 重点(30314)
- 成果(28427)
- 部(27946)
- 发(27713)
- 计划(27444)
- 科研(25880)
- 创(25503)
- 科技(25277)
- 课题(24365)
- 创新(24019)
共检索到28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ark Myung Soo Bae Kyung Sook Yu Seung Hun
自韩国平菇生产地分离到26株木霉(Trichoderma),基于培养特性和菌落形态,这些菌株分为4组,鉴定为Trichoderma sp.K1、Trichoderma sp.K2、T. harizianum,和T.atroviride,其中优势种为Trichoderma sp.K2,其次是Trichoderma sp.K1和T.atroviride。K1和K2不仅在形态上与其它的组有区别,而且相互在生长温度(35℃),菌落形态,分生孢子的形态,分生孢子小梗及其分枝类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对这些菌的ITS、EF-1(和RPB2的序列比较显示出这2个待鉴定的种(K1和K2)不仅与早期...
关键词:
绿霉菌 侧耳 形态学 系统分析 分类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颖博 马家海 孙彬 文茜 王丁晶
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东海浙江枸杞岛蜈蚣藻属的种类进行初步研究,确定该属在东海枸杞岛分布有7种,分别是Grateloupia filicina(蜈蚣藻)、Grateloupia catenata(链状蜈蚣藻)、Grateloupia ramossissima(繁枝蜈蚣藻)、Grateloupia imbricate(复瓦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带形蜈蚣藻)和Grateloupia asiatica(亚洲蜈蚣藻)。通过对采集到的海藻样品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和分枝等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祺 林定波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寒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最新进展.在植物抗寒力发育过程中,其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提高,基因表达改变,冷驯化诱导蛋白质产生,冷调节基因得到分离和克隆。讨论了冷驯化诱导蛋白、冷调节基因的可能功能;利用外源极地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转基因植株,抗冻蛋白基因在西红柿等植物中表达以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清 张绍铃 李晓 吴俊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福平 冯书亮 杜立新 宋健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分子生物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航 陈玲玲 夏方山 闫慧芳 毛培胜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变化方面,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必将使从更深层次解释种子老化机制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种子老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种子老化后其遗传完整性降低,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刺激响应、衰老死亡以及糖酵解途径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与脂质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绩 李维琳
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关键词:
CCD 核酸电泳 图像处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美华 陈竹君
植物的胞系雄性不育的机理十分复杂,国内外学者从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以及生理生化等各方面对败育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败育的机理仍是个难解的谜。从理论上讲,胞质雄性不育系经多代回交转育后同保持系在核基因组成上是一致的,因此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育性的表达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波 杨红 许强华 刘榕磊
基于2007年12月与2008年6月长江口上海附近海域采集的海水样品,使用27F和1492R两种通用引物对海洋微生物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扩增,克隆并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文库,通过NCBI数据库的基因比对,区分微生物种群,并使用Mega 4.0软件利用16S rRNA序列建立微生物的分子发育树。通过直接提取DNA进行扩增的方法,共检测出17个属的53种不同微生物,微生物种群结构随温度变化明显,优势种随温度变化有所不同,在不同季节水温下,微生物优势种优势明显;冬季以不动杆菌属为优势种群,分子发育树体现的遗传差异性较小;夏季微生物种群结构较复杂,其中以希瓦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为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增福 范斌 佘林荣 唐磊 赵世林 吕利群 杨先乐
以水霉菌(Saprolegnia ferax)的生物防治为切入点,通过对本实验室保存的9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与水霉菌JL菌株进行对峙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明显抑制水霉菌JL菌株的芽孢杆菌BA1(P<0.05)。经进一步测定菌株BA1对不同来源水霉菌株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A1对水霉菌株6#、10#、S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蕾 周一红 王素娟 汪玉祥 马凌波 周志刚
条斑紫菜具有放散单孢子的特性,其在紫菜苗种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分化发育成单孢子的机理,以条斑紫菜叶状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单孢子的形成过程,将其划分为营养细胞、单孢子母细胞(或单孢子囊)及未释放的单孢子等3个区域,同时收集刚刚放散的单孢子,相应地代表了单孢子发生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细胞向单孢子的分化,细胞颜色由深绿色变成金黄色,大小由营养细胞的15~30μm变成单孢子的10~13μm,形状由多角形变成圆球形,细胞内的液泡逐渐变小以至消失,星状叶绿体逐渐浓缩并居细胞中央,红藻淀粉和大小纤维囊泡大量出现,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等等。对上述3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杂种优势 分子生物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阮红梅 张奇亚
鱼类弹状病毒(Fishrhabdovirus)是一类引起鱼及其他水生动物致死性和流行性病害的重要病毒病原。对鱼类弹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是深入探讨这类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研制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理论基础。本文就鱼类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包括N基因、P基因、M基因、G基因、NV基因、L基因及编码的相应蛋白、3'前导区和5'拖尾区、基因连接区等的组成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为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及建立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鱼类弹状病毒 基因组 编码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然 蔡曼君 杜艳芳 张祖新
玉米单穗籽粒产量由穗粒数和粒重两因子组成。单个果穗上所着生的籽粒数与雌花序建成和小花分化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花序形态建成和小花发育的基因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穗粒数调控。玉米成熟籽粒主要由源于母本组织的种皮和经双受精产生的胚和胚乳组成,且胚和胚乳占成熟籽粒的绝大部分,直接影响粒重。文中主要从"CLAVATA(CLV)-WUSCHEL(WUS)负反馈调控途径、激素及其信号途径、花器官发育和小花性别决定"等方面总结了花序和小花发育相关基因及其与穗粒数的关系,描述了CLV-WUS途径中各基因在玉米雌花序上特异性表达的分生组织和基因间的调控关系,总结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等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网络,以及已克隆的玉米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功能。从"线粒体基因转录本的加工和编辑、质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及细胞核RNA转录与加工"3个方面总结了已克隆的影响胚和胚乳发育的相关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编码线粒体或质体定位的PPR蛋白。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了通过调节细胞核内RNA转录和加工而影响玉米籽粒发育的新途径。文章作者在基因水平上对玉米籽粒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了简要总结,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玉米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参考。同时,也就该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 穗粒数 粒重 花序 小花 胚 胚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