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0)
2023(7429)
2022(6572)
2021(6245)
2020(5377)
2019(12884)
2018(12791)
2017(24589)
2016(13898)
2015(16091)
2014(16610)
2013(16403)
2012(15488)
2011(14156)
2010(14623)
2009(13572)
2008(13874)
2007(12972)
2006(11154)
2005(10222)
作者
(41333)
(34724)
(34359)
(33003)
(22051)
(16698)
(16121)
(13526)
(12860)
(12684)
(11673)
(11488)
(11101)
(10996)
(10968)
(10843)
(10781)
(10163)
(10120)
(9921)
(8671)
(8590)
(8486)
(7968)
(7826)
(7776)
(7757)
(7731)
(7034)
(7013)
学科
(57426)
经济(57367)
(38802)
管理(38643)
(31902)
企业(31902)
方法(26413)
数学(22832)
数学方法(22592)
(16425)
(14550)
中国(14392)
(12423)
贸易(12419)
地方(12208)
(12070)
业经(11955)
(11538)
(11527)
农业(10763)
理论(9838)
(9493)
(9239)
财务(9209)
财务管理(9171)
(9115)
银行(9092)
(8590)
企业财务(8548)
(8343)
机构
学院(205043)
大学(204866)
(82259)
经济(80275)
管理(75950)
研究(69418)
理学(64326)
理学院(63516)
管理学(62415)
管理学院(61990)
中国(52380)
(44169)
科学(42475)
(37844)
(36515)
(35270)
(33162)
研究所(32834)
中心(32169)
财经(29817)
业大(29588)
(29012)
师范(28757)
北京(28241)
农业(27878)
(26708)
(26591)
经济学(24673)
(24453)
技术(23004)
基金
项目(125640)
科学(96825)
研究(94131)
基金(87825)
(75640)
国家(74956)
科学基金(62875)
社会(56307)
社会科(53238)
社会科学(53218)
(49981)
基金项目(46304)
教育(45138)
(42252)
编号(41104)
自然(40135)
自然科(39146)
自然科学(39133)
自然科学基金(38434)
资助(36757)
成果(34598)
课题(28808)
重点(28565)
(28102)
(27614)
(25770)
项目编号(24406)
(24310)
大学(24070)
创新(23990)
期刊
(95043)
经济(95043)
研究(61518)
中国(41536)
(32082)
(31022)
学报(30316)
教育(27629)
科学(27577)
管理(27055)
大学(22535)
农业(21483)
学学(20576)
技术(19260)
(18526)
金融(18526)
业经(16174)
经济研究(14537)
财经(14497)
问题(12929)
(12566)
(12475)
图书(12198)
(11653)
技术经济(10659)
商业(10477)
国际(10411)
(10070)
论坛(10070)
理论(9974)
共检索到31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凌胜利   樊慧凝  
美国的“印太战略”旨在通过对盟伴体系的国际动员以制衡中国。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核心盟国之一,韩国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态度值得关注。2017年11月至今,韩国政府对“印太战略”的态度总体上经历了中立(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有限支持(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和积极参与(2022年5月至今)三个阶段。本文研究发现,韩国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态度演变是韩国政府的压力认知、威胁认知和利益关系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太战略”提出至今,韩国政府的压力认知、威胁认知和利益关系认知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韩国政府对“印太战略”态度由“中立”转向“积极参与”。韩国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态度演变,体现了韩国政府在中美之间的“选边困境”中逐渐偏向美国的本质,会对韩国与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也会影响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局势。不过受限于国内政治、利益分化、战略分歧等因素,韩国对于“印太战略”的参与进程也存在不确定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旭  韩文超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对“印太战略”的态度经历了文在寅政府时期“谨慎且有限地参与”以及尹锡悦政府时期“积极地调适型参与”两个阶段。尹锡悦政府执政后转变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主要包含对朝鲜实施安全威慑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以加入“印太战略”为杠杆重塑中韩关系从而缓解安全困境、推广“韩式民主价值观外交”以提升韩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以及推进“东盟政策”以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四大考量。从短期看,这一转变将激化朝韩矛盾,加剧地区紧张;提升“印太战略”的经济吸引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挤出效应;强化“印太战略”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地区秩序构建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尹锡悦政府并未脱离“立足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仍具备“底线理性”,加之“印太战略”无法有效满足韩国的经济、安全与战略诉求,韩国缺乏持续参与“印太战略”的动力,其负面影响总体可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朴钟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教育必将迎来全面的变革。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发布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探讨韩国智能教育战略的内涵、举措、推进体系及愿景等问题,有利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汉信  乔均  
本文认为,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是由韩国首先提出的,其模式经历了从竞争模式到合作与竞争模式的转变。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能够实现区域内资源在空间上的互补,节省成本,避免物流设施的供过于求。在此过程中,政府、行业物流协会和企业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英爱  张林国  
"一带一路"是沿着路海古代丝绸之路,构建亚欧大陆经济走廊,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亚欧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它遵循市场运作原则,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大陆"作为"欧亚倡议"的关键词之一,强调通过构筑交通物流、能源基础设施等网络,实现欧亚国家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其核心是铁路、管道、北极航线等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是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两个系统,既有静态的相似性,又有动态的互动性。这种耦合性,使对两个系统进行引导、强化,促进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成为可能。中韩FTA的签署和生效,将为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战略对接提供制度基础和内在动力,通过两国政策协调、市场开放等创新驱动,克服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拓宽对接和发展的路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欧亚新的合作空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早明  
韩国和我国台湾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点探析马早明通过比较发现,战后韩国、我国台湾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表现出下列特点:一、战略指导思想:教育先行世界经验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如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诗尧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中,面向各区域的地区战略彼此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从美国地区战略间张力的视角切入,可以探究这些地区战略影响彼此的具体作用方式及其根本逻辑。概言之,对于任意两项美国的地区战略,两者间张力的具体状况使得这两项地区战略之间形成策应、增益或牵制等作用方式,从而对两者的运行和功能产生差异化影响。自从美国全球战略焦点开始由中东转向“印太”以来,以“战略收缩”为基本特征的美国中东战略长期能够策应其“印太战略”,助使后者得以按照设计运行并发挥作用。在此期间,美国的中东战略还一度对“印太战略”形成增益,使得后者有望节省战略资源投入,实现额外目标。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强调“战略收缩”的美国中东战略濒临失灵,与“印太战略”之间的张力大幅增强,由此对后者形成牵制,使其运行和功能面临更多阻力和不确定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高长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扭转人才流失、缩小教育领域贸易赤字并提高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韩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各高校为提升大学排名、获得政府财政资助并增加学费收入,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各项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韩国政府出台《留学韩国计划》吸引外国留学生以提高生源国际化水平,设立"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提高科研水平以加快科研国际化步伐,通过"世界一流大学项目"引进优秀外籍教授以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高英语授课课程比例以深化课程国际化改革,建立区域教育枢纽以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地,同时整合有效资源以丰富国际化形式。当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霞  肖珣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强并逐步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为制约中国实力的崛起,实施了包括"重返亚太"、"亚太战略再平衡"等内涵的亚太战略调整,意图在亚太地区重新塑造其领导下的新秩序,而美日关系成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上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时代背景、布局和内涵、实施途径,重点分析了在亚太战略调整视野下美日关系的战略博弈,即美日同盟所进行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以及所面临的困扰因素,并就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李天国  
韩国在过去五十多年发展过程中,贸易导向型战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韩国正在探索旨在破解贸易保护主义与技术壁垒的新时期贸易战略,并希望通过新贸易战略,不仅撤销或大幅降低货物贸易关税,而且还要与贸易伙伴国在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李天国  
韩国在过去五十多年发展过程中,贸易导向型战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韩国正在探索旨在破解贸易保护主义与技术壁垒的新时期贸易战略,并希望通过新贸易战略,不仅撤销或大幅降低货物贸易关税,而且还要与贸易伙伴国在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领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