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
- 2023(1978)
- 2022(1718)
- 2021(1636)
- 2020(1380)
- 2019(3516)
- 2018(3241)
- 2017(6453)
- 2016(3173)
- 2015(3522)
- 2014(3592)
- 2013(3483)
- 2012(3327)
- 2011(2986)
- 2010(3130)
- 2009(3029)
- 2008(3260)
- 2007(2857)
- 2006(2638)
- 2005(2432)
- 学科
- 济(17482)
- 经济(17480)
- 贸(15920)
- 贸易(15913)
- 易(15466)
- 业(9133)
- 方法(9096)
- 管理(8509)
- 数学(7860)
- 数学方法(7834)
- 企(7812)
- 企业(7812)
- 关系(7120)
- 出(5752)
- 出口(5264)
- 出口贸易(5264)
- 口(5264)
- 财(5263)
- 对外(4246)
- 国际(4242)
- 务(4206)
- 财务(4206)
- 财务管理(4205)
- 企业财务(3958)
- 贸易关系(3625)
- 各国(3385)
- 概况(3292)
- 进出(3233)
- 进出口(3233)
- 进出口贸易(3233)
- 机构
- 大学(50731)
- 学院(49903)
- 济(29426)
- 经济(29101)
- 管理(17929)
- 研究(17480)
- 理学(15532)
- 理学院(15418)
- 管理学(15232)
- 管理学院(15163)
- 中国(12274)
- 财(12082)
- 贸(10767)
- 财经(9918)
- 京(9698)
- 经济学(9584)
- 经(9006)
- 经济学院(8893)
- 所(8525)
- 国际(7915)
- 研究所(7497)
- 财经大学(7382)
- 科学(7265)
- 贸易(6990)
- 中心(6750)
- 商学(6632)
- 院(6609)
- 商学院(6577)
- 江(6429)
- 北京(6263)
共检索到78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成一
最近几年,在我国同各国的经贸往来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同韩国的双边贸易从无到有乃至迅猛发展的趋势了。本文就韩国对华贸易、投资的历程与特点做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钟乃仪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韩建交加快了韩国对华投资和贸易的速度,之后的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时期,中国为稳定亚洲货币而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大了其规模。在投资引导下,贸易中严重偏于以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主的结构特征,虽使韩连续保持巨额的对华贸易顺差,但也同时提高了和中国经济的联系程度。针对如何看待以对外投资刺激贸易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笔者认为,投资国不应只顾虑到外来投资会提升受资国竞争实力、加深依赖甚至产生“飞镖效应”,而应从本国贸易顺差、产业结构升级乃至合作利益的角度出发,认识到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共赢原则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投资集中 贸易偏向 飞镖效应 依赖 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一、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与特点 韩国对华投资始于80年代中期。1985年9月,韩国物产会社以海外法人名义与中国广东省合作,向广州市玩具厂投资14.4万美元。这是韩国对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通过第三国对中国大陆投资的。1988年11月韩国进雄株式会社以韩国法人资格在中国厦门创办了进雄中国株式会社独资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永禄
去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交,这大大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无疑,两国建交的影响不仅限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也很大。在两国建交一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两国经济交流情况是有重要意义的。 1980年我国对中国的贸易额中出口额为1.15亿美元,进口额为7300万美元,总额不到1.88亿美元。但1992年贸易额中,出口额为44.92亿美元,进口额为37.25亿美元,总额达82.17亿美元,即在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叶
一、宏观动向 (一)日中贸易态势 中日贸易近几年一直稳步增长。1992年,在日本经济不景气,日本与欧美贸易与上半年持平和对韩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中日双边贸易额则在1991年突破200亿美元的基础上,猛增至近300亿美元。据日本大藏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晗
基于中日贸易互补指数以及中国通过对日本的直接投资获得该国的研发资本存量溢出额的分析,表明日本对华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弱。根据日本对中国影响的阶梯式理论,对华影响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九省市。基于2004—2015年九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贸易和直接投资对九省市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贸易对九省市技术创新影响呈现正U型曲线关系,在当前时期影响始终在U曲线的右侧;日本对中国九省市的直接投资对九省市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U型曲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
2008年,印度频繁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是对华实施反倾销最多的贸易伙伴国,也恢复使用保障措施和首度发起反补贴调查。文章探讨了当前印度对华贸易救济的新特点、成因,以及在如何应对印度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印度 中国 贸易 救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小蕴 张水泉
本文基于韩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分析证实,韩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从而为贸易品技术结构提升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林晓光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宣布正式建交。9月27日,韩国总统卢泰愚访华。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和韩国对华投资的增长。 战后以来,中韩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抑制了两国经贸关系垢发展。 60年代以后,韩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62—1981年,完成了4个“五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从23亿美元增长到662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从87美元增长到1600多美元,出口额从5500万美元增长到212.54亿美元。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之对海外商品,资金市场的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骆林勇
韩国对华投资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快速增长。其投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行业分布广泛,以制造业为主,项目规模小,地区分布由山东和环渤海地区向南扩展。目前韩国多数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我国利用韩资仍有很大的潜力,为此,我国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大吸收韩国投资的力度。
关键词:
韩国 对华投资 特征 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繁华
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和重要的经贸伙伴。本文首先运用中韩两国有关最新资料 ,从产业结构、投资方式、项目规模、区域分布以及投资效益等方面 ,就韩国对华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 ;接着重点探讨了韩国对华投资特征形成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就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韩对华投资 结构特征及原因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