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8)
- 2023(12543)
- 2022(10373)
- 2021(9517)
- 2020(7668)
- 2019(17535)
- 2018(16900)
- 2017(31509)
- 2016(16779)
- 2015(18594)
- 2014(18145)
- 2013(18140)
- 2012(17131)
- 2011(16063)
- 2010(15861)
- 2009(14461)
- 2008(14288)
- 2007(12342)
- 2006(11135)
- 2005(10320)
- 学科
- 济(79855)
- 经济(79780)
- 管理(42186)
- 业(42089)
- 企(30187)
- 企业(30187)
- 方法(29373)
- 中国(26907)
- 数学(25687)
- 数学方法(25561)
- 贸(25086)
- 贸易(25069)
- 易(24362)
- 农(22380)
- 地方(20960)
- 业经(17184)
- 农业(15349)
- 财(15202)
- 学(13839)
- 制(13696)
- 银(13570)
- 融(13565)
- 金融(13565)
- 银行(13532)
- 行(13216)
- 环境(13163)
- 发(12958)
- 地方经济(11546)
- 技术(11439)
- 关系(11180)
- 机构
- 大学(245254)
- 学院(244511)
- 济(114961)
- 经济(113227)
- 研究(96154)
- 管理(89144)
- 理学(76531)
- 理学院(75588)
- 管理学(74600)
- 管理学院(74162)
- 中国(73358)
- 科学(56412)
- 京(53324)
- 所(49450)
- 财(47762)
- 农(46867)
- 研究所(45125)
- 中心(41615)
- 财经(38135)
- 农业(36986)
- 业大(36958)
- 经济学(36723)
- 江(35069)
- 经(35056)
- 北京(34548)
- 院(34316)
- 经济学院(33265)
- 范(32164)
- 师范(31760)
- 科学院(30219)
- 基金
- 项目(163716)
- 科学(129367)
- 基金(121014)
- 研究(116799)
- 家(108131)
- 国家(107243)
- 科学基金(89991)
- 社会(78555)
- 社会科(74753)
- 社会科学(74738)
- 基金项目(63361)
- 省(61011)
- 自然(56497)
- 自然科(55243)
- 自然科学(55225)
- 自然科学基金(54297)
- 划(52858)
- 教育(51678)
- 资助(48876)
- 编号(43970)
- 发(41440)
- 重点(37634)
- 部(37287)
- 成果(34901)
- 创(34593)
- 国家社会(34213)
- 发展(33204)
- 展(32700)
- 创新(32513)
- 中国(32257)
- 期刊
- 济(127262)
- 经济(127262)
- 研究(77055)
- 中国(51423)
- 农(43609)
- 学报(41367)
- 科学(38309)
- 管理(33816)
- 财(32773)
- 大学(30995)
- 农业(30409)
- 学学(29397)
- 融(25487)
- 金融(25487)
- 经济研究(22922)
- 教育(22435)
- 业经(20766)
- 贸(20646)
- 国际(19309)
- 财经(18801)
- 问题(18222)
- 技术(17896)
- 业(17253)
- 经(16399)
- 世界(16170)
- 商业(12168)
- 技术经济(11870)
- 科技(11379)
- 资源(11149)
- 版(11019)
共检索到379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中韩两国同属新兴市场国家,"新新联合"必将为两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无疑是现实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格局以及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的谈判模式、市场准入和深度一体化等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韩国 双边贸易 互补性 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颖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确保了全球出口第一和进口第二的国际地位。尽管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庄愚
在过去近30年中,韩国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当60年代初,韩国开始着手实施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时,与韩国国情相仿的不止一个国家,但唯独韩国经济得到如此高速的发展,其重要原因应归结于韩国国民强有力的、执着的开发意志.正是这种开发意志,促使我国把外向型开发战略作为发展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用以克服国内资源、资本短缺和市场狭小等不利因素.外向型开发战略的基本宗旨,是在利用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本不足的同时,扩大出口型实业,通过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国际贸易已进入走向要素禀赋优化、实现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协调良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此,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对外贸易,模式,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家勤
199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出口乏力的情况下,比上一年又获得新的发展。据海关统计,1993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195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其中,出口917.7亿美元,增长8%;进口1039.5亿美元,增长29%。纵观全年,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1993年1—11月份,出口贸易额为78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6.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这是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现象。从月份来看,1月、6月和8月,出口较上年同期发生滑坡现象。但是,由于国家及时采取宏观调控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海燕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全面创新的新景象,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初步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对策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云 张玉萍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杨秀云张玉萍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出现了与传统贸易格局不相吻合的现象,发达国家之间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非常普遍。根据韦里逊和赛文测算,70年代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中约有一半左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轲
1.保持我国出口总量的适度增长。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和我国的资源情况、产业基础以及偿还外债本息的需要,我国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应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2~3个百分点即每年平均递增7~9%为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到1995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将达到1100亿美元左右,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20%。 2.努力提高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存在着不重视效益的问题,多头对外,出口自相竞争以及各路出口“水货”冲击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了出口换汇而不惜亏本经营,不能摆正和理顺出口发展速度与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周健
在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基础上,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最大将提高1.91个单位;R&D投入强度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波动性解释程度最大,达到56.33%,远大于其它因素的解释程度。因此,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尤其要加大R&D投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外贸发展方式 R&D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斌 刘苹
文章选取199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中国2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变动情况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外贸发展方式各方面的指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影响,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主要结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初级产品效益度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最为显著,且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坤
在新旧世纪更替之际,世界各 国逐渐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经济迅速复苏,全球经济贸易趋于回升,但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我国外贸在遭受巨大冲击、急剧滑落之后,出口终于转降为升,进口快速增长,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预期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外贸将持续回升,恢复到较快发展的水平。 目前,多数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世界经济形势有较大改善。据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5%,持续复苏势头强劲。世界贸易也将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了"7"区间,累计升值幅度超过了19%。汇率因素已经成为今后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汇率变动与进出口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汇改以来我国外贸形势,指出当前人民币加快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为今后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雨时
从1996年4月1日起,我国将涉及4997个税号商品的关税水平下调30%,从而使我国名义进口关税的总水平由35.39%降至23%。与此同时,取消了176个种目商品的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进口控制措施。是我国建国以来降税商品范围最广、降幅最大的一次关税调整。这是我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步骤,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薄晓东 郑洪文
从贸易规模、质量效益、贸易结构和竞争优势等4个方面构建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效果的测评体系,以1995年~2012年的数据,采用PCFA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整体上保持上升态势,但可持续性有待提高;尽管已成为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外贸发展方式 转变 PCFA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组成部分,但是在当今相互依赖的开放性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一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所推动的工业化发展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贸易战略往往就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正是在上述意义上,从外贸战略的一般制约因素出发,来探寻我国外贸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