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9)
- 2023(11029)
- 2022(9207)
- 2021(8378)
- 2020(6781)
- 2019(15343)
- 2018(15025)
- 2017(28738)
- 2016(15598)
- 2015(17245)
- 2014(17417)
- 2013(17220)
- 2012(16726)
- 2011(15380)
- 2010(15989)
- 2009(14591)
- 2008(14508)
- 2007(13347)
- 2006(12258)
- 2005(11582)
- 学科
- 济(72188)
- 经济(72128)
- 业(46193)
- 管理(44578)
- 企(35778)
- 企业(35778)
- 中国(23604)
- 方法(22430)
- 农(21854)
- 地方(21782)
- 数学(19004)
- 数学方法(18754)
- 技术(16748)
- 业经(16746)
- 财(15761)
- 农业(14832)
- 贸(14669)
- 贸易(14657)
- 制(14537)
- 学(14212)
- 易(14194)
- 融(13593)
- 金融(13593)
- 银(13468)
- 银行(13426)
- 行(13115)
- 地方经济(12237)
- 发(11942)
- 策(11767)
- 环境(11210)
- 机构
- 学院(229404)
- 大学(226305)
- 济(100448)
- 经济(98294)
- 研究(89379)
- 管理(83910)
- 理学(70130)
- 理学院(69237)
- 管理学(68134)
- 中国(67937)
- 管理学院(67675)
- 科学(52957)
- 京(50076)
- 所(46816)
- 财(45736)
- 研究所(42024)
- 农(40268)
- 中心(39959)
- 江(37716)
- 财经(34506)
- 范(32831)
- 北京(32799)
- 师范(32482)
- 院(32409)
- 业大(32147)
- 经(31184)
- 农业(31169)
- 经济学(30178)
- 州(29954)
- 省(27940)
- 基金
- 项目(144022)
- 科学(113410)
- 研究(108196)
- 基金(101795)
- 家(88827)
- 国家(88055)
- 科学基金(74395)
- 社会(68096)
- 社会科(64718)
- 社会科学(64706)
- 省(57434)
- 基金项目(52470)
- 教育(48855)
- 划(48174)
- 自然(46048)
- 自然科(44968)
- 自然科学(44960)
- 自然科学基金(44171)
- 编号(43830)
- 资助(42347)
- 发(37699)
- 成果(36838)
- 重点(33336)
- 课题(32216)
- 部(31741)
- 发展(30658)
- 创(30494)
- 展(30141)
- 创新(28661)
- 国家社会(27840)
- 期刊
- 济(123031)
- 经济(123031)
- 研究(76658)
- 中国(53415)
- 农(38400)
- 管理(34387)
- 学报(33180)
- 财(32679)
- 科学(32502)
- 教育(29823)
- 融(27677)
- 金融(27677)
- 农业(26605)
- 大学(25222)
- 学学(23573)
- 技术(22959)
- 业经(20617)
- 经济研究(20001)
- 财经(16893)
- 问题(15811)
- 经(14789)
- 业(14396)
- 贸(14057)
- 国际(13429)
- 技术经济(13211)
- 世界(12899)
- 坛(12324)
- 论坛(12324)
- 科技(12091)
- 现代(11006)
共检索到37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韩国已成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韩国通过技术创新进行的大量技术累积,不仅使之在我国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市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而且还在电子等领域可以挑战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本文从专利统计的角度,剖析韩国在华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揭示韩国在华的技术累积轨道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可为我国积极应对韩国对华知识产权战略并推动两国技术发展合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在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及其授权的基本格局;其次,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库数据,采用法国科学技术观察所和国家工业财产局与德国弗朗霍夫创新系统研究所共同编制的国际专利分类与技术分类对照表,对韩国在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结构、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背后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昊 张现强 张洪吉
文章以在我国提出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为了客观评估中国在全球技术竞争格局中技术能力发展的重点及未来前景,本文在对有关研究文献、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概述基础上,首先对10大PCT申请领先国的技术比较优势格局进行了比较;其次在选取各技术领域中的快速增长子领域的基础上,对各国的快速增长专业化格局进行了考察;再次,对32个技术领域上各国的技术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结论强调中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需有选择地走技术多样化地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文华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经济,外国企业在华持有的发明专利授权迅猛增长。结果导致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外国企业专利权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本文首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国内外企业在华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基于不同子领域组,对其国内外企业在华发明专利授权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晴
以中国专利检索系统1985~2014年间公开的包含沙棘的饮品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文献为对象,对1985年以来以沙棘为主要成分液体饮料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专利授权率分析看,以沙棘为主要成分的液体饮料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大,呈逐年增长势,但授权率偏低,仅为20.3%。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申请量相差不大,授权率前者稍高于后者。由于创新意识不够强及技术难度所限,后提交的发明申请很容易被前提交专利影响,失去其新颖性或创造性,导致授权率不高。由于申请人的撰写水平有限,导致原始申请文件中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以及修改不当,导致专利申请最终被驳回的情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文娟 黄非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our country is mainly depended on an inherent innovating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bu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established,which extremely prevents enterprise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from developing.In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ion of the filling number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to the enterprises of foreign country and the change of its structure,an importance of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enterprise's innovtion is explained,and suggestions of boos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enterprise's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further stated.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文华
发明专利授权累积,既是技术能力的累积,也更是高附加值产品乃至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控制权的累积。本文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对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再次,从静、动态角度,对上述国内外优势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本文基于创新阶梯模型,构建了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技术外溢模型,并使用中国工业企业、中国海关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从理论和经验层面验证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发现:短期内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随中国市场集中度和外国在华专利申请集中度的增加,技术外溢程度逐渐减弱。考虑技术外溢效应的非线性影响趋势,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企业生产率存在倒U型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对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技术外溢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中国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高效获取、吸收和利用外国专利技术信息,不断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
关键词:
外国在华专利申请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力
本文通过部分中外企业专利申请状况的抽样调查,对外国企业在专利申请中采用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并对国内企业在专利申请意识、策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并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某产品或方法不被他人所仿制,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且还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技术竞争乃至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企业专利申请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企业需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进行了部分中外企业专利申请状况的研究与比较,旨在掌握情况,找出差距,并为我国企业进行专利申请策略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黎波 吴易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发投入、专利技术与标准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成功要素,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专利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和控制者。文章基于2002~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解释了国际PCT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及结构差异,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已经从开放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静态惠益"和"动态惠益",并分析了中国制造的"技术缺口"及其深刻的基础原因,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CT国际专利申请 技术缺口 动态惠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葆红 杨海燕
在对1985—2014年间陕西发明专利跨30年统计的基础上,采用IPC分类体系,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专利地图法,对陕西地区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陕西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与薄弱区、重要专利权人群及其技术构成和优势所在。并通过集中度测度,对陕西的创新技术格局变化开展研究。
关键词:
陕西 专利分析 技术创新 IPC分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在传统的“为研发而申请专利”的逻辑下,专利仅仅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和表现,其战略重要性被明显低估。产业垂直分工和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专利申请动机已明显地从防御性技术保护向进攻性价值创造转变;专利被视作有形化的知识商品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专利认识也正像市场营销理念那样从供应导向观向需求导向观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以“为专利申请而研发”作为逻辑起点的新的专利战略概念框架。
关键词:
专利战略 需求导向专利战略 专利生态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黎明 张亚峰
专利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主体申请专利时对保护范围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本文基于申请策略差异性视角研究最优专利保护范围,探讨了专利权利要求数和保护范围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本文以首项权利要求(首权)字数测度专利保护范围,通过界定两种专利申请策略——追求宽保护范围的激进策略和追求高授权率的保守策略,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保护范围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5—2020年中国大学专利转让价格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采取何种申请策略,申请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在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制下主张更多从属权利要求,以实现最优的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价值。在激进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数负向调节审查过程中专利保护范围的被压缩量,引致专利保护范围从申请到授权的变化量与专利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在保守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的增加可能扩大授权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而提升专利价值。企业专利奖和经历无效挑战后维持有效的企业专利数据同样表明,适当的首权字数是专利价值的重要指标,增加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缓和专利申请保护范围和专利审查强度之间的矛盾。本文丰富了有关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申请策略的文献,为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专利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优化专利审查标准、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具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日本在华专利技术布局结构情况及比较优势研究
跨国技术信息流动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来自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经验证据
中国专利申请资助政策的反补贴风险及防范——基于美国“镜像对等”诉控的视角
基于比较优势四个来源的新钻石框架及其政策含义——兼论波特模型的解释困难
创新经济视角下的职务发明及其技术比较优势
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吗?——基于16年中国制药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研究
优势互补:山东省与韩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政策选择
全球竞争中纳米技术专利保护问题及其政策含义
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逻辑、趋势研判与政策含义
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竞争:增长贡献、优势动态和结构趋同——基于WIPO的PCT申请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