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9)
2023(10912)
2022(9685)
2021(9034)
2020(7617)
2019(17788)
2018(17431)
2017(35064)
2016(18496)
2015(21015)
2014(20875)
2013(20772)
2012(19083)
2011(17088)
2010(16685)
2009(15187)
2008(14858)
2007(12895)
2006(11242)
2005(9814)
作者
(52798)
(43443)
(43286)
(41219)
(27978)
(20732)
(19846)
(17132)
(16750)
(15591)
(15221)
(14637)
(13697)
(13653)
(13567)
(13283)
(12971)
(12833)
(12525)
(12332)
(10699)
(10600)
(10570)
(9836)
(9729)
(9635)
(9625)
(9575)
(8695)
(8449)
学科
(75316)
经济(75228)
管理(53544)
(51533)
(43504)
企业(43504)
方法(40129)
数学(35528)
数学方法(35221)
(20345)
银行(20198)
(19316)
(18929)
(18866)
中国(18409)
(18039)
业经(15997)
(14770)
(14722)
金融(14721)
地方(14596)
(13783)
贸易(13772)
(13201)
(13003)
财务(12946)
财务管理(12923)
企业财务(12321)
农业(12220)
理论(12129)
机构
大学(262659)
学院(259013)
管理(109171)
(104610)
经济(102355)
理学(95283)
理学院(94324)
管理学(92879)
管理学院(92414)
研究(81692)
中国(66651)
(55117)
科学(49346)
(48575)
财经(40010)
(39676)
(39307)
中心(38436)
业大(37947)
(36591)
(36256)
研究所(35952)
北京(34741)
(32396)
师范(32122)
经济学(31786)
农业(31304)
(30428)
财经大学(30293)
(29723)
基金
项目(182366)
科学(144036)
基金(134264)
研究(133676)
(115540)
国家(114617)
科学基金(99975)
社会(84536)
社会科(80291)
社会科学(80270)
基金项目(72041)
(69937)
自然(65760)
自然科(64244)
自然科学(64232)
自然科学基金(63098)
教育(61180)
(58787)
资助(56162)
编号(54217)
成果(42992)
(40891)
重点(39890)
(37940)
(37494)
课题(36107)
教育部(35671)
创新(35280)
科研(35158)
人文(35130)
期刊
(106176)
经济(106176)
研究(78928)
中国(43329)
学报(39076)
管理(38336)
科学(36024)
(35634)
金融(35634)
(35213)
(34444)
大学(29907)
学学(28210)
教育(25672)
农业(22694)
技术(21114)
财经(19572)
经济研究(17290)
业经(17230)
(16355)
理论(15349)
实践(14316)
(14316)
问题(13768)
图书(13597)
技术经济(12511)
科技(12208)
商业(12008)
现代(11503)
(11316)
共检索到371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隽  
实证结果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商业银行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同时银行业的集中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银行业的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其安  张媛  刘星  
以2000年1月——2008年6月的上证综合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GARCH模型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反映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基本上处于失效状态,利率政策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也未能发挥作用,货币供应量政策因其直接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论文研究结果能够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某些"异常现象"进行比较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鸣  张翼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和GARCH模型估计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会计信息评估银行稳定性方法的不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晓静  董慧  吴比  林思闪  
本文截取2004~2014年数据,对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子银行整体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但其不同组成部分作用结果不同。因此,应建立全面、及时、共享的监管体系;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升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金林  周焰  
国内外学者已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进行了诸多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择方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结合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冲击较为明显,因而商业银行可通过改革创新应对其冲击;在长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稳定性影响不显著,说明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即中国银行业长期的稳定发展是促使互联网金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方方  方霄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刚  林盈吟  李文筑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持续发展。然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会导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高度波动,降低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采用119家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稳定性在金融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然而,金融创新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创新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业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经营业务,达到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目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为银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莉莉  刘赛男  卢坤强  石广平  
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运行指标进行测度,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及其不同构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银行稳定性呈倒U型关系,即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具有双重效应。同时,影子银行不同构成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主要构成部分如银行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金融均与银行稳定性呈倒U型关系,而未贴现银行票据规模的增长会损害银行稳定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乔桂明  黄黎燕  
文章基于我国13家商业银行2002-2009年面板数据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揭示了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组样本银行年度效率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明星"银行则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银行与对照组银行年度效率指数差值由负转正,说明外资参股比例较高的银行生产效率有明显提升;(3)对照组银行是我国的"明星"银行,其整体生产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股份制银行组,最后为国有银行组;(4)商业银行生产效率在外资参股磨合期内出现普遍下降,但磨合期结束后有明显提升;(5)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晓玲  
我国开放式基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赎回现象。本文在对开放式基金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挤兑动机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开放式基金具有或多或少的防挤兑性,与商业银行的内在不稳定相比,开放式基金具有相对稳定性。最后建议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加强基金的流动性管理等,以保证开放式基金的相对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阳  钱晓英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影子银行相关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焦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影子银行也不例外。一方面其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贷路径,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督故而造成其附带的风险比较大,成为影响正统银行的不稳定因素。那么,应该如何定位并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文章论述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1992—2013年有关数据,构建了VEC模型,探讨了影子银行规模对银行稳定性的动态影响,同时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鹏程  顾晓安  张涛  
非利息收入占比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还会影响到其收入结构和风险水平。本文运用投资组合和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论证了随着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其稳定性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存在明显的"极值点";并选用2005-2012年88家美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银行稳定性的视角,通过破产概率模型中的Z值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出银行的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研究表明: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值为66.7%,低于该数值时,商业银行稳定性随着占比的增加而增强,超过该值后,稳定性反而会减弱,即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稳定性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存在明确的极值点,这与理论论证相符。这对我国商业银行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晓安  张涛  
存贷款利差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和盈利手段,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实质推进,存贷款利差出现了减小的趋势,可能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发现净利息差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其中生息资产利息的影响程度大于计息负债利息。本文对中国工商银行2006-2011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存贷款利率变动情况下的情景模拟分析,发现贷款利率对银行财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更大,并且中国工商银行某些年份的财务稳定性堪忧。最后本文以贷款额的安全边际率降至10%为财务稳定性的安全临界点,找出贷款利率的定价下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