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41)
- 2023(20720)
- 2022(17593)
- 2021(16544)
- 2020(14111)
- 2019(32833)
- 2018(32523)
- 2017(62634)
- 2016(34214)
- 2015(38942)
- 2014(39187)
- 2013(38953)
- 2012(35865)
- 2011(32498)
- 2010(32711)
- 2009(30808)
- 2008(31046)
- 2007(27907)
- 2006(24491)
- 2005(22429)
- 学科
- 济(146367)
- 经济(146176)
- 业(113886)
- 管理(110454)
- 企(99446)
- 企业(99446)
- 方法(67009)
- 数学(56085)
- 数学方法(55283)
- 财(42605)
- 农(41596)
- 中国(38254)
- 业经(37677)
- 制(32181)
- 务(28598)
- 财务(28502)
- 财务管理(28448)
- 学(28242)
- 贸(27841)
- 贸易(27823)
- 农业(27785)
- 易(27034)
- 企业财务(26966)
- 地方(25669)
- 理论(25399)
- 和(24227)
- 技术(23874)
- 银(23693)
- 银行(23634)
- 融(22703)
- 机构
- 大学(500296)
- 学院(500176)
- 济(207261)
- 经济(202876)
- 管理(196788)
- 研究(168960)
- 理学(168596)
- 理学院(166753)
- 管理学(163854)
- 管理学院(162938)
- 中国(131603)
- 京(107554)
- 科学(101953)
- 财(98355)
- 所(86429)
- 农(83577)
- 研究所(77806)
- 财经(77568)
- 中心(76376)
- 江(75360)
- 业大(72923)
- 经(70331)
- 北京(68811)
- 农业(65571)
- 范(63182)
- 师范(62607)
- 经济学(62462)
- 院(60637)
- 州(60027)
- 财经大学(57279)
- 基金
- 项目(325297)
- 科学(255947)
- 研究(237971)
- 基金(236802)
- 家(205734)
- 国家(204022)
- 科学基金(175387)
- 社会(150050)
- 社会科(142207)
- 社会科学(142169)
- 省(125951)
- 基金项目(124355)
- 自然(114027)
- 自然科(111385)
- 自然科学(111356)
- 教育(109567)
- 自然科学基金(109400)
- 划(105753)
- 资助(99117)
- 编号(97053)
- 成果(79461)
- 重点(72694)
- 部(72574)
- 发(68535)
- 创(68144)
- 课题(66821)
- 创新(63293)
- 教育部(62312)
- 科研(62107)
- 国家社会(61654)
- 期刊
- 济(234528)
- 经济(234528)
- 研究(151127)
- 中国(99332)
- 财(79222)
- 农(76938)
- 学报(76605)
- 管理(76436)
- 科学(71305)
- 大学(58393)
- 学学(54920)
- 教育(52718)
- 农业(52379)
- 融(48010)
- 金融(48010)
- 技术(44936)
- 财经(39161)
- 业经(37962)
- 经济研究(37145)
- 经(33600)
- 问题(30410)
- 业(30090)
- 技术经济(26537)
- 贸(25431)
- 统计(24079)
- 理论(23636)
- 世界(23317)
- 版(23262)
- 图书(23231)
- 现代(22927)
共检索到75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盛焕
“进入”在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进入哪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是涉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问题。本文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二项逻辑斯谛回归分析,得知韩国制造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时的企业所有权优势与进入方式的关系,进而来探讨韩国制造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理模式。结果表明,进入中国的韩国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合资经营方式;营销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独资经营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盛焕
“进入”在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进入哪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是涉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问题。本文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两项逻辑斯谛回归分析,得知日本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时的企业所有权优势与进入方式的关系,进而来探讨日本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理模式。结果表明,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技术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合资经营方式;财务能力越高,越优先选择独资经营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盛焕
在特定的国外市场,选择正确的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跨国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思路。本研究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相关理论探讨及模型构建为基础,通过对在韩国中资企业的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进入韩国市场的适当方式。希望能帮助即将在海外投资或已经投资的中国企业少犯错误,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同时希望能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海外投资政策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的一大核心主题。本文关注企业微观因素与东道国宏观因素对中国企业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创新能力强与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模式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较大;规模经济突出且所有权优势明显的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模式的可能性大。规模经济突出和所有权优势明显的中国企业,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大。在选择外国市场进入模式时,中国跨国公司较少考虑文化距离、政府治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等约束和激励因素;同时,规模效用和所有权优势而非创新能力与国际化经验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这可能是导致中国跨国公司"大而不强"、国际化竞争优势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所有权优势 进入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维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技术 市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子潇 韩平 陈媛媛
中国的商业地产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缺乏科学的发展方式作为指引,因而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房地产企业所有权性质的不同,会导致其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差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我国开发商的所有权性质可大致划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我国香港地区企业,选取它们之中具有代表性的绩优公司作为研究标杆,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商业地产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综合提炼出相关的发展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性质 商业地产 房地产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瑶 王伟
本文以25373家韩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重新考察了2008年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和商业周期渠道对非美国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辨别危机前企业的内在属性是否会对危机期间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的方法识别此次金融危机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预期相一致,我们发现三种传播渠道均对韩国企业的经营绩效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但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化,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由2008年商业周期渠道变为2009年金融渠道,贸易渠道产生的影响最小。本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受危机影响的程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渠道 韩国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忠 郭劲光
一、两种观点与双重性质按照诺斯(North,1990)的观点:"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有意识设计或规定的正式规则,如宪法、政府管制、经济规则和合同等;也可以是诸如社会规范、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广科
市场里的企业理应是"要素使用权合约的履行过程",是生产性和交易性的合集。因此,以狭义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框架内的制度运行效率以及所有权效率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将企业"利用市场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合二为一,将分析的框架涵盖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交易成本 效率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敬东
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社会化分布,造成经营者的“刀锋”选择机制。而现行的以企业自编会计报表为基础的会计模式,促成了经营者逆向选择的可行性和会计造假的必然性。会计造假不治的客观现实已昭示出转换现有会计模式的必要性。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已经先行提出了现有会计模式转换的新思路。对此,本文也提出建立同城银企会计互联网络中心的设想,提供一个会计信息由单个企业内部生成到全城企业在互联网上集中生成的会计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初昇 衣长军
企业所有权安排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传统的"物质资本股东至上"理论逻辑下的单边治理模式和人力资本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文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论证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可行性,采用谈判控制力与博弈方法研究在共同治理发展趋势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配置份额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治理模式 所有权 谈判控制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长娟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服务业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2001年进入上海市的外资服务企业作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列联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外资服务企业中国市场进入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更强烈的独资倾向,并对服务行业类型、经营期限、资本密集度以及文化距离因素对外资服务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外资服务企业 进入模式 相关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企业是一种不完备合约的内在特征是企业所有权的存在,而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形式,最优的合约安排是参与者之间不断博弈的均衡解。有效率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利益相关者共享式多边合约安排,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会由集中对称安排不断趋向分散对称安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皓
本文基于2002~2007年间7个不同行业中352家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Bernard与Jesen的出口决策模型,考察了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生产率和参与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占比高的行业,出口扩张性比较强,参与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部门,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对其所处行业的企业总体所表现出的国际化行为异质性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
异质性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