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2)
2023(8596)
2022(6915)
2021(6731)
2020(5603)
2019(12944)
2018(13072)
2017(23898)
2016(13142)
2015(15003)
2014(15234)
2013(13992)
2012(12605)
2011(11380)
2010(11846)
2009(10809)
2008(10354)
2007(9554)
2006(8215)
2005(7198)
作者
(36382)
(30340)
(29962)
(28591)
(19114)
(14328)
(13672)
(11765)
(11490)
(10972)
(10302)
(10193)
(9716)
(9681)
(9218)
(9191)
(9089)
(8873)
(8756)
(8552)
(7654)
(7387)
(7379)
(7104)
(6838)
(6734)
(6720)
(6578)
(6177)
(6140)
学科
(46556)
经济(46507)
管理(40868)
(38287)
(34603)
企业(34603)
方法(22396)
数学(19266)
数学方法(18751)
技术(16205)
中国(14807)
理论(12315)
技术管理(11905)
(11728)
业经(11376)
(10463)
(10092)
教育(10063)
(9926)
(8548)
教学(8531)
(8309)
银行(8289)
地方(8123)
(8006)
(7914)
金融(7907)
(7675)
(7403)
贸易(7396)
机构
大学(179419)
学院(176974)
管理(69801)
(66136)
经济(64539)
理学(60327)
理学院(59675)
管理学(58218)
管理学院(57890)
研究(57271)
中国(41958)
(37973)
科学(35567)
(29777)
(27957)
(27861)
(27279)
业大(26273)
中心(26155)
研究所(25533)
(24726)
师范(24446)
北京(23950)
财经(23327)
技术(22251)
(22018)
(21581)
农业(21325)
(21136)
师范大学(19147)
基金
项目(120832)
科学(95899)
研究(90426)
基金(84905)
(73805)
国家(73182)
科学基金(63562)
社会(55602)
社会科(52697)
社会科学(52685)
(50735)
教育(44699)
基金项目(44150)
(42214)
自然(41183)
自然科(40375)
自然科学(40363)
自然科学基金(39651)
编号(37346)
资助(34814)
成果(30977)
(30883)
创新(27785)
课题(27756)
重点(27284)
(25830)
(25437)
大学(24379)
项目编号(23401)
科研(22588)
期刊
(72392)
经济(72392)
研究(53823)
中国(43232)
教育(35249)
管理(29503)
学报(27327)
科学(25150)
(24996)
(23029)
大学(22315)
技术(19717)
学学(19513)
农业(17201)
(13707)
金融(13707)
业经(12771)
科技(11835)
经济研究(11777)
财经(11240)
(10711)
图书(10080)
统计(10074)
(10047)
技术经济(9875)
(9780)
职业(9739)
(9192)
论坛(9192)
问题(8566)
共检索到269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硕  李俊江  
韩国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大企业,虽然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对经济的发展都曾做出重要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并不是体现在研究成果的转移和创新方面。过去几十年里,韩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对集群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小的,这主要由于韩国经济中一些体制上的障碍。近年来,韩国创新体系又有了新的动向,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集群的作用开始增强并受到重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娜  毛世平  马红坤  
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由农业科技落后国步入农业科技强国行列,其经验可为中国借鉴。本文通过梳理当代韩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系统透视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实特征。研究发现:韩国在中央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统一领导部门,地方试验场和科技创新课题按生态区进行划分;简化行政管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过程监管和信息服务;注重国际合作;科技创新项目与实地应用紧密联系;农业科技立法完善,政策与法律相互配合规范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高,注重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和质量。本文通过中韩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比总结出以下启示: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深化农业科技"放管服";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提高农业立法的及时性和系统性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花   简泽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从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这种转型通常不会自动发生。因此,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去支持和推动这个转型过程,我们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文章基于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分析框架,采用跨国比较的方法,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韩国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的历史过程,系统地讨论了科技创新政策在技术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而为推动我国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的政策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认识和见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芳  王媛媛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凭借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优势,通过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推进平台以及优先构建标准体系架构等,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在具体推动路径上,三个国家在官产学研等创新体系要素上都投入了资源和努力;同时,借由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创新主导力量、涵盖领域、重点环节、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又存在不同。对于中国来说,重视创新引领、结合自身的需求和优势、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视标准化建设以及加强教育培训是重要的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标兵  林承亮  
开放式治理创新是智慧城市应有之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谁来建设、建设什么和怎样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欧盟和韩国智慧城市实践表明智慧城市开放式治理关键在于用户驱动创新生态系统。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公众驱动的开放式治理创新模式;尊重利益相关者公平话语权,激活社会资本,促进互惠;加强全局规划,设立权威专门领导机构;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健性和可预期性;求同存异,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因地制宜,着力开放式治理创新模式的可复制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洪军  张红霞  王鹏  
我国许多地方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竞争优势,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以维持产业集群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健英  
范旭东是中国重化工业的创始人,但对范旭东企业集团的研究却比较薄弱。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成果以个人传记、回忆录或某一单独事件的论述为主,化工史中的相关内容侧重于历史性描述,缺少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原始档案的支持。本文在掌握原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以产业经济学、创新体系理论等为指导,研究了"永久黄"团体实现技术进步的方式。部门创新体系,或称产业创新体系,是指在产业部门内,由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和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本文依据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分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这个理论模式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模式和调控要求、系统目标和实现机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这个模式将有助于人们去建立各自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做出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庆红  黄莹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界定;其次,依据不同的标准,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先进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应用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创新体系模型,以期为我国高新区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玲  
从政府、企业和市场机制三个层面分析韩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总结如下:韩国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进行计划引导和设立法律规范、制定和管理政策以及明确政府部门职能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不断加大研发领域的投资力度、建立企业研究机构和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加速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进程。最后提出韩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要营造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制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扶持政策等;企业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自身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俗子  
80年代以来韩国推出一系列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借鉴韩国的经验 ,对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真珍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他对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有自己的特点,即能根据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韩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能够发现韩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主要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能够找出韩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韩国汽车业发展的模式能为我国的汽车产业走自主创新型路线提供良好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静  
本文主要从R&D资金投入、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企业间关系和交流、市场结构、其 他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等)的作用等5个角度来对美、日、韩三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行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本文简要介绍了六种典型的商业体系及其特征,从不确定性、用户、组织能力、知识属性和复杂性角度归纳出五种典型的创新模式,探讨了商业体系与创新模式间可能存在的匹配关系。本研究对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企业有效运用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构建面向21世纪的四川创新体系》课题组  
文章认为, 四川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系统、教育培训系统、中介服务系统和宏观调控系统5 个子系统构成。四川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 到2010 年前后, 基本形成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为核心、社会化服务系统为支撑、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互为补充、各创新主体协调运行的四川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其推进模式有6 种: 科研基地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企业技术中心模式、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科技计划模式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