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2)
2023(12241)
2022(10366)
2021(9988)
2020(8280)
2019(19382)
2018(19335)
2017(35638)
2016(20877)
2015(23760)
2014(24197)
2013(23711)
2012(22677)
2011(20762)
2010(21409)
2009(19858)
2008(20290)
2007(19103)
2006(17219)
2005(15714)
作者
(62468)
(52771)
(52440)
(50148)
(32935)
(25460)
(23977)
(20650)
(20276)
(19015)
(18005)
(17728)
(16746)
(16744)
(16721)
(16504)
(16400)
(15510)
(15343)
(15214)
(13473)
(13323)
(13202)
(12245)
(12110)
(12047)
(11897)
(11717)
(10919)
(10881)
学科
(80625)
经济(80540)
(54968)
(50568)
管理(45775)
(33532)
企业(33532)
农业(33486)
方法(33072)
数学(28987)
数学方法(28584)
中国(25863)
(21819)
业经(21773)
教育(21626)
(20187)
(18716)
(18495)
银行(18442)
(17343)
地方(16778)
(15010)
贸易(15002)
(14838)
理论(14796)
(14619)
(13776)
金融(13773)
(12799)
发展(12523)
机构
大学(299790)
学院(297126)
(113371)
经济(110502)
研究(109950)
管理(102147)
理学(86292)
理学院(85174)
中国(83849)
管理学(83288)
管理学院(82746)
(76354)
科学(69477)
(66319)
农业(59519)
(58966)
研究所(53297)
业大(52848)
(52124)
中心(51205)
(50185)
(47848)
师范(47364)
北京(42574)
财经(40050)
(39350)
教育(38369)
师范大学(37895)
(37820)
(37252)
基金
项目(186517)
科学(144095)
研究(138719)
基金(129569)
(114726)
国家(113523)
科学基金(93163)
社会(83028)
社会科(77830)
社会科学(77800)
(75448)
教育(69449)
基金项目(67727)
(65009)
编号(60009)
自然(59608)
自然科(58143)
自然科学(58115)
自然科学基金(57057)
资助(53654)
成果(51706)
课题(43985)
重点(43657)
(42542)
(42405)
(39820)
(37879)
(36277)
科研(35660)
(35606)
期刊
(137189)
经济(137189)
研究(96400)
(78951)
中国(74668)
教育(59766)
学报(55234)
农业(52891)
科学(47643)
大学(42228)
(40575)
学学(38722)
(37695)
金融(37695)
管理(32950)
技术(27973)
业经(26799)
(25953)
财经(20192)
问题(19190)
(18794)
经济研究(18399)
(17395)
农村(16481)
(16481)
业大(15779)
世界(15416)
农业经济(15231)
职业(14684)
技术经济(14411)
共检索到478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储诚炜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教育问题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发展方式。韩国新村运动解决了一个面临诸多困境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改革农村社会、走向工业化的问题,其农民教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由于其国情、发展特点和改革路径与中国极为相似,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中国也要立足于现实国情,有针对性地借鉴韩国农民教育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录  曹学玲  
新村教育是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新村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依据城镇化进程适时调整政府角色,二是积极引导各种资源承办新村教育,三是依据城镇化的进程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新村教育是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的典型代表,可为我国当前的农民培训提供参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水山  黄长春  李鹤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尤其是提高农民素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广荣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民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与条件主要是政府职责相对合理的界定、多层次的组织与平台保障、农民权利代表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为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明确农民话语权的内容,更要积极地从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加强组织与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为农民话语权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强  
通过对新村运动的起源、过程和作用的分析,本文发现,韩国新村运动的本质是教育,而非目前普遍流行的经济之说。作者认为,韩国新村运动作为一场思想教育运动,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纪孔  
韩国在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根据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于1971年在农村开展了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新村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这场运动的发展,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间组织层层相扣、分工明确的新村运动支援组织体系。同时通过直接的物质支援、资金补助和融资支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生产技术支援、人才教育支援、农村工业化支援和农产品价格支援等多种方式对新村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支援,促进了韩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水山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过程 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国民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为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严重滞后于科技水平的提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长年的政治动乱以及循环往复的通货膨胀严重地破坏了人们勤俭节约、相互信任的良好社会风尚。60年代以来,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学潮频繁,社会不断动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大批农村的年轻人纷纷离土离乡,涌进大城市,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农村的原有秩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毅  龚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和韩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特点,从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际要求出发,得出了更新培育观念,注重"农民"身份到职业的转换;理顺培育思路,注重培育系统性与实效性;重视培育过程,注重培育的公益,排除功利;优化培育环境,实现培育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等4方面启示,以期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建华  黄艳丽  
农村社区教育对农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村运动作为一场农村现代化运动,有效改变了韩国农村的落后面貌,社区教育在新村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从新村运动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概况着手,探析新村运动下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通过借鉴韩国经验,引出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殷瑞锋  金明玉  
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新村运动,如今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学习的典范,而韩国的新村教育乃是新村运动的基轴。本文介绍了学习指导、生活指导、自愿者社会服务活动、生产教育、支援农村开发、成人教育等6个方面新村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借鉴韩国新村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强百发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新村运动,解决了韩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步入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的态度、草根民主基础、农民伦理水平、国际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照搬韩国的成功经验,但在草根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民精神伦理水平等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凡河  蒋云根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培棣  
韩国新村运动26年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刘培棣50年代,刚刚结束战乱的韩国经济十分落后,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60年代,韩国政府实施两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贫富差距的矛盾加大,农村人口大批离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庆勇  吕杰  李炳旿  
本文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