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3)
2023(9122)
2022(7370)
2021(7000)
2020(5732)
2019(12835)
2018(12508)
2017(25045)
2016(13241)
2015(14740)
2014(14642)
2013(14911)
2012(13928)
2011(12711)
2010(13268)
2009(13104)
2008(12078)
2007(11016)
2006(10274)
2005(9528)
作者
(36370)
(30458)
(30026)
(28666)
(18739)
(14455)
(13746)
(11649)
(11499)
(10776)
(10255)
(10040)
(9447)
(9353)
(9212)
(9060)
(8782)
(8690)
(8615)
(8596)
(7752)
(7424)
(7361)
(7088)
(6992)
(6900)
(6845)
(6414)
(6179)
(6031)
学科
(59213)
经济(59144)
(49944)
(44457)
农业(33188)
管理(28767)
(26733)
金融(26733)
中国(25812)
(25192)
银行(25184)
(24540)
(21656)
企业(21656)
业经(19083)
方法(18665)
(18113)
数学(17431)
数学方法(17347)
地方(16354)
(15242)
农业经济(12688)
(12311)
贸易(12298)
(12117)
(11847)
(11676)
中国金融(11228)
发展(10021)
(10009)
机构
学院(190584)
大学(185276)
(88382)
经济(86610)
管理(71989)
研究(64896)
理学(61167)
理学院(60630)
中国(60030)
管理学(59923)
管理学院(59586)
(48453)
(42004)
(37758)
农业(36307)
科学(34045)
中心(32957)
财经(32095)
(31983)
业大(30623)
(29099)
(29058)
研究所(28195)
经济学(27154)
经济学院(24756)
(23954)
北京(23908)
师范(23817)
(23767)
(23744)
基金
项目(116054)
研究(93338)
科学(91253)
基金(83481)
(70017)
国家(69258)
社会(61570)
科学基金(58926)
社会科(58051)
社会科学(58038)
(46312)
基金项目(44304)
编号(40506)
教育(39989)
(36990)
成果(33371)
资助(32881)
自然(32388)
自然科(31570)
自然科学(31566)
自然科学基金(31002)
(29319)
(28171)
(26901)
课题(26729)
国家社会(25657)
重点(25328)
(25107)
(24939)
(24442)
期刊
(106820)
经济(106820)
研究(60825)
(56109)
中国(43048)
(39990)
金融(39990)
农业(37488)
(28701)
学报(24456)
科学(24264)
业经(23850)
管理(21820)
大学(20679)
学学(19797)
教育(16298)
(16230)
问题(16081)
农村(15645)
(15645)
财经(15367)
农业经济(15245)
经济研究(14655)
技术(14404)
(13122)
世界(12024)
经济问题(11361)
(10831)
(10585)
理论(10480)
共检索到30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罗红光  娄辉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为缩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开始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经过30年的发展,韩国农民家庭年均收入从1970年的25.6万韩元增长至2000年的2307万韩元;到2020年,韩国农民家庭年均收入已达到4503万韩元。“新村运动”推动了韩国农业农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期间,韩国“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在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农协的金融事业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刘金星  魏颖杰  
论文认为,同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中韩两国国情不同,但韩国在短短30多年间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农村金融的贡献功不可没。论文介绍了韩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创新成就,提出了韩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道铉  田杨  
韩国新村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农村开发的成功案例。本文基于农村开发政策视角,结合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韩国新村事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及重要因素。政府、市场、村庄的交互作用,政府体系化的支农政策及激励机制,村庄指导者的领导力及村民的协同创新,韩国新村运动的这些经验启示可以为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镜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昭沄  江金启  孙学涛  
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韩国在快速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对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出发,系统梳理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演进,探讨其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开展系列新村教育、完善新村组织结构、完善法律保障、开发区域特产品及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依据韩国新村运动的重要经验,中国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构建健全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庞金波  陈慧芳  范琳琳  李玉  
作为中国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其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本文在阐述中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韩国农协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中国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经验借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广帅  刘珉  高静  
全面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崭新视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中国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日本生态村建设、韩国新村运动发展特点、主要内容和模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当前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和严峻,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勇  刘志颐  吴瑞成  
本文从日本、韩国、欧盟等国际典型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动因出发,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支持乡村振兴的法律制度、财税与金融等政策工具、"一村一品"与多产融合、"造人"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农协"国民生命库"、公共服务等具体经验,总结提炼出国际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内在规律,提出中国要立足乡村本位和主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从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和政策创设、特色产业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公共服务及医疗、养老等兜底性社会保障的角度,引导和撬动多方参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内生式发展动力,对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思路性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庆田  马枭琴  
基于22省市2014—2018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财政金融支农协同减贫效率,并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协同减贫效率高于财政金融单独效率,但地区差异明显且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规模效率是影响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协同减贫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幅度有所收敛;财政支付能力、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协同减贫效率,而金融发展效率、地区收入差距和人口素质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继明  朱睿博  
金融科技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目前已从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逐步扩展到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定制化服务、低碳农业生产、智能投顾等诸多场景。本文总结了国际上金融科技支持“三农”、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和国内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及“政府+市场“”线上+线下“”普惠+绿色/科创“”创新+风险防范”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最后,本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业可持续性、丰富应用场景、建设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琼   李冬霞   王伟  
政策性金融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金融“国家队”的引领作用。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国外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比较中,总结出政策性金融在乡村振兴中所特有的政策性导向、专业性服务与协调、逆周期调节、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性等功能实践。国外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中“兴人”“兴地”“兴生态”“兴产业”的“四兴”经验,也进一步佐证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的功能作用。为此,新时代需要从主动引导与激励、金融产品创新、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构筑我国功能完善的政策性金融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茂  祝贺雯  
农村金融支持乡村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结合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支持乡村振兴的经验,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认为目前中国在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落后、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服务领域界限不明晰、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等。中国应积极借鉴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经验,从发挥农村合作金融主力作用,推进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加大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农业保险体系支农建设,提升农业保险基础保障能力;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创建数字金融主导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来有效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郭莹莹  
国外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较多:劳动力转移模式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分享空间模式强调城乡双向的资源有效配置,城镇发展模式强调城乡联系、城乡综合发展、乡村创业,城乡一体化模式强调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居民社会福利的"等值",日本"六次产业化"强调的是整体化的生产链条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促进城乡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双向流动;以人才带动加快乡村地区综合发展,保障城乡居民有同等的起点和发展机会,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金山  彭述华  袁航  
何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经济学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都把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归结为资金与劳动等物化资本。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内生化和提出边际收益递增概念论证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并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内生效应、外溢效应和聚合效应三种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是通过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充分开发,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在农村地区实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万鹏  
同处东亚,历史上长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腾飞以来,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差距并没有显著拉大,这其中韩国农协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以实地调研所得资料为基础,从韩国农协的3大业务领域入手,剖析其是如何破解东亚农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小农经济"难题的,并归纳总结其有益经验,为中国"三农"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