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3)
- 2023(2920)
- 2022(2547)
- 2021(2273)
- 2020(2075)
- 2019(4457)
- 2018(4499)
- 2017(8927)
- 2016(4747)
- 2015(5502)
- 2014(5377)
- 2013(5473)
- 2012(5248)
- 2011(4783)
- 2010(4862)
- 2009(4262)
- 2008(4324)
- 2007(4107)
- 2006(3492)
- 2005(3183)
- 学科
- 济(24365)
- 经济(24351)
- 业(13872)
- 管理(10586)
- 企(9660)
- 企业(9660)
- 产业(8170)
- 方法(7804)
- 农(7759)
- 地方(6962)
- 业经(6551)
- 数学(6469)
- 数学方法(6434)
- 中国(5867)
- 农业(5526)
- 结构(5134)
- 贸(5011)
- 贸易(5010)
- 易(4852)
- 技术(4802)
- 地方经济(4396)
- 制(4075)
- 财(3693)
- 产业结构(3673)
- 学(3615)
- 关系(3494)
- 和(3390)
- 体(3067)
- 发(2947)
- 银(2880)
- 机构
- 学院(71396)
- 大学(70207)
- 济(34085)
- 经济(33466)
- 研究(27631)
- 管理(27481)
- 理学(23488)
- 理学院(23226)
- 管理学(22943)
- 管理学院(22796)
- 中国(18940)
- 科学(15617)
- 京(15167)
- 所(14505)
- 研究所(13218)
- 财(12616)
- 农(12438)
- 中心(12025)
- 江(10787)
- 经济学(10448)
- 业大(10302)
- 财经(10152)
- 院(9905)
- 北京(9818)
- 农业(9785)
- 经济学院(9534)
- 范(9317)
- 师范(9237)
- 经(9119)
- 州(8660)
- 基金
- 项目(47884)
- 科学(37702)
- 研究(36569)
- 基金(33528)
- 家(29217)
- 国家(28962)
- 科学基金(24379)
- 社会(23428)
- 社会科(22391)
- 社会科学(22386)
- 省(19641)
- 基金项目(17706)
- 划(16128)
- 教育(15560)
- 编号(14963)
- 自然(14329)
- 自然科(13963)
- 自然科学(13962)
- 自然科学基金(13745)
- 资助(13367)
- 发(12630)
- 成果(12106)
- 重点(10911)
- 创(10674)
- 发展(10547)
- 部(10482)
- 课题(10431)
- 展(10392)
- 创新(9946)
- 国家社会(9803)
共检索到10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世功
一、产业对外转移的现状 韩国由于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充当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吸纳者。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由于资金、产业能力增强和经济外向发展的需要,开始将产业活动的触角伸向海外。1968年,韩国南方开发公司向印尼投资300万美元搞林业开发,这是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引资的不断增多,外资的产业安全威胁逐渐增加,国内产业安全问题日益提上重要议程。但分析表明历史外资进入虽存在一定产业安全威胁,但同时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内产业的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而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调整,我国外资投资呈现新的变化,这也必将对我国的产业安全提出新的要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台湾岛内发展环境的限制,未来台湾的支柱产业将延续向岛外寻求发展机遇的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根据台湾支柱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大陆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台湾支柱产业继续向大陆转移。
关键词:
台湾 支柱产业 转移 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志鹏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利用贸易和投资等形式在空间上实现移动的现象。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依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展望未来,通过"走出去"实现对外产业转移又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自主性提升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过度对外产业转移带来的种种风险。深入研究当前产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和节奏,对于把握中国产业对外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子帆
文章依据1995—2013年的国际贸易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相关因素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模式与我国产业对外转移之间是双向的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向取决于其内部因素的不同,并且各个因素之间会交叉相互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举 刘振中 何杰锋
本文测算2009—2018年30个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发现中国16类行业处于扩张期、4类处于收缩期、10类处于波动期,有四成行业发生了产业对外转移,4类行业更青睐国内市场,半数行业属于候鸟型产业。构建“气候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产业对外转移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越高,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越难向这些国家或地区转移。东道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推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的对外转移。中国产业对外转移更容易发生在东道国经济复杂度越低的国家。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差,中国整体产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越少。东道国市场容量越大,越不利于中国产业对外转移。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产业投资倾向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建议要把产业的“根”留住,降低中国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长度和经济复杂度,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做好产业转移风险把关,构建以我为重心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气候模型 产业链稳定 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辉堂 王琦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西方理论界不乏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理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另一类是研究经济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而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其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而产生了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向,它们是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积亮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产业转移理论可根据其研究视角划分为有关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和研究经济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而产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杨文武
60年代初的韩国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196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2美元。但由于韩国推行了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到80年代,韩国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650美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的对外投资逐年增加,目前其投资规模虽远不及发达国家,但其对外投资项目和金额增长速度之快已越来越引人注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最近,世界银行在分析韩国经济成功的经验时,提出了如下两个因素:一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依靠汇率、银行利率及国内市场价格等的有机调节和“刺激”;二是,它的宏观调控既是“保守型”,又十分灵活。遇到国际上的冲击,决策人应变能力强,处事果敢。 韩国在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时大量引进外资,曾一度沦为世界第四大债务国。据1985年统计,韩国外债总额达467.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韩国是从世界银行借软贷款开始的,但很快就走向了借硬贷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台湾电子资讯产业涵消费性电子、资讯工业和通讯“三大板块”。经过 20年的发展, 目前电子资讯产业已成为台湾经济的支柱。进入新世纪,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趋向: 调整产业结构朝向3C整合;大力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资讯家电”;加大R&D投入。
关键词:
资讯产业 3C整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洪斌
二战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韩国制定了不同的职教发展战略,有重点地推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世纪,韩国职教又呈现出新的改革趋向和特点:重点推进终身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促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增强高职办学的灵活性、创办新型产业大学、重视普教与职教的融合、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向职教倾斜的政策和措施等。这些改革思路、措施和办法对目前我国职教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韩国 职教 改革 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吕朝晖
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韩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后,笔者试图阐述不同历史阶段韩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的动因与重点,分析其以“三元制”为核心的结构特征,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近几年的改革趋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佳桐 冯旭芳 章曼娜
2018年,韩国多个部委共同颁布《产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基本计划(2019—2023年)》,通过深化政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融合协同,部署了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战略任务和具体的实施举措。该计划第一阶段运行成效显著,因全球疫情和数字化变革影响,又进行了动态调整。整体而言,该计划具有稳定性、适应性、灵活性,对我国完善产学研合作法律法规、健全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激发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勇
国际劳工迁移是国际政治经济和人口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劳动力的相对短缺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从国外引进本国所需要的劳动力。本文在对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国际劳工迁移的现状分析后 ,发现当今国际劳工迁移呈现出众多特点。为避免国际劳工迁移给本国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国家对国际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 ,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大力开发国内劳动力市场 ,积极采用新技术 ,将劳动密集性产业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布置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邻国 ,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等。
关键词:
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劳工迁移 国际移民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