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0)
- 2023(2652)
- 2022(2192)
- 2021(1929)
- 2020(1637)
- 2019(3604)
- 2018(3424)
- 2017(7047)
- 2016(3656)
- 2015(4088)
- 2014(4024)
- 2013(4060)
- 2012(3862)
- 2011(3377)
- 2010(3354)
- 2009(2974)
- 2008(2907)
- 2007(2562)
- 2006(2147)
- 2005(1911)
- 学科
- 济(21378)
- 经济(21363)
- 业(11961)
- 企(9731)
- 企业(9731)
- 管理(9513)
- 产业(8241)
- 方法(7495)
- 数学(6434)
- 数学方法(6415)
- 业经(6312)
- 地方(5905)
- 农(5271)
- 结构(5271)
- 技术(4633)
- 中国(4201)
- 地方经济(3988)
- 产业结构(3681)
- 财(3646)
- 农业(3604)
- 贸(3266)
- 贸易(3265)
- 易(3151)
- 制(3039)
- 体(2685)
- 发(2544)
- 信息(2432)
- 环境(2424)
- 融(2422)
- 金融(2422)
- 机构
- 学院(53786)
- 大学(51930)
- 济(27788)
- 经济(27463)
- 管理(21917)
- 理学(19274)
- 理学院(19119)
- 管理学(18959)
- 管理学院(18868)
- 研究(18551)
- 中国(13032)
- 财(10918)
- 京(10450)
- 科学(9588)
- 经济学(9148)
- 财经(8962)
- 所(8679)
- 经济学院(8424)
- 中心(8178)
- 经(8172)
- 研究所(7822)
- 江(7631)
- 农(6969)
- 院(6865)
- 财经大学(6737)
- 业大(6695)
- 北京(6485)
- 商学(6420)
- 商学院(6364)
- 经济管理(6355)
- 基金
- 项目(37764)
- 科学(30957)
- 研究(29190)
- 基金(27909)
- 家(23665)
- 国家(23491)
- 科学基金(20865)
- 社会(20300)
- 社会科(19549)
- 社会科学(19547)
- 省(15281)
- 基金项目(14827)
- 教育(12058)
- 划(12042)
- 自然(11983)
- 自然科(11696)
- 自然科学(11694)
- 自然科学基金(11512)
- 资助(11012)
- 编号(10762)
- 发(10061)
- 国家社会(8860)
- 发展(8808)
- 创(8799)
- 展(8700)
- 重点(8515)
- 部(8481)
- 产业(8170)
- 创新(8153)
- 成果(8048)
共检索到7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李鹏 谭华清
文章分析了韩国产业升级的进程和经验。韩国产业升级成功表现在三个方面:(1)持续的出口优势以及出口结构的升级;(2)具有一定数量的世界领先产业;(3)具有一定数量国际领先的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以及财团的成长和转型,都是促成这一系列转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人力资本 韩国经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韩国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了出口主导型政策和重化工业化政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韩国在加入GATT后的初期,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为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化促进了韩国的经济起飞。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到位,又使韩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得到了加强,第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应加强自主创新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产业政策 中国 韩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承男
韩国产业研究院是以研究中观与微观经济政策为主的由政府出资办的研究机构。1982年1月,韩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与国际经济研究院合并成立韩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院,而到1984年8月改名为产业研究院。该院的宗旨是,向政府和企业同时提供经济政策与技术发展战略咨询。1992年起由黄仁政教授出任院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娅娜
20世纪60~70年代,韩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分别采取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等产业政策,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过度干预产业发展、市场垄断格局明显、企业缺乏创新动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度发展等。这些问题,加上世界经济滞涨、第二次石油危机等影响,导致了韩国经济增长一度低迷。在此背景下,韩国加大了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其中尤以80年代初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最为典型。尽管对其成效评价不一,但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
韩国 产业转型升级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民锋
韩国产业银行(The Korea DevelopmentBank—“KDB”)成立于1954年,是一家官方银行。建行的初衷,在“韩国产业银行法”上有所概述: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长期的资金融通。KDB(韩国产业银行)自建行以来,在支持韩国经济成功增长方面,一直起着很大作用。该行不仅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为公司管理战略提供必须的信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勇 石伟平
韩国政府历来都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韩国产业发展重点从最初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如今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职业教育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迫切所需的劳动力。在当前韩国教育系统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高中阶段分离,职业教育主要机构是职业高中、名匠高中和职业专科学校,中学阶段后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韩国职业教育在汲取其他国家经验的同时,根据本国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出台相关职业教育政策,为韩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 经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炳穆,梁俊杰
一般来讲生产三要素包括资源、资本及劳动,但进入现代产业社会以后,技术逐渐成为生产的第四要素,并且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具备资本、资源、技术等大部分生产要素的韩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增长,就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所有要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对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志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一度成为“重灾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危机迫使韩国政府加快产业改革进程,不仅对韩国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走向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韩国大型企业集团对国内关键产业的支配地位,大企业集团主导型经济成为韩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市场的特征,构成中资银行在韩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在韩中资银行有必要依据自身实际经营能力,综合考虑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专注于与大型企业集团及其旗下众多深耕韩国支柱产业的子公司进行合作。
关键词:
中资银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王兴帅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新兴经济体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发展和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韩国作为政府主导产融结合的代表,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型企业财团为中心主体、以金融体系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韩国以"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产融结合助力其"文化立国"战略的实现。但是,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亦存在政府失效、中心企业投资饥渴、政策缺乏独立性以及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整体而言,韩国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对于我国构建产融结合新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功能和政府的指导性功能具有较好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产业金融 产融结合 政府主导型 市场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智娜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其产业政策,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韩国产业政策的演变,总结了韩国产业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业政策制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韩国 产业政策 演变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韩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得益于有效的产业政策。本文研究韩国产业链供应链政策及其对全球供应链布局和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1)韩国主要以扶持培育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强化尖端技术产业竞争力和稳定供应链等为目标,实施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2)韩国明确提出在尖端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和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意愿,在技术上强化与德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的合作,在生产基地配置上多元化。这些产业政策对韩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格局、韩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加剧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国际竞争。(3)尽管韩国依然视中国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但韩国很重视美韩同盟并参与美国排华供应链同盟,明确通过投资美国增加美韩产业联系,通过转移生产基地和供应链多样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为此,中国应加深中韩供应链合作,弱化美国排华供应链联盟;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提升供应链合作规模与质量;扩大第三方市场合作领域,充分利用RCEP机制深化中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世功
一、产业对外转移的现状 韩国由于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充当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吸纳者。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由于资金、产业能力增强和经济外向发展的需要,开始将产业活动的触角伸向海外。1968年,韩国南方开发公司向印尼投资300万美元搞林业开发,这是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志 杜朝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吕有晨
韩国企业从80年代末开始对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资,其中制造业占的比重很大,这对国内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韩国企业对外大量直接投资的原因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弹性系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磊
韩国和德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其有效的产业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企业继续保持着蓬蓬勃勃的向上势头,韩国经济却面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也是由于他们采取的产业政策不同所致。金融危机以后,韩国开始审视并重新制定完善其产业政策,至今经济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中国应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政策比较 金融危机 扶持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