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3)
2023(7461)
2022(5385)
2021(5153)
2020(3925)
2019(9110)
2018(9060)
2017(15371)
2016(9713)
2015(11025)
2014(11510)
2013(10233)
2012(9298)
2011(8459)
2010(8646)
2009(7516)
2008(7549)
2007(7383)
2006(6788)
2005(6117)
作者
(24027)
(19820)
(19689)
(19141)
(12531)
(9399)
(9263)
(7847)
(7591)
(7293)
(6747)
(6585)
(6387)
(6364)
(6318)
(6128)
(5943)
(5912)
(5819)
(5747)
(5318)
(5007)
(4867)
(4754)
(4591)
(4530)
(4510)
(4365)
(4021)
(3965)
学科
(27364)
经济(27338)
教育(20533)
管理(19159)
中国(18424)
(16936)
(12129)
(11961)
企业(11961)
理论(8903)
(8813)
业经(8664)
地方(8158)
农业(8120)
发展(7828)
(7705)
教学(7592)
(7590)
(7033)
方法(6455)
(6034)
技术(5226)
数学(4850)
数学方法(4738)
(4712)
金融(4712)
(4644)
银行(4639)
(4636)
产业(4625)
机构
大学(122246)
学院(117423)
研究(48048)
(39177)
经济(37936)
管理(34975)
教育(31606)
中国(30335)
(28989)
(28563)
理学(28554)
师范(28417)
理学院(28079)
管理学(27351)
管理学院(27084)
科学(26647)
(23726)
师范大学(23368)
(21324)
研究所(21187)
中心(20986)
(20076)
北京(19539)
技术(18028)
(17627)
(17588)
职业(17399)
(16552)
财经(14449)
业大(14410)
基金
项目(71696)
研究(63845)
科学(57169)
基金(46006)
(38871)
国家(38337)
教育(37861)
社会(37036)
社会科(34565)
社会科学(34557)
科学基金(31513)
(29761)
编号(29719)
成果(28140)
(26908)
课题(25138)
基金项目(22929)
(21476)
重点(18208)
规划(18058)
(17647)
(17533)
项目编号(17347)
资助(17302)
(17112)
自然(16639)
自然科(16205)
自然科学(16203)
自然科学基金(15901)
(15718)
期刊
教育(55608)
(50165)
经济(50165)
研究(49910)
中国(40722)
(17811)
(15875)
学报(15687)
技术(15505)
职业(14508)
科学(13802)
大学(13648)
管理(13218)
农业(12445)
学学(10465)
(10409)
金融(10409)
技术教育(9699)
职业技术(9699)
职业技术教育(9699)
(9146)
论坛(9146)
图书(9051)
业经(8153)
(7379)
经济研究(7315)
书馆(7048)
图书馆(7048)
(7042)
财经(7026)
共检索到208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祖荫  杨宇  胡成玉  刘玉龙  
韩国、日本两国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上有以下共同特征:制定最低办学标准,严格控制学校办学规模;清晰划分事权财权,建设规划严格审批;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校长教师定期流动机制;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功能教室设置科学合理;教学设备实用够用,行政办公条件因陋就简;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注重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韩日两国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在进一步强化立法工作、明确基本办学标准、严格控制办学规模、完善教师校长流动制度、加快推动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有重要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以硬件均衡为内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以软件均衡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期以及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政府行政指导转变为法制化轨道,在硬件和软件均衡后追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同时教师流动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佘林茂  张新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多种方式助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于不同阶段工作重心的不同,"标准"工作本身在称呼及概念上不尽相同,客观上导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陷入了一种"标准丛林"。从关系范畴出发,可以探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五种关系,即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认识起点上存在着一与多关系,在动力来源上存在上与下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存在内与外关系,在复杂性思维上存在静与动关系,在研究思路与空间上存在横与纵的关系。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关系范畴思考是一种理论透镜,也是行动上的冷静"返回",力图实现从有限到无限、从多元到整体、从解构到建构的超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何晨玥  
从软法治理视角来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到形成实效的动态治理过程。办学标准在软法框架中可划分为"作为技术工序的标准"和"作为行为规范的标准"两个层次,呈现多元主体协商合意、公共权威补充维护和位阶排列灵活呈现的运行特征。办学标准在运行中的"软约束力"主要指向对政府行政裁量的规制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具体体现为干预与矫正政府决策、推动政府创造性表达、激励学校因势利导、赋予学校社会压力和引导学校良善履职等。实效产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是软法自身理性不足和外在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平  张冉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标准化建设过程与地方教育等级化的现状、办学同质化倾向相互交织,不同层面的相关者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及其标准化建设的理解出现偏差,影响了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民办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与外在监督。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地方教育的现实出发,厘清标准化与等级化、同质化的关系,明确标准化建设的对象与核心,科学制定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发挥地方社会在标准化建设中的支持作用,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现与突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路曦  朱家存  
日本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配置的最大合理化,提高义务教育水准,消解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在1958年便颁布了《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班级编成及教职员定额数标准法》。依据此法,日本先后进行了十次"教职员定额数调整计划",逐步构建出学校班级编成与教师定额配置一体化系统,在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校园欺凌、避免学生辍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梳理总结这十次调整计划的内容及其重点措施,发现该政策特点主要有:长期推进教学小班化,努力降低生师比;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标准加机动"的教师编制核定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学军  
对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聚焦两个问题:一是从"标准建构"与"标准建设"的二维框架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二是标准化建设需要坚持何种工作方法论。基于X省三个县(市)的调研发现,办学标准本身存在不相一致、不符实际和不够具体的问题,标准化建设也存在超标与低标不均衡、硬件与软件不协调、配备与维护不一贯、县管与镇管不统一、标准与特色不平衡、手段与目的易混淆等问题。这些发现表明了区分"标准"与"建设"的必要,以及追问"标准的标准"和"建设的方式"的价值。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优化,须思考更高层次的工作方法论问题。结合科学主义和经验主义工作方法论的优势与不足看,基于实践理性的实事求是方法论更值得坚持。它要求当前的标准化建设,应致力于工作性质的明确、标准尺度的完善、建设策略的转换与推进重点的把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舒涵  李玲  韩玉梅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我国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风险预警理论和同心圆系统分析框架,将人、财、物列为三个主要风险源,构建了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西部A省Y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还对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的风险预警机制提出了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鹏  朱德全  
办学条件改善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对2010-2014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涵化"发展任务艰巨,关键指标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旧明显;而且学校标准化建设没能适应学生流动新常态,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出现浪费,城镇教育资源变得紧张。因此,新时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依法治教,与时俱进,特别关注新型城镇化、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变化,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达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何以实现了均衡发展,其答案至今仍有讨论的余地。195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法》在半个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相配合,为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机制,甚至实现了国家对落后地区更多的教育投入。与此同时,日本通过降低生师比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标准法》在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吴炎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已开展多年,目前在办学规模、装备配备和师资队伍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设备使用率低、师资问题严峻、薄弱学校仍然薄弱、学校建设趋向统一等问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只有解决师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的标准,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走特色标准化之路,才能创建更多的优质学校,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淳  魏体丽  
日本为应对学龄儿童减少而造成众多学校生源短缺的问题,于2008年7月出台了新政策,从而开始了新世纪以来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本研究从其调整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日本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兆山  杨清溪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布局过于分散,学校规模过小,教学设备简陋,师资短缺,国家规定课程难于正常开设,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建设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研究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布局、建设、投入和管理,是当前教育理论界的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向阳  
现代化的办学标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保障,均衡发展是制定义务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价值取向应当实现:从强调效率向追求均衡及公平的转向、从单项性办学标准向综合性办学标准的转向、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向、从单一质量观向全面质量观的转向、从"政府管学校"向"政府办学校"的转向、从学校的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向。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应当设有硬件建设、师资队伍、经费保障、办学行为、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六大领域四十五个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峰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政策议题,其核心问题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的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是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的体系,根据其发挥效力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根据其效力层次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制定的目标是划定底线、规范发展,而并非仅仅是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的制定应注重国际视野和本土历史经验的结合,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路径的结合,同时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协同作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制定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