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2)
- 2023(4807)
- 2022(4010)
- 2021(3806)
- 2020(3174)
- 2019(7019)
- 2018(6693)
- 2017(13151)
- 2016(6854)
- 2015(7947)
- 2014(7892)
- 2013(7768)
- 2012(7451)
- 2011(6654)
- 2010(7297)
- 2009(7164)
- 2008(6372)
- 2007(5981)
- 2006(5423)
- 2005(5116)
- 学科
- 济(27731)
- 经济(27700)
- 融(24913)
- 金融(24913)
- 银(22085)
- 银行(22074)
- 行(21499)
- 业(21080)
- 管理(19823)
- 企(18177)
- 企业(18177)
- 中国(16003)
- 中国金融(10925)
- 制(10630)
- 财(9689)
- 方法(9205)
- 数学(7788)
- 农(7733)
- 地方(7722)
- 数学方法(7626)
- 体(7588)
- 务(7278)
- 财务(7249)
- 财务管理(7236)
- 企业财务(6959)
- 业经(6751)
- 贸(5900)
- 贸易(5888)
- 易(5729)
- 理论(5657)
- 机构
- 学院(95927)
- 大学(95783)
- 济(40137)
- 经济(39074)
- 中国(33588)
- 研究(33518)
- 管理(33051)
- 理学(27297)
- 理学院(26999)
- 管理学(26437)
- 管理学院(26270)
- 财(20572)
- 京(20112)
- 科学(18492)
- 中心(18190)
- 所(17043)
- 银(16781)
- 农(16703)
- 银行(16217)
- 财经(15797)
- 江(15450)
- 行(15275)
- 融(15115)
- 研究所(15092)
- 金融(14834)
- 经(14230)
- 人民(13683)
- 州(13299)
- 经济学(12953)
- 北京(12921)
- 基金
- 项目(56944)
- 科学(44058)
- 研究(43153)
- 基金(40579)
- 家(34619)
- 国家(34282)
- 科学基金(29050)
- 社会(26944)
- 社会科(25591)
- 社会科学(25583)
- 省(22573)
- 基金项目(20747)
- 教育(19768)
- 划(18494)
- 编号(17943)
- 自然(17707)
- 资助(17556)
- 自然科(17350)
- 自然科学(17346)
- 自然科学基金(17044)
- 成果(15956)
- 重点(12949)
- 课题(12704)
- 发(12669)
- 部(12516)
- 创(12169)
- 性(12113)
- 创新(11424)
- 项目编号(11288)
- 大学(11000)
共检索到16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亚洲地区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但各国之间在金融一体化程度上明显滞后,而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保持更紧密的金融联系。本文针对中韩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现状展开研究,从金融机构合作、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相互持有金融资产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未来作了大体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艺 沈铭辉
2009年是中韩建交的第十七年,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中韩金融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时期新问题,中韩双方要有新思维,以加快推进中韩间的金融合作,促进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中韩两国的金融合作在合作目标上,既要立足于应对危机风险,又要重视促进共同发展;在合作基础上,要正视差异和困难,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在合作领域上,加快推进已有合作,不断拓展新合作领域;在合作机制上,强化双边机制,加强官方合作和民间合作的互动性,共同推动多边机制的完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长江,韩慧博,赵岩
中韩的金融合作是伴随着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进行的。双方的金融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切实可行性,发展与深化金融合作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双方应当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主要问题为主线,有步骤地、协调地开始和扩大不同领域的金融合作,以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中韩金融合作 东亚金融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张建政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日、韩金融合作 ,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开发资金 ,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中、日、韩金融合作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有适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是要解决合作途径的选择和操作问题。从当前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条件来看 ,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应积极开展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金融合作。从成立东北亚国际开发银行、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清算支付体系和中、日、韩 3边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实施合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功耘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在19年前还少有人研究,如今它己成为一个全世界普遍重视的课题。各国虽大多有完备的公司法规范各类公司,但实际操作时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总难以得到平衡,利益的天平大多向着公司的控制方倾斜。因此,谁掌握公司控制权,谁就能赢得主动权。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控制权问题都是公司运作中无法回避的焦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旭兰 佃良彦
经济周期的相似性被认为是进行金融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以1994~2005年间中日韩三国GDP的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的三者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日韩三国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共同的长期发展趋势。它们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满足经济金融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关键词:
经济金融合作 协整分析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元翊
1.合作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和解和合作日益盛行的国际政治大气候之下,经济上出现了WTO体制;在另一方面,EC、NAFTA等区域化趋向也随之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市场中地位的急速提高,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海外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的韩国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在国内,国民收入的增长所造成的供需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工资的急速上涨、金融及物资费用负担过重、工业用地大量不足、以及地价上涨等现象。因这种种同竞争国家相比极为不利的企业条件,在国民经济方面,引来了生产和雇佣结构变化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个别企业,同样也出现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对金融文化的内涵、区域金融文化趋同的标准及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区域金融文化趋同,将对区域金融合作发展、提升多元金融文化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论点。本文对创新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文化 趋同 区域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军梅
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在后危机时代研究如何拓展两国金融合作的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回顾中俄金融合作的平台机制、领域及瓶颈问题为基础,以中俄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诉求为主线,探寻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在共建合资银行、开发能源金融、实施货币政策协调及主权基金运行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合作 中俄 后危机时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日本企业人事劳动管理的实况和今后的课题日本摄南大学羽石宽寿一、在日本实行新的人事管理的必要性1.人事劳动管理必须改善的背景1991年4月,日本经济结束了平成景气,开始步人萧条,至今已历时3个年头,超过了战后最长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萧条。目前,日本国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家骏
国企三年脱困任务已基本完成 ,但这只是阶段性任务。要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 ,必须在企业制度上下功夫 ,当务之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有限责任的“小气候”。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双重的无限责任 ,不仅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上 ,还表现在无限的社会责任上。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 ,它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就不能真正成为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两权分离、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建立不起来
关键词:
三年脱困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江波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区,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文 刘婷
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