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491)
2022(5626)
2021(5053)
2020(4163)
2019(9700)
2018(9280)
2017(16472)
2016(9005)
2015(10371)
2014(10591)
2013(10579)
2012(10161)
2011(9694)
2010(9983)
2009(9735)
2008(9328)
2007(8204)
2006(7825)
2005(7500)
作者
(27125)
(22755)
(22718)
(21891)
(14430)
(11009)
(10400)
(8910)
(8759)
(8313)
(8046)
(7623)
(7507)
(7403)
(7125)
(7037)
(6725)
(6592)
(6574)
(6509)
(6092)
(5545)
(5493)
(5391)
(5256)
(5191)
(5030)
(4932)
(4783)
(4478)
学科
(64086)
经济(64047)
管理(25123)
(19797)
方法(18820)
地方(18789)
数学(16808)
数学方法(16622)
(16210)
企业(16210)
中国(14509)
地方经济(13145)
(11000)
业经(10843)
(10583)
(8998)
(8980)
环境(8127)
(7866)
金融(7866)
(7524)
(7422)
银行(7419)
经济学(7259)
农业(7226)
(7207)
(7174)
贸易(7166)
(7036)
(6889)
机构
大学(137292)
学院(135377)
(67901)
经济(66581)
研究(54141)
管理(49509)
中国(42389)
理学(40946)
理学院(40442)
管理学(39841)
管理学院(39584)
(29874)
科学(29771)
(29376)
(27292)
中心(24832)
研究所(24211)
财经(22658)
(22438)
经济学(21642)
(20343)
(19307)
(19245)
北京(19236)
经济学院(18956)
(18821)
师范(18721)
(17526)
(16599)
财经大学(16384)
基金
项目(81988)
科学(64556)
研究(61359)
基金(58747)
(50245)
国家(49844)
科学基金(42426)
社会(41218)
社会科(39132)
社会科学(39119)
(32243)
基金项目(29853)
教育(27563)
(26722)
自然(24637)
资助(24608)
自然科(24013)
自然科学(24007)
编号(23603)
自然科学基金(23531)
成果(20229)
(19584)
重点(19014)
(18142)
课题(17849)
国家社会(17388)
发展(16423)
(16201)
(16162)
教育部(15743)
期刊
(86368)
经济(86368)
研究(50216)
中国(32603)
(23155)
管理(20415)
学报(17871)
科学(17649)
(17535)
(15334)
金融(15334)
教育(14808)
经济研究(14553)
大学(13942)
技术(13752)
学学(12721)
财经(12221)
农业(11691)
业经(10803)
(10768)
问题(10765)
(9197)
技术经济(9181)
统计(8929)
国际(8898)
世界(8175)
(7823)
图书(7414)
决策(7262)
经济问题(6877)
共检索到23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朴相守  齐天翔  
韩中建交10年来两国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发展很快,在贸易方面,两国正在由垂直分工变为水平分工,但是中国的贸易规模已远远超过韩国,两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投资方面,目前还主要是韩国单方面的对中国投资,并且不论与欧美企业还是日本企业相比,韩国在中国的投资都存在许多不足;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中国在许多产业上还落后于韩国,但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正在紧追甚至超过了韩国。两国应在贸易均衡、产业技术和旅游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使21世纪成为韩中经济协作的新纪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超泽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已引起中国大陆经济理论界和经济战略制订者的普遍关注。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90年代以来,大陆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架构已趋明朗: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国际经济环境,按照加强经济联系和打通对外通道的崭新思路,从较大范围和各自不同特点出发,对大陆区域和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协作加以规划,从而形成沿海、沿边,多元性、多层次、全方位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开放网络和国民经济的有机系统,以整体协调参与国际竞争,迎接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挑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依广  史嵘  孙林  
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在政策、自然资源、产业互补性、区位等方面的潜力及突出优势、进而论述了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流域东西部地区间流通通道不畅、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流域东西协作应把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手开拓市场,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建立人才资源培训交流机制等作为协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提出了经济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如协调机制的建立、流域经济协作主体的确定、政策制定及其引导、流域经济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殷存毅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产业合作决策理论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有关各方相互交流与合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对于这一问题是否有必要加以讨论,有着不同的看法,或曰,产业分工是依据比较利益规律的一种自然现象,人为的干预或过多地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必要。我们认为这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枫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有关国家的学者先后提出了各种各自侧重东北亚某一局部地区的设想和方案,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有必要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考虑建立“东北亚大经济协作区”。大协作区应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协调与合作的机制,通过其协作与合作功能,充分发挥地理上的接近性、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和经济上的互利性,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东北亚大协作区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环渤海、黄海地区将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超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走向,过去以中央计划体制为一方,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另一方的旧格局发生了变化。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迄今方兴未艾,一个更大规模的欧洲统一市场正在建成。美国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强合作,正积极筹建“美洲自由贸易区”。日本也积极寻求同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力求组建“环日本海经济圈”。国际上有些经济学家预言:到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美国、日本、西欧三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长茂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联系。有学者将这一体系称之为“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世界银行在1993年4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则把它称之为“中国经济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文章认为,在完整的中国经济中,明显地形成了三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板块和四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力量。即;台、港、澳板块、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板块和内陆板块,大陆以外的港、澳、台及华侨华裔华人经济力量,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力量,大陆沿边地区的经济力量和内陆经济力量。在一国版图之中,三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的经济力量自发而又自觉地走向紧密的经济联系,既是当今世界的一奇特现象,又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为此,文章提出必须顺应四方经济协作之势.从政策、法律法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和推进,促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一个新局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修霖  李鸿阶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设想,是建立包括大陆东南部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和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它不同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暂时分裂而尚未统一的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内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当然,由于长期的历史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沐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在西方各国迟迟走不出经济困境时,世界的东方却有两个犹如孪生的蓬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东南亚地区(本文主要指东盟六国地区)和中国大陆及其周围地区(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本文认为这两个地区是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仅说合作是不符合现实的,但如果仅看到竞争则是忽略了相互合作、促进其共生共荣的巨大潜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方宁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的工业总产值1986年分别排在全国的1,2,6,7,8位。流域内拥有大中城市90多座,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苏州、无锡、杭州和常州共9个,占全国17个同类城市的半数以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进军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泛滥和贸易区域化日益兴盛。这一新趋势对亚太地区国家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为此,建立“亚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晓菲  
东北三省图书馆在环日本海经济协作中的作用李晓菲Abstract:ThethreenortheastprovincesofChinashouldsetupacoordinationcommitteeforthelibrarysystemsofthemw...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文鸣  
东北和华北卫生经济协作会第一次会议,经两北八省市卫生经济学会今年4月在河北省沧州市协商之后,于10月14日~16日在北京如期举行,圆满落幕。 会议由北京市卫生局委托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负责同志主持。会议主题是学习党的十五大文献,结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卫生改革与发展新路。会上安排了知名卫生经济学教授杜乐勋以“产权实现形式改革探讨”为题的学术报告。还请有关专家作“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医疗服务”专题报告。会议以党的十五大精社为指导,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复明,仪庆林,徐保根,安祥生  
本文提出黄河经济协作区,应以黄河和欧亚大陆桥为纽带,通过联合与协作,有效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