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8)
- 2023(18902)
- 2022(16158)
- 2021(15169)
- 2020(12365)
- 2019(27613)
- 2018(27478)
- 2017(52177)
- 2016(28338)
- 2015(31301)
- 2014(30487)
- 2013(29722)
- 2012(27068)
- 2011(24555)
- 2010(24619)
- 2009(22767)
- 2008(21873)
- 2007(19548)
- 2006(17260)
- 2005(14863)
- 学科
- 济(110850)
- 经济(110734)
- 业(85364)
- 管理(81043)
- 企(63431)
- 企业(63431)
- 农(51995)
- 方法(44499)
- 数学(37904)
- 数学方法(37447)
- 农业(34780)
- 业经(30003)
- 中国(29899)
- 财(26944)
- 地方(26084)
- 学(24097)
- 技术(22192)
- 制(22100)
- 环境(19968)
- 贸(18807)
- 贸易(18795)
- 理论(18253)
- 易(18251)
- 银(17221)
- 银行(17177)
- 和(16896)
- 划(16657)
- 务(16597)
- 财务(16529)
- 财务管理(16498)
- 机构
- 学院(391557)
- 大学(386552)
- 管理(153965)
- 济(153244)
- 经济(149873)
- 理学(134019)
- 理学院(132540)
- 研究(130921)
- 管理学(130249)
- 管理学院(129532)
- 中国(98022)
- 科学(82493)
- 京(81192)
- 农(77962)
- 财(68279)
- 所(64920)
- 业大(63017)
- 中心(60581)
- 农业(59779)
- 研究所(59309)
- 江(58088)
- 财经(54710)
- 范(53200)
- 师范(52742)
- 北京(50379)
- 经(49870)
- 院(47613)
- 州(47201)
- 经济学(44671)
- 师范大学(42073)
- 基金
- 项目(272740)
- 科学(215302)
- 研究(203027)
- 基金(196360)
- 家(171176)
- 国家(169621)
- 科学基金(145751)
- 社会(128424)
- 社会科(121237)
- 社会科学(121207)
- 省(108890)
- 基金项目(104505)
- 自然(93092)
- 教育(92183)
- 自然科(90863)
- 自然科学(90841)
- 划(90478)
- 自然科学基金(89215)
- 编号(84279)
- 资助(78020)
- 成果(67862)
- 重点(61117)
- 发(59901)
- 创(59587)
- 部(59367)
- 课题(57767)
- 创新(55073)
- 国家社会(52584)
- 科研(51338)
- 制(50544)
- 期刊
- 济(172363)
- 经济(172363)
- 研究(111150)
- 中国(78760)
- 农(78117)
- 学报(62852)
- 科学(58771)
- 管理(53414)
- 农业(53057)
- 财(50317)
- 大学(48160)
- 教育(47037)
- 学学(45622)
- 融(35551)
- 金融(35551)
- 业经(33940)
- 技术(33213)
- 业(25917)
- 经济研究(25671)
- 财经(25500)
- 问题(23083)
- 经(21792)
- 版(20822)
- 科技(20715)
- 图书(18908)
- 技术经济(18604)
- 资源(18098)
- 现代(17626)
- 理论(17334)
- 业大(17183)
共检索到569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文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关怀,是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韧性治理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重价值,结合韧性治理理论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理念韧性”“结构韧性”“技术韧性”“机制韧性”等四个维度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结构的“失衡化”;治理技术的“趋弱化”;治理机制的“约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理念韧性,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注重结构韧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构有序转型;强化技术韧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字化与精准化;完善机制韧性,共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的策略安排,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关键词:
农村 人居环境 韧性治理 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诚 刘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集中表现在主体、目标、内容和过程四个方面,而以、专北分工为基础的组织体制、项目制供给方式、运动式推进机制是引发碎片化问题的内在根源。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应对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新治理范式,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碎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关注公众环境需求、搭建环境合作网络、建立沟通整合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培育互信合作文化。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诚 刘旭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晶晶
在农村价值观认同领域中,受利益关系分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不足、传统与现代交织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农民主体身份迷失、认同纽带断裂、农民价值观认同被冲击等现实困境。破解农村价值观认同难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发挥利益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发挥文化的自觉纠偏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价值观认同 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琦 石伟平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跨界融合、协同合作的新型跨边界组织形态,不同主体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场”,包括跨文化的“对话互动场”、跨部门合作的“资源融合场”和跨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主体协同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促进场内主体的契合性、交互性、复合性,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在路径选择上,以树立共同目标愿景为观念,以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举措,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乐乐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跨界协作的跨专业组织。当前,内在的知识生产诉求与外在利益主体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也促使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与跨专业组织的生成。然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知识生产面临知识创新成色不足、知识交互效果欠佳、知识运转机制不畅及知识评价体系滞后等现实困境。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从跨专业组织的科学功能定位、知识平台搭建、内部关系协同、评价体系改革等维度优化完善,协同驱动高职院校的知识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基层 社会治理 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基层社会治理 困境 路径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士勇 周政 朱若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健康,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价值维度看,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农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性有待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强化以及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创设符合农民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农民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精准施策,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士勇 周政 朱若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健康,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价值维度看,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应有之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农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性有待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有待强化以及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创设符合农民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农民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精准施策,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乎农民群众健康、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立足辽宁省农村,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取得成绩,探寻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茹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参与度低、治理条件不完善、治理效果不佳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村干部思想狭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长效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村民环保意识弱等。打造美丽乡村,必须提升村干部与村民的参与度,改变村民不良习惯;扩大资金来源,增加治理资金投入力度;从制定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来完善治理条件;完善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监督机制。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 胡梅梅 王广梁
从理论上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本质及重要问题,从实践上分析“十三五”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剖析2035年远景目标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需要破解的问题。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路径,以及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模式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完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 远景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舞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表明,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设定和擘划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实则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指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以及三者的互动。从对农民生活改造实践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农民生活改造验收的考核督察机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深度介入农民日常生活与改造农民生活世界的逻辑。农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手段实现农民生活世界中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的现代化。它从改造农民的生活空间开始,并通过改造农民的生活实践,最终达到改造农民的生活观念的目的,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进而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生活治理 美好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