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0)
2023(9634)
2022(8731)
2021(8266)
2020(6874)
2019(16023)
2018(15890)
2017(30616)
2016(16881)
2015(18873)
2014(18762)
2013(18513)
2012(16953)
2011(15101)
2010(14785)
2009(13302)
2008(12705)
2007(10674)
2006(9149)
2005(7671)
作者
(49647)
(41191)
(40900)
(38889)
(26284)
(19911)
(18486)
(16326)
(15680)
(14571)
(14301)
(13858)
(13039)
(12814)
(12760)
(12651)
(12582)
(12418)
(11724)
(11715)
(10432)
(9959)
(9856)
(9305)
(9215)
(9204)
(9128)
(9024)
(8273)
(8232)
学科
(63520)
经济(63455)
管理(45214)
(42356)
(35524)
企业(35524)
方法(31417)
数学(27366)
数学方法(27027)
(16267)
(15904)
中国(15546)
地方(14601)
(14198)
业经(13722)
(10843)
理论(10813)
农业(10787)
环境(10577)
(10511)
贸易(10506)
(10131)
技术(10029)
(9318)
(9273)
财务(9260)
财务管理(9246)
(8935)
教育(8805)
企业财务(8758)
机构
大学(235118)
学院(232531)
管理(93971)
(84468)
理学(82776)
经济(82435)
理学院(81781)
管理学(80109)
管理学院(79722)
研究(78461)
中国(54432)
科学(53768)
(50871)
(40639)
(40042)
业大(39747)
研究所(37297)
(36324)
中心(34514)
(32292)
农业(32141)
(31937)
师范(31618)
北京(31609)
财经(30291)
(29371)
(27625)
(26792)
师范大学(25812)
技术(25380)
基金
项目(172184)
科学(134223)
基金(124463)
研究(120961)
(110256)
国家(109381)
科学基金(93443)
社会(73718)
社会科(69830)
社会科学(69811)
(67965)
基金项目(67826)
自然(64268)
自然科(62740)
自然科学(62727)
自然科学基金(61564)
(57462)
教育(54985)
资助(51059)
编号(48869)
成果(38626)
重点(38403)
(36656)
(35873)
(35452)
科研(33662)
课题(33606)
创新(33057)
计划(32721)
大学(31301)
期刊
(87854)
经济(87854)
研究(64669)
学报(42859)
科学(38689)
中国(38387)
(36003)
管理(32617)
大学(31197)
学学(29528)
农业(25619)
(25002)
教育(24845)
技术(19033)
业经(14549)
(14342)
金融(14342)
图书(13687)
经济研究(13529)
财经(13355)
科技(12973)
(12941)
林业(12302)
理论(11856)
业大(11660)
问题(11563)
资源(11223)
(11218)
实践(11203)
(11203)
共检索到319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绘画  崔相富  郑永祥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空间趋势面分析方法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数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创建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数量分布的 BP网络模型和三次趋势面模型。结果表明 :建立的 BP网络模型模拟不同空间位置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数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当隐层神经元数为 12个时 ,其平均模拟精度为 96.90 % ,预留的 2 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 92 .35 % ;而三次趋势面模型的平均模拟精度为 93.0 1% ,预留的 2 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 93.2 4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绘画  张建薇  杨胜利  
应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 2块危害程度不同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受中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其变程为 15 77m ,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 ;受重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则表现纯粹周期性变化的空间现象 ,其周期性为 6 80 6 2。同时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种群的空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永祥  崔相富  吴道圣  杨胜利  陈绘画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满  李周直  
用保护酶活性测试盒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幼虫期及预蛹滞育期间机体内保护酶系统的活力。结果表明 ,幼虫体内SOD和CAT活力与虫龄呈正相关 ,POD活力与虫龄呈负相关。同幼虫期比较 ,滞育预蛹体内 3种保护酶的活力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其中SOD和CAT活力的变化表现出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 ,而POD活力受气温的影响较大。雄性预蛹体内 3种保护酶的活力显著高于雌性 ,但总的代谢趋势相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满囷  李周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 (Chinolydaflagellicornis)末龄幼虫及滞育预蛹血淋巴中保幼激素 Ⅲ (JHⅢ )的滴度。结果表明 ,末龄幼虫血淋巴中JHⅢ的滴度虽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17ng·mL- 1 ) ;滞育预蛹血淋巴中JHⅢ的滴度达 2 0ng·mL- 1 左右 ,而在化蛹前一天则可达 30ng·mL- 1 以上。表明JH对鞭角华扁叶蜂预蛹滞育起调节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郑永祥  陈绘画  杨胜利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林中的重要食叶害虫,自1998年以来在浙江、四川、湖北、福建等省柏木、柳杉产区成灾,导致中幼林乃至上百年大树被害致死。自1991~1997年间进行了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林间幼虫期逐期残存率占其总和的60.4% ,回归系数r 值0.962 9,b 值0.655 9,其中,危害期幼虫回归系数b 值0.567 3,滞育幼虫b 值0.340 9;卵期b 值0.302 7,r值0.798 9。幼虫期和卵期分别为第1、第2关键消亡因子;经野猪拱掘的滞育幼虫林地,其虫口减少量与对照比为1v1.94~3.0,其它种群天敌种寡量低,抑制能力弱。冬季- 2 ℃霜冻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青兰  李克恩  徐文成  蔡一敏  
鞭角华扁叶蜂在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危害柳杉 ,1a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2~ 2 0cm土层中筑土空越冬越夏。越冬滞育幼虫次年 4月中旬开始化蛹 ,5月上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 ,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 ,施药量 30kg·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5 % ,5~ 6龄死亡率为 91 3% ;2 5 %溴氰菊酯 80 0倍液 ,施药量 2 2 5mL·hm- 2 ,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 97 8% ,5~ 6龄死亡率为93 6%。表 4参 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满囷  庞辉  李周直  
用 Warburg呼吸器测定了鞭角华扁叶蜂滞育预蛹的呼吸代谢 (μL(Ο2 )· mg-1· h-1)。结果表明 ,预蛹呼吸代谢速率呈 U -型曲线变化。预蛹呼吸代谢的特征是 :代谢速率显著降低 ;底线延续很长时间 ,且在这一时期 ,代谢速率与温度无关。预蛹的呼吸商为 0 .76 ,说明滞育期间脂类是主要的代谢底物。由于预蛹滞育前后在形态上无明显的区别 ,呼吸代谢速率可作为判断滞育或滞育解除的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满囷  张志春  李娟  王楠  薛东  张国安  李周直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鞭角华扁叶蜂末龄幼虫及滞育预蛹血淋巴中多胺的动态。结果表明鞭角华扁叶蜂血淋巴中含有8种多胺,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尸胺(Cad)为普遍存在的多胺,其发育的不同阶段,多胺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变化;在滞育预蛹的血淋巴中Spm一直保持较高的含量,并在整个滞育期间存在2个峰值;在滞育的前5个月中血淋巴中不存在Spd,之后Spd突然出现,且含量迅速升高;Cad的代谢较平稳,在化蛹前稍有下降;Put的含量除在滞育后3个月左右有较大的峰值外,其余阶段的含量均较高,并在化蛹前有升高的趋势。总之,多胺可能参与鞭角华扁叶蜂预蛹滞育过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晓平  金根明  赵仁友  章华祥  
鞭节华扁叶蜂是浙江省新发现危害柳杉立木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取食2年生枝梢的针叶和树皮,引起枝梢枯死或脱落,最后整株枯死。该虫在浙江丽水l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幼虫5~7龄,4龄以后食量较大。成虫无明显趋光性,每雌平均产卵27.6粒,雌雄性比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兰珍珍   王新谱   施兴文   董川  
【目的】研究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幼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筛选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发生的关键因子。【方法】2022—2023年,在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阿扁叶蜂主要发生区域设立21块样地,调查松阿扁叶蜂幼虫虫口密度和林分因子及立地因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关键因子;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得出松阿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法筛选出草本盖度、冠幅、郁闭度和坡位是影响松阿扁叶蜂幼虫发生的关键因子。根据关键因子建立了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的线性预测方程。筛选出的4个关键因子中,草本盖度和坡位对松阿扁叶蜂幼虫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冠幅和郁闭度对松阿扁叶蜂幼虫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结论】松阿扁叶蜂幼虫在林下草本盖度低、林分郁闭度和冠幅大的上坡位林地易发生。建议将这些林地作为防治重点区域,调整位于上坡位的林木草本盖度至0.3以上,冠幅至2.5 m以下,郁闭度至0.7以下,实现对宁夏罗山松阿扁叶蜂幼虫种群数量的生态控制。图5表3参3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正均  张力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4%、80%、75.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秀军  
抚宁吉松叶蜂幼虫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温秀军关键词抚宁吉松叶蜂,空间格局,抽样进行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sp.)种群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的研究,对虫情监测,种群密度的准确估计,有关种群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此虫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俊佳  徐荣  李永和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