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1093)
- 2022(9832)
- 2021(9347)
- 2020(7885)
- 2019(18059)
- 2018(18321)
- 2017(34810)
- 2016(19532)
- 2015(22037)
- 2014(22440)
- 2013(21947)
- 2012(20342)
- 2011(18233)
- 2010(18489)
- 2009(17369)
- 2008(15739)
- 2007(13353)
- 2006(11464)
- 2005(9817)
- 学科
- 济(69587)
- 经济(69501)
- 管理(53221)
- 业(48534)
- 企(40668)
- 企业(40668)
- 方法(32723)
- 数学(28067)
- 数学方法(27722)
- 学(19387)
- 农(18937)
- 中国(18466)
- 财(17701)
- 业经(15239)
- 地方(14647)
- 制(14007)
- 理论(13519)
- 农业(12390)
- 和(12288)
- 贸(11910)
- 贸易(11906)
- 易(11520)
- 融(11423)
- 教育(11420)
- 金融(11415)
- 环境(11346)
- 务(11284)
- 银(11252)
- 财务(11208)
- 财务管理(11189)
- 机构
- 大学(272692)
- 学院(270785)
- 管理(105088)
- 济(97554)
- 经济(95137)
- 研究(94495)
- 理学(91167)
- 理学院(90027)
- 管理学(88212)
- 管理学院(87727)
- 中国(68085)
- 科学(63700)
- 京(59900)
- 农(50347)
- 所(49504)
- 业大(46419)
- 研究所(45714)
- 财(44439)
- 中心(41728)
- 农业(39769)
- 江(39448)
- 北京(37794)
- 范(36936)
- 师范(36515)
- 财经(35824)
- 院(35033)
- 经(32589)
- 州(32087)
- 技术(31594)
- 师范大学(29489)
- 基金
- 项目(192932)
- 科学(148766)
- 基金(137282)
- 研究(137160)
- 家(122155)
- 国家(121159)
- 科学基金(101806)
- 社会(81465)
- 社会科(76840)
- 社会科学(76818)
- 省(76230)
- 基金项目(73700)
- 自然(69471)
- 自然科(67765)
- 自然科学(67746)
- 自然科学基金(66487)
- 划(64993)
- 教育(62963)
- 资助(56747)
- 编号(56523)
- 成果(46123)
- 重点(43517)
- 部(41167)
- 发(40376)
- 课题(39812)
- 创(39448)
- 科研(37500)
- 计划(37030)
- 创新(36805)
- 大学(35169)
共检索到38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皎亮 谢映平 刘计权 王金胜 冀卫荣
本文于 1 997~ 1 998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和五台山林区 ,通过定点定期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 ,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sinensisYang (鳞翅目 ,鞘蛾科 ) ,取食危害后 ,诱导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 pis rupprechtiiMayr.树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与抗虫性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后 ,能使树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表现出强烈的抗虫性。首先是树体内产生有毒次生代谢物如单宁和游离酚的变化。在鞘蛾幼虫暴食的 5月份 ,单宁在针叶内从低含量迅速增加 ,形成第 1个峰值。在中等受害区 ,这种增加幅度到鞘蛾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登媛 李旦 赵健 李慧 张金凤
以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用完全随机、正交设计等试验方法加之组培技术来研究影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几种主要因子。结果表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过程中的最佳灭菌方式为2%Na-ClO灭菌30 min,剥皮、去胚乳处理。其中污染率和NaClO的灭菌时间呈负相关:NaClO灭菌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琼脂浓度为4 g·L-1,且过高和过低的琼脂浓度不仅降低了其诱导率,提高了愈伤组织的褐化水平,也影响了外植体的发育形态。外源激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2,4-D是主要影响因子,对诱导率的影响显著,其次是KT,最后是6-BA。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善春 胡隐月 孙江华 孙凡
分析了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的危害与落叶松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变化的关系。落叶松球果与枝叶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萜烯类,其中以α蒎烯、β罗勒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水芹烯为主。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与枝叶的不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在发育初期,无绝对优势组分;在发育中期,以上述6种烯类为优势组分。被害球果挥发性物质中6种主要组分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害球果。不同无性系或同一无性系不同植株之间挥发性物质的百分组成不同,球果的被害率亦不同。在月桂烯、水芹烯相对含量都较高时,球果被害率低,反之球果被害率高;在β蒎烯、月桂烯...
关键词:
落叶松,挥发性物质,球果花蝇,球果被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丽元 顾学锋 张新春 范阳 孙风云
该文提出了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指标通式和计算式,以及此害虫危害等级的划分及其等级指标值。认为防治指标值只有在林分密度或林龄影响到防治成本的情况下,不同林分才有不同防治指标且防治指标值和害虫危害指标与林分立地指数无关;害虫危害等级指标与经济因素无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明 刘国荣
通过对6~12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主要叶部病虫不同程度危害的模拟试验和对试验木进行树干解析,确定了不同失叶量与材积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受叶部病虫危害后具有补偿和超补偿效应。在5、6、7月份失叶,其补偿点在失叶率30%~35%之间,超补偿点在失叶率20%左右。8月份失叶,补偿点在失叶率23%~25%之间,超补偿点为失叶率10%左右。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失叶率和病情指数(虫口密度)的关系,将补偿点和超补偿点换算为病情指数或虫口密度,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使落叶松叶部病虫害防治指标大大提高,为合理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病虫害 补偿作用 经济阈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礅 王杰 姜虹 张文一 孟昭军 严善春
为了解茉莉酸甲酯局部处理对林木诱导抗虫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1、0.10和1.00 mmo L/L的茉莉酸甲酯全株或局部喷施处理,分析不同处理苗木对舞毒蛾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3个浓度茉莉酸甲酯局部或全株处理过的长白落叶松后,舞毒蛾的3~6龄幼虫平均质量、蛹质量以及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0.10 mmo L/L茉莉酸甲酯局部处理诱导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说明3个浓度茉莉酸甲酯局部和全株处理后均能不同程度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王文帆
于2011年至2013年,调查黑龙江黑河地区110块标准地(22个小班)兴安落叶松林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分析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表明,立地因子坡位、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有显著影响(P<0.05);林分因子郁闭度、林型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有显著影响(P0.05);下坡位、中坡位、阴坡、斜坡立地条件下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较低,郁闭度较大以及珍珠梅兴安落叶松林型的林分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较小,海拔和林龄对兴安落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跃 甄成 张含国 李淑娟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时敏 李广武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三种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与危害研究张时敏,李广武关键词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球果花蝇属(Strohilomyia)[1]某些种类是落叶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由于成虫羽化早,幼虫专门取食幼嫩种子,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种子来源...
关键词:
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礅 薛羿 徐智文 王嘉冰 孟昭军 严善春
【目的】采用喷施茉莉酸处理诱导长白落叶松产生系统抗性,分析系统抗性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揭示局部与全株处理诱导抗性的差异。【方法】以3种不同浓度(0.01、0.10和1.00 mmo L·L-1)的茉莉酸局部或全株喷施长白落叶松苗,以喷水组为对照(CK),观察记录各处理组舞毒蛾生长发育状况和产卵量,分析其解毒代谢酶的活性。【结果】取食用茉莉酸局部或全株处理长白落叶松后,各处理组舞毒蛾36龄幼虫体质量均低于CK,其中1.00和0.10 mmol·L-1局部及全株处理组的舞毒蛾36龄幼虫、0.01m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洋 蒋继志 杨发茂 宋海亮
以草酸,KCl,FeSO4,K2HPO4作为激发子,就诱导马铃薯块茎对早疫病的抗性及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草酸,KCl,FeSO4均可诱导马铃薯块茎产生对早疫病的抗性,其中20 mmol/L草酸的保护率达到49.38%,80 mmol/L KCl的保护率达到52.94%,40 mmol/L FeSO4的保护率达到51.51%,K2HPO4不能诱导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经草酸、 KCl、FeSO4诱导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中,POD,PAL,PPO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表明化学物质可能通过提高这3种酶的活性来发挥其诱导抗病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冬婷 蒋继志 刘洋 王凤春 范继业 边瑞环
利用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类化合物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块茎抗早疫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诱导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化合物均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诱导抗病作用,苯酚、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分别在1,0.01和5 mmol/L时诱导的保护率最高,分别达到43.21%,40.72%和28.75%,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经上述浓度的3种化合物诱导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大幅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可能通过增加马铃薯体内POD和PAL的活性来发挥其诱导抗病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如承 刘文彪
采用添加不同化学诱导物的方法,研究了肾上腺素(EPI)、氨基丁酸(GABA)、L-多巴(L-DOPA)、Ca2+对西施舌眼点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作用,确定了化学诱导物最佳诱导浓度。结果表明,EPI对西施舌附着和变态的诱导效果最为显著,当EPI浓度为10-4mol.L-1时,附着率及变态率分别为88.3%及92.8%,同时成活率也高达98.14%;GABA亦有较好的诱导效果,当GABA浓度为10-5mol.L-1,附着率及变态率分别为86.9%及87.6%;L-DOPA能诱导西施舌眼点幼虫变态,当L-DOPA浓度为10-6mol.L-1时,变态率达73.3%,附着率达84.9%.Ca2+最适宜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汝民 陈宏伟 张丹 白静 高岩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植物激素对肉苁蓉种子萌发形成芽管以及化学诱导物质对吸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均不能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2.9μmol.L-1和5.8μmol·L-1赤霉素(GA3)能够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形成芽管,萌发率仅为3.3%~4.7%;2.9μmol·L-1NAA+5.8μmol·L-1GA3+1.4μmol.L-16-BA3种植物激素组合使肉苁蓉种子萌发率提高了4.2倍;植物激素不能进一步诱导肉苁蓉形成吸器。2,6-二甲氧基对苯醌(DMBQ)、间苯二酚(RS)和阿魏酸(FA)均可诱导萌发的肉苁蓉种子形成吸器,吸器形成率最...
关键词:
肉苁蓉种子 萌发 吸器 化学物质诱导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严正凛 关瑞章 胡家财 陈晓凤 刘兴
九孔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鲍养殖品种,研究它的精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利血平、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孕酮等5种药物,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对壳长6.0~8.0cm,体重约17.0~25.0g的九孔鲍亲鲍个体注射0.02ml溶液,以研究其催产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效果最好,利血平次之,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孕酮3种药物在这次的试验浓度中都没有明显效果。设定的4个过氧化氢浓度:4.98×10-6ml/只、3.73×10-6ml/只、2.49×10-6ml/只和1.24×10-6ml/只,均可使雌、雄亲鲍较快地排放出精卵;尤其以4.98×10-6ml/只的浓度催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