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6)
2023(17352)
2022(14834)
2021(13958)
2020(11489)
2019(26543)
2018(26374)
2017(51154)
2016(27630)
2015(31095)
2014(31106)
2013(30689)
2012(28365)
2011(25445)
2010(25950)
2009(23957)
2008(22575)
2007(20085)
2006(18101)
2005(16098)
作者
(77825)
(64881)
(64068)
(61404)
(41362)
(31064)
(29440)
(25330)
(24858)
(23229)
(22122)
(21733)
(20451)
(20408)
(20025)
(19865)
(19426)
(18988)
(18717)
(18425)
(16051)
(15925)
(15707)
(14967)
(14596)
(14540)
(14476)
(14251)
(13275)
(12984)
学科
(109442)
经济(109322)
(80909)
管理(73804)
(55798)
企业(55798)
(52358)
方法(43156)
数学(37861)
中国(37595)
数学方法(37409)
农业(34722)
地方(28460)
业经(28430)
(28088)
金融(28085)
(27548)
(27429)
银行(27393)
(26438)
(24312)
(21146)
(20538)
贸易(20523)
(19889)
理论(17393)
(17107)
(17076)
环境(16703)
(16377)
机构
学院(382182)
大学(379367)
(154501)
管理(151829)
经济(150738)
理学(130489)
研究(130207)
理学院(129036)
管理学(126965)
管理学院(126252)
中国(103887)
(81386)
科学(78998)
(74670)
(70234)
(64677)
中心(62318)
业大(59703)
研究所(58510)
(58086)
农业(57010)
财经(55142)
(51681)
北京(51433)
师范(51277)
(50248)
(47722)
(46853)
经济学(45012)
师范大学(41026)
基金
项目(259302)
科学(203437)
研究(194573)
基金(186164)
(160513)
国家(159040)
科学基金(137036)
社会(122272)
社会科(115530)
社会科学(115497)
(101792)
基金项目(99371)
教育(87249)
自然(87089)
自然科(85022)
自然科学(85005)
(84621)
自然科学基金(83454)
编号(82315)
资助(75450)
成果(66803)
重点(57267)
(56960)
(56747)
课题(55531)
(53350)
创新(49697)
国家社会(49624)
项目编号(48575)
科研(48414)
期刊
(176729)
经济(176729)
研究(114468)
中国(79264)
(74901)
学报(57047)
科学(53802)
管理(51311)
(50731)
农业(50472)
(49323)
金融(49323)
大学(44162)
教育(41738)
学学(41399)
业经(33159)
技术(32579)
经济研究(25452)
财经(25409)
问题(25326)
(23749)
图书(23134)
(21689)
理论(19246)
(18865)
现代(18222)
科技(17768)
实践(17759)
(17759)
资源(17695)
共检索到58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张春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很多地区出现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支农资金稳定有效供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乐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出旺盛的态势。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实践中其"农业色彩"越来越淡,没有很好地满足"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能将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非均衡性。因此,农村金融在总结农信社存量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正面临以形成和扩大"增量"、建立创新体制、改变观念和服务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形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农村金融创新是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对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功能性的分化和组合,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的过程。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针对农村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淑玲  
在社会转型、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多种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特别是留守老人,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关注的焦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农村未来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所以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成了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涛  王琳  
在我国,对交通间题的社会学研究还刚刚起步。笔者曾就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心理分析作过一些初步尝试,探讨了城市居民出行选择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居民出行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心理表现(见参考文献⑥)。为了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实证分析,最近我们结合马鞍山市交通规划在该市作了一次社会咨询调查。本文是对调查成果的分析总结,期望能从中窥视到形成城市交通特征和问题的深层根源,从而诱导我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心理特征及其原因分析所谓居民出行行为心理实际是人们在出行之前和出行之中的一系列选择决策过程,它包括为什么要出行,在什么时候出行,采用什么方式出行,选择什么路线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裕力  
一、当前城市化建设现况及其影响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成立于2001年8月8日,总面积28平方公里。当时辖16个建制村和4个社区。区域经济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三大行业为主体,2003年末有各类工业企业140多家,个体工业户138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荣第  宋宇江  马立  聂芳  
本文以鞍山市蔬菜基地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大城市蔬菜基地规划的方法步骤、具体内容及其特点。作者认为:蔬菜基地规划是一项多部门、多层次、多学科协作的工作,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措施的多方位结合,是实施规划的有力保证;最后的论证认定工作是蔬菜基地规划的必要过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意定  刘立新  
通过对农村金融效率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了农村金融效率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评估框架及方法,发现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缺陷,为此,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内涵,从经营效率与服务效率二维视角全面审视农村金融机构效率,探讨其效率提升之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召县支行课题组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基层金融部门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服务滞后现象,影响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延缓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速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四维  
文章认为,目前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诊断当前农村金融生态难以改善的病因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生态加以改善,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必须以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为突破口,以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为动力,以培育农村生态主体为基础,以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为保证,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的农村金融生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晶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泽辉  陈建成  张安良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子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仍难以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