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2)
- 2023(18659)
- 2022(15926)
- 2021(14979)
- 2020(12287)
- 2019(28441)
- 2018(28786)
- 2017(54840)
- 2016(29716)
- 2015(33625)
- 2014(34047)
- 2013(33526)
- 2012(30785)
- 2011(28151)
- 2010(28760)
- 2009(26514)
- 2008(25691)
- 2007(22714)
- 2006(20728)
- 2005(18704)
- 学科
- 济(139054)
- 经济(138911)
- 业(80604)
- 管理(77055)
- 企(57859)
- 企业(57859)
- 农(52989)
- 方法(51861)
- 数学(45279)
- 数学方法(44553)
- 中国(37853)
- 农业(35212)
- 地方(34048)
- 业经(32314)
- 学(27578)
- 财(27273)
- 制(25828)
- 贸(20581)
- 贸易(20565)
- 理论(20368)
- 发(20318)
- 银(20250)
- 银行(20206)
- 易(19807)
- 融(19760)
- 金融(19756)
- 行(19518)
- 环境(18982)
- 和(18719)
- 体(18459)
- 机构
- 学院(423926)
- 大学(422028)
- 济(176468)
- 经济(172623)
- 管理(163763)
- 研究(150218)
- 理学(140352)
- 理学院(138723)
- 管理学(136124)
- 管理学院(135346)
- 中国(114068)
- 京(91526)
- 科学(91377)
- 农(80527)
- 财(78782)
- 所(76255)
- 研究所(68863)
- 中心(67922)
- 业大(65202)
- 江(65086)
- 农业(61411)
- 财经(60965)
- 范(59036)
- 师范(58550)
- 北京(58518)
- 经(55263)
- 院(53641)
- 经济学(52165)
- 州(52108)
- 省(47038)
- 基金
- 项目(279238)
- 科学(218910)
- 研究(207786)
- 基金(199798)
- 家(173296)
- 国家(171743)
- 科学基金(146926)
- 社会(130733)
- 社会科(123461)
- 社会科学(123422)
- 省(110339)
- 基金项目(105540)
- 教育(95058)
- 自然(93226)
- 划(91550)
- 自然科(90989)
- 自然科学(90970)
- 自然科学基金(89279)
- 编号(86696)
- 资助(82363)
- 成果(71009)
- 发(63185)
- 重点(62530)
- 部(61185)
- 课题(60259)
- 创(56982)
- 国家社会(53307)
- 创新(53091)
- 教育部(52233)
- 科研(52155)
- 期刊
- 济(211248)
- 经济(211248)
- 研究(132303)
- 中国(92062)
- 农(79926)
- 学报(64995)
- 科学(61804)
- 管理(60270)
- 财(57744)
- 农业(54118)
- 教育(52378)
- 大学(50644)
- 学学(47466)
- 融(41642)
- 金融(41642)
- 技术(39596)
- 业经(36933)
- 经济研究(32344)
- 财经(29555)
- 问题(27794)
- 业(26263)
- 经(25403)
- 技术经济(22132)
- 图书(22065)
- 版(20966)
- 世界(20433)
- 统计(20184)
- 科技(19880)
- 资源(19787)
- 理论(19603)
共检索到656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金林 王群
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然而,解放以后长期以来因其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其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我国革命老区农村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调研分析湖北革命老区乡镇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禀赋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湖北革命老区乡镇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革命老区 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宏银 徐顽强 李华君
实现革命老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繁荣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中介组织以其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以湖北省"将军县"(红安县)的农村中介组织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其发展现状,探讨了发展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推动红安县农村中介组织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农村中介组织 农业发展 改革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金林
本文以湖北省国家重点镇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对我国重点镇的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重点镇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重视对观念与制度"升级",遵循生态位秩序发展原则,坚持非均衡发展,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
关键词:
重点镇 发展模式 精神约束 生态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瑾 王婷 吴晶 乔学忠 胡海胜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革命老区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基于改进后的SLF框架,构建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效应评价模型,采集井冈山10个村落326户农户感知数据,评价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效应处于中等水平;(2)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正处于一个由表及里、从显性变化到内生发展的过程之中;(3)相较于企业主导的民宿型模式,社区主导的研学型模式是更契合共同富裕内涵的革命老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针对研究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社区内生动力不足、农户参与能力不够等问题,从产业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创新、增收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路犇 林海
推动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2-2022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能够促进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这一结论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影响、调整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通过强化区域创新应用能力、匹配农业规模经营需求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三条路径影响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创业活动,在红色空间覆盖范围较小、基层组织能力较强、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这一效应更加突出。第三,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基层组织能力较强的邻接革命老区县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深化数字乡村发展政策实施对革命老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影响。同时,寻求不同类别革命老区县发展的特有优势,积极培育革命老区农业新业态领域内企业的自发调整能力,激活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建红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革命老区如何从光荣历史中汲取动力,实现从脱贫攻坚时期的外源式发展向乡村振兴时期的内源式发展有效转变?本文基于衡山县乡村振兴实践,采用内源式发展的理论架构,按照毛泽东在衡山县考察农民运动时的调研路线展开调研,对衡山县白果镇、福田铺乡、开云镇世上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红色火种内生动力引擎的驱动下,这片革命老区正焕发出蓬勃生机。本文由此提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红三角”内源式发展模式:第一,资源内生。以红色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启动乡村振兴经济引擎。第二,价值认同。以红色基因培育乡村人才,启动乡村振兴智力引擎。第三,村庄动员。以红色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启动乡村振兴精神引擎。“红三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长效机制。衡山县的乡村振兴实践为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模板与实践经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双敏
旨在为农民减负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开展以来,虽然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却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难。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安定,所以近些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他们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筹资形式、决策制度、供给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农村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文峰 姜佳将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理论转向和实践逻辑均非常注重乡村的文化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余姚市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认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并重,通过传承将记忆转变为技艺,通过反哺提升乡村现代化,是老区代际文化传承的破题之道,通过乡风建设、乡智培训和乡愁重构等实现能力再造,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文化反哺 革命老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国良 何玟 欧阳倩
文章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聚焦革命老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及其多因素联动效应。采用动态QCA方法分析2016—2021年我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的组态效应,并通过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探究各组态在革命老区覆盖度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发现:单个因素并不构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必要条件,但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必要性存在逐渐递增的时间效应。四条组态的一致性水平均较高,都在0.85以上,进一步提炼出共同富裕的四条组态路径,分别为“人力-科技联动型”“制度创新主导型”“科技创新驱动型”及“乡土资源开发利用型”,其中,人力资本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时间维度上,总体表现为解释力逐步增强,且2020年出现骤增拐点;在空间维度上,有两条组态的覆盖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帅 程炜 唐建军
提高革命老区农户生计韧性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本文基于2022年太行革命老区实地调查数据,构建“风险冲击-生计韧性-生计韧性提升策略”理论分析框架,在健康风险冲击、市场风险冲击和自然风险冲击视角下,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测度农户生计韧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路径,并探讨提升农户生计韧性的策略。结果发现:第一,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影响程度最大,负向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缓冲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第二,市场风险冲击通过影响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农户生计韧性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三者影响作用水平相当;第三,自然风险冲击对农户生计韧性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易于形成对自然风险冲击的预期,且能够选择种植更适合当地气候的作物品种和更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强适应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生计韧性。此外,通过不同群体农户生计韧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应进一步关注脱贫户和脱贫村农户的生计韧性。
关键词:
农户生计 生计韧性 风险冲击 革命老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德祥 吴睿
基于实地考察,本文试图揭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的变化及其对当前农村民生和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招商引资模式正带动乡镇经济转型发展,有经济强镇的市(县)基本可实现财力自保,使乡镇财政在困境中正常运行,农村民生状况也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目前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依然困难,乡镇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和预算安排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服务水平还不高。为此,本文建议选择一些有经济强镇的市(县)进行试点,以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横向平衡机制,创新乡镇预算安排,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关键词:
乡镇经济 财政运行 农村民生 农村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曼如 吴振磊
在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推动革命老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于五大重点革命老区,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涉及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为革命老区提供全面支持。基于2009—202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第二,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实施通过增强创新动能、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数字金融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第三,革命老区支持政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呈现显著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以及中、小规模城市的影响效果更优。因此,为提高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需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政策支持效果,推动革命老区发展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园 徐威威 朱天义
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观,以革命老区江西瑞金红色产业为例,依据“资源情境—行动—结果”的分析框架,探讨革命老区地方政府在资源情境约束下,发展乡村产业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1)政府行动目标及采取的行动策略受资源情境约束,即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资源情境不同,地方政府资源行动也不同。(2)随着乡村产业从形成、发展到产业集聚,再到数字化转型各时序阶段演进,资源情境分别创造偶发机会、制度机会、战略机会和技术机会等,通过产业发展信念中介变量影响资源行动,使其行动策略呈现资源依赖、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演变。(3)地方政府突破资源情境约束,促进产业发展的行动逻辑为:一是干预产业发展的边界因产业发展阶段而异,产业形成阶段以政府主导为主,产业发展阶段政府主导地位需弱化,产业集聚阶段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产业转型阶段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二是政府可基于产业发展阶段确定资源情境的创建重点,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及时准确地捕捉机会窗口,不断增强产业发展信念,并实施相应的行动策略。本研究探究地方政府促进乡村优特色产业发展行为背后的逻辑,丰富了政府与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与边界研究,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刁鸿锦 谢佩君 谢和平
这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红土地,苏区时期创造了"一等工作"的模范乡村;这是一块印下伟大足迹的神奇土地,80年前,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的光辉篇章就在这里诞生。多少年来,这里的人民一直祈盼着走上富裕的道路,然而,由于历史创伤及自然环境等种种原因,部分村民依然无法脱掉贫困的帽子。2013年,江西省赣州市财政局到长冈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先后走访贫困联系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雪玫
文章认为,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受到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面广、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和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文章指出,要实现革命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进绿色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和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
革命老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