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2)
2023(8975)
2022(7528)
2021(7253)
2020(6031)
2019(14006)
2018(14324)
2017(26410)
2016(14619)
2015(16101)
2014(16040)
2013(15242)
2012(14215)
2011(12470)
2010(13025)
2009(12364)
2008(12044)
2007(10347)
2006(9356)
2005(8647)
作者
(38717)
(32629)
(31716)
(30691)
(20768)
(15459)
(14670)
(12395)
(12230)
(11532)
(11078)
(11060)
(10503)
(10266)
(10007)
(9823)
(9528)
(9407)
(9318)
(9134)
(8084)
(7960)
(7713)
(7502)
(7228)
(7206)
(7187)
(7102)
(6520)
(6248)
学科
(47088)
经济(46993)
管理(42530)
(36229)
(30855)
企业(30855)
(19748)
(17093)
方法(15417)
中国(15031)
(14797)
(13956)
业经(12973)
审计(12251)
体制(12050)
(12038)
数学(12028)
银行(12024)
数学方法(11837)
(11797)
金融(11793)
(11548)
地方(11043)
(10520)
农业(9576)
(9403)
财务(9378)
财务管理(9307)
企业财务(8763)
理论(8394)
机构
大学(190380)
学院(188819)
(73048)
经济(71156)
管理(69434)
研究(66273)
理学(58470)
理学院(57657)
管理学(56748)
管理学院(56353)
中国(54615)
(42847)
(41664)
科学(38873)
(33289)
(31318)
中心(31227)
财经(30765)
(29796)
研究所(29092)
(27709)
(27169)
师范(26962)
北京(26699)
业大(25844)
(24847)
(24475)
农业(23007)
财经大学(22655)
师范大学(22086)
基金
项目(122315)
科学(96440)
研究(93355)
基金(87835)
(76273)
国家(75565)
科学基金(64572)
社会(58817)
社会科(55442)
社会科学(55429)
(47519)
基金项目(46988)
教育(43621)
自然(40816)
(40226)
自然科(39710)
自然科学(39702)
自然科学基金(38995)
编号(38707)
资助(34091)
成果(33543)
(28771)
重点(27996)
课题(27821)
(27685)
(25884)
(25609)
(24888)
教育部(24043)
创新(24040)
期刊
(88818)
经济(88818)
研究(63797)
中国(51882)
(36093)
(27632)
教育(26906)
学报(26754)
管理(26467)
科学(25938)
(22741)
金融(22741)
大学(21447)
学学(19601)
农业(18030)
财经(15372)
技术(15174)
业经(13510)
经济研究(13415)
(13202)
问题(11449)
会计(10544)
财会(10432)
审计(10244)
(10083)
(9323)
现代(8847)
资源(8801)
图书(8727)
(8634)
共检索到31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玲  魏明孔  
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事业的重要历史源泉,对其的建设亦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经济、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940—1949年,在中共不懈努力下,晋绥革命根据地已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监督制度,并厉行依法审计。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具有广泛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等特点。不可否认,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存在历史局限性。但总体来看,审计监督制度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监督了中共财政与财务制度,揭露了浪费与贪污腐败等行为,抑制了金融波动,提高了中共政府信用,锻炼了中共执政能力,丰富了新民主主义审计监督事业。深入研究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对于探索总结党的审计监督历史,传播中国审计文化,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奠定历史基础,做好新时代审计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是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审计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与国民政府山东省审计的比较研究,总结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的特点,可以丰富审计比较史和中共党史研究。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的特点是:党通过对审计机构领导、审计人事领导和审计工作的指导及指示,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审计人员具有积极学习、勇于担当、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可贵的革命精神;采用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书面审计、实地审查、委托审查、集体会审和群众监督等多种审计方式方法。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对现代中国政府审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启示有:加强党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继承和发扬审计人员的学习精神、担当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锋  申艳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会计工作的开展和完善为新中国成立后会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财粮会计制度、机关事务会计制度、公营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背景和会计核算方法入手,分析太行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会计制度建设,总结了该历史时期会计工作的贡献以及对现在会计工作的启示,填补了我国会计史学界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会计制度研究的空白,为新时代会计工作开展与制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秀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区域,建立起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随之开展了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并且进行了革命根据地会计制度建设的探索。一、中央革命根据地会计制度建设背景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等的正确领导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闽西革命根据地逐渐连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随着革命战争的不断胜利和根据地面积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秋秋  
作者认为,中国革命根据地财政,既具有财政的一般性,又具有为根据地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支持,反映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特征的特殊性。作者用大量详尽的事实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革命根据地财政的历史作用,指出,它具有支持根据地的产生和发展,显示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先进性,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基的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胡志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审计实践产生了颇具价值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艰苦奋斗、勤勉节约、一丝不苟与一尘不染、坚持原则与勇于担当、实事求是、崇尚学习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艰苦奋斗与勤勉节约是基础,一丝不苟与一尘不染、坚持原则与勇于担当是关键,实事求是与崇尚学习是保障。革命根据地审计精神文化降低了代理成本,保障了战时供给,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根据地审计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启示: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反对"四风";不忘初心,坚持信念,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服务国家治理;强化学习,提高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海东  杨正荣  张武浩  
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省华池县开创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革命根据地通过采取发行边区货币等措施,开展了边区卓有成效的金融实践。这些金融实践对我们当前开展金融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红色金融研究课题组  曲迎波   毛彦军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其创建与发展离不开根据地金融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鄂豫皖苏维埃工农银行等金融机构,并制定和实施了货币兑换、利率定价以及信贷支持等金融政策。这些金融机构的建立及其经营活动的开展,为根据地有效应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经济、保障和改善根据地民生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今天,重温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金融实践与探索,对我们做好当下的金融工作依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如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法宝,金融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控制好货币投放闸门、稳定币值、稳定预期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凌云  汪如润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税收实践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税收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政和红军物资供给的最主要来源,推动了革命战争进程,也促进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济社会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税收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遵循合理负税、公平负担的原则,重视税收宣传,获得了最广泛支持。这些经验及至当下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立明  
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银行或贸易公司等机构也开始发行票据并开展了为数不多的票据贴现和买卖业务,尽管实际上贴现业务更多的是制度上的规定并无实际操作,但其仍具有深远的意义。革命根据地票据的发行与流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生  何其聪  
文章通过系统探索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制、会计制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填补了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的空白,有助于人们从中汲取经验,为当前会计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对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丽生  何其聪  
文章通过系统探索山西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制、会计制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填补了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的空白,有助于人们从中汲取经验,为当前会计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对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蕙娜  
本文考证了中国革命根据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的从无到有、逐步创建与发展的过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审计经验主要有:从组织层面上看,当时各级审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大多由各级党政军领导兼任,充分体现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审计机构地位高,这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关键;从制度层面上看,革命根据地重视审计法制建设,制定了大量的审计法规,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并确定了明确的审计目标,以此作为审计工作的指导;从工作方式层面上看,革命根据地因时因地制宜,采取送达审计、实地审计、委托审计、集体会审、重视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实行审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精神文化层面上看,审计人员的革命精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动力。这些经验对当代审计工作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灵通  何瑞铧  
总结革命根据地时期审计的群众路线,可以丰富革命根据地审计史和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包括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参与审计组织、审计与调查相结合、发动群众检举贪污浪费、审计接受群众监督。革命根据地时期审计的群众路线的五个方面内容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根据地审计的群众路线对于节约财政开支、保障战时供给和支援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当代政府审计的借鉴有: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审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吸收群众参加审计组织;大兴审计调查之风;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审计监督;提高政府审计公开质量,更好地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