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3)
- 2023(13198)
- 2022(11507)
- 2021(10967)
- 2020(9089)
- 2019(21193)
- 2018(21402)
- 2017(40609)
- 2016(22485)
- 2015(25210)
- 2014(25318)
- 2013(24651)
- 2012(22658)
- 2011(20389)
- 2010(20488)
- 2009(18797)
- 2008(18804)
- 2007(16178)
- 2006(14508)
- 2005(12660)
- 学科
- 济(84342)
- 经济(84159)
- 管理(61085)
- 业(56372)
- 企(50242)
- 企业(50242)
- 方法(38647)
- 数学(30612)
- 数学方法(30188)
- 中国(23617)
- 农(21985)
- 财(21418)
- 学(21335)
- 业经(21259)
- 理论(20821)
- 制(17758)
- 和(16857)
- 地方(16408)
- 教育(16104)
- 农业(14207)
- 贸(13508)
- 贸易(13503)
- 易(13064)
- 务(12959)
- 财务(12896)
- 财务管理(12868)
- 体(12793)
- 银(12754)
- 技术(12717)
- 银行(12709)
- 机构
- 大学(315525)
- 学院(311900)
- 管理(120935)
- 济(116445)
- 经济(113686)
- 研究(106042)
- 理学(104569)
- 理学院(103278)
- 管理学(101358)
- 管理学院(100769)
- 中国(76092)
- 京(68313)
- 科学(66856)
- 财(55674)
- 所(53458)
- 研究所(48824)
- 农(47993)
- 范(46629)
- 师范(46262)
- 中心(46155)
- 江(46074)
- 业大(45449)
- 财经(44053)
- 北京(43632)
- 经(39988)
- 院(38227)
- 师范大学(37680)
- 州(37311)
- 农业(37173)
- 经济学(34211)
- 基金
- 项目(211680)
- 科学(165896)
- 研究(158720)
- 基金(151241)
- 家(131243)
- 国家(130006)
- 科学基金(111033)
- 社会(98295)
- 社会科(92083)
- 社会科学(92053)
- 省(82691)
- 基金项目(80572)
- 教育(75117)
- 自然(71649)
- 划(70504)
- 自然科(69944)
- 自然科学(69926)
- 自然科学基金(68662)
- 编号(66541)
- 资助(61546)
- 成果(56241)
- 重点(47746)
- 部(46977)
- 课题(46593)
- 发(44279)
- 创(43893)
- 项目编号(41073)
- 创新(40638)
- 教育部(40514)
- 大学(40081)
- 期刊
- 济(132775)
- 经济(132775)
- 研究(97217)
- 中国(63144)
- 学报(51027)
- 教育(49659)
- 科学(46466)
- 管理(45117)
- 农(43759)
- 财(42230)
- 大学(38964)
- 学学(35899)
- 农业(30146)
- 技术(27094)
- 融(24204)
- 金融(24204)
- 财经(21888)
- 业经(20708)
- 经济研究(20294)
- 图书(19118)
- 经(18645)
- 问题(16716)
- 版(15441)
- 业(15346)
- 理论(15298)
- 科技(15173)
- 实践(13993)
- 践(13993)
- 技术经济(13865)
- 现代(13708)
共检索到461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跃红
革命文化是我国党和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建设、发展中,经过统一艰苦奋斗、共同协作的抵抗斗争所形成的强大精神、意识力量,是我国建设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基础,更是促进党和国家更进一步发展的强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景象,所以社会各阶层的专家与学者对其内涵、精神特质、阐述宣传及具体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解析与论述。其中,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传承价值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对此,笔者将结合郑自立编著的《革命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分析我国革命文化精神特质和传承价值,从实际角度探索弘扬并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芳 陈金龙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运用多种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文
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高校当下及以后的重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先进的校园文化如科学精神、人文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辐射到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国庆 张洪昭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科学的诠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全社会、全民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重要讲话,寄语全国青年要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玉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决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时代价值观取向决定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式。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科技与社会发展形成四种不同模式。通过对模式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价值观 科学技术 和谐社会 模式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绵延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大力量。大学要自觉履行使命,在甄别和弘扬优秀文化中勇立潮头,为青年学子成人成才和社会向前发展校准航向。孝德文化是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其它一切美德的重要基础。新生入学教育、校庆纪念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场合,是倡导和弘扬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绝佳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郝晓婷 蔡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形成的瞿秋白革命精神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生成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为其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撑,革命实践活动是其生成的现实土壤。瞿秋白革命精神内涵丰富,鲜明地表现为对党忠诚、视死如归的政治品格,开拓进取、献身真理的求索精神,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现如今,瞿秋白革命精神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能为新时代锻造理想信念坚定、政绩观正确的党员干部队伍提供精神滋养,为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指引,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瞳
红色文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教育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奋斗精神,是激发家国情怀,焕发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是滋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土壤和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融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军 张韬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波 周颖
"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成为广大师生培育、信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在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传承核心价值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弘扬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课程行动研究”是保障“研究性学习”得以实施、教师专业能力得以提升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武清 洪振瀚
革命文化与精神是中国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却鲜有研究探讨其将如何引导企业微观行为。本文聚焦长征精神这一代表性革命文化,利用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活动构建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发现,在2016年及后续期间,位于红军长征景点地区企业违规行为显著减少,表明长征精神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机制检验发现,长征精神从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与提高外部利益相关者期望两条路径对违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违规类型、高管年龄、企业外部监督环境与产权性质均会对该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提供了长征精神这一革命文化影响企业行为的经验、微观证据,丰富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优秀范例。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长征精神 企业违规 内部控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俊良
传承革命精神与树立正确党史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树立正确党史观是科学把握革命精神的前提,传承革命精神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职教师生在传承革命精神中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职教学生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引导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党史教育活动开展成效。在传承革命精神中促进学生政治素养与专业技能共同成长、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强化氛围营造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提升职教师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观 革命精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滕竞
由房广顺主编,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12月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书是以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参考依据,以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分别从理论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与系统的论述,同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中华传统价值观与价值目标,从而详细阐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意义与践行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丰义
一、市场问题历来是商品经济的要害。当前,市场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改革命运,从而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命运的要害。市场的初步发育,给中国经济带来繁荣,给人民带来希望,给经济体制带来巨大变化,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