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2)
2023(5019)
2022(4182)
2021(4317)
2020(3729)
2019(8601)
2018(8932)
2017(16095)
2016(10131)
2015(11692)
2014(11944)
2013(11180)
2012(10542)
2011(9569)
2010(10119)
2009(9369)
2008(9561)
2007(8712)
2006(7955)
2005(7423)
作者
(25446)
(20888)
(20669)
(20173)
(12944)
(9775)
(9727)
(8173)
(7980)
(7831)
(6922)
(6880)
(6654)
(6627)
(6559)
(6451)
(6290)
(6244)
(6118)
(5990)
(5718)
(5409)
(5058)
(5025)
(4804)
(4791)
(4708)
(4693)
(4191)
(4168)
学科
(27209)
经济(27184)
管理(22506)
(19576)
教育(19143)
中国(17634)
(14557)
企业(14557)
(12266)
方法(12248)
数学(11185)
数学方法(11075)
(8736)
(8393)
理论(7699)
(7655)
(7508)
财务(7504)
财务管理(7481)
(7420)
贸易(7412)
(7361)
银行(7347)
(7317)
教学(7230)
企业财务(6839)
(6743)
(6151)
(5290)
金融(5290)
机构
大学(134333)
学院(131003)
(47534)
研究(46630)
经济(46145)
管理(40994)
理学(33831)
理学院(33382)
管理学(32770)
中国(32528)
管理学院(32498)
(30725)
(30126)
教育(28976)
(26292)
师范(26181)
科学(24866)
(24040)
(22092)
财经(21835)
师范大学(21332)
北京(21122)
研究所(20701)
中心(19785)
(19534)
(17426)
技术(17064)
(16517)
职业(16381)
(16095)
基金
项目(70359)
研究(61535)
科学(54809)
基金(45629)
(38157)
国家(37689)
教育(36953)
社会(34889)
社会科(32794)
社会科学(32785)
科学基金(30152)
编号(29270)
(28220)
成果(28073)
(25993)
课题(23343)
基金项目(23178)
(20052)
资助(19078)
(18371)
项目编号(17968)
(17879)
重点(17457)
规划(16764)
(16628)
教育部(16321)
自然(16283)
自然科(15816)
自然科学(15806)
自然科学基金(15518)
期刊
(55850)
经济(55850)
研究(54597)
教育(48967)
中国(37241)
(26809)
学报(15818)
管理(14823)
技术(14406)
(14267)
大学(13491)
(13304)
金融(13304)
科学(13294)
会计(12114)
职业(12108)
财经(11237)
学学(10899)
农业(9823)
(9632)
经济研究(9003)
业经(8542)
(8438)
问题(8223)
技术教育(7867)
职业技术(7867)
职业技术教育(7867)
财会(7798)
(7275)
论坛(7275)
共检索到223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旭红  毕金星  张晓天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既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更要面对巨大的挑战。其一,教育作为12个大类的服务贸易之一,国外的教育机构将会争夺中国会计教育市场。国外的办学方式、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培养人才的质量,将对我们的会计教育造成很大的冲击;其二,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需要大批懂外语、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的高级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会计将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对执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更高。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冰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入了WTO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契机,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急待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此首先从介绍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入世以后面对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应对WTO挑战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丽娟  李泱  
本文就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弱势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力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檍玎  理查德·钱伯斯  
据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出具的《2012年各国在职人员舞弊和滥用职权报告》估测,全球的企业和组织中,内部舞弊带来的开支高达3.5万亿元,占总收入的5%。然而我们都知道,内部舞弊问题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舞弊的手段变化非常迅速。如今,在监管不力的环境下,一个高明的舞弊犯仅使用一台智能手机,眨眼之间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小燕  
我国会计高等教育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回顾美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和发展历程,实地调研美国会计本科的课程设置、会计教学、考评模式与教育管理,对比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历程与会计教学现状,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需要会计教育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整合会计教学与学术研究、会计实践,建立一套高质量认证制度引导会计教育改革,培养产学研相融合的高质量会计教学后备人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明华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然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不到一年,中国企业出口的多种产品就陆续遭遇了外国政府提出的“特保”措施的阻碍,并给中国出口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引起了一些企业的恐慌。对此企业要充分认识“特保”调查的特点及实质,冷静面对,并在我国政府的积极磋商,行业组织大力支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关注预警信息,及时调整产品与出口地区结构、分散供货,并尽可能将风险转给进口商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努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产品档次,加强品牌建设,从而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GATT争端解决机制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长处 ,在有效解决经贸投资领域争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和发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特点等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设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房汉廷  金延新  
加入WTO后,我国的科技投入支持体系,必须符合WTO规则以及其他国债规则(如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等),在必须对那些与国际规则相抵触的现行制度、规章和办法进行清理、调整、废止和补充的同时,迫切需要进行财政科技投入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金木  罗天舒  
加入WTO(世贸组织 ,下同)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同时也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正确应对加入WTO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是我国今后制定各项政策措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分析和判断加入WTO对我国税收产生的各种影响 ,进而作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法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明  
近年来,保障措施已经成为继反倾销、反补贴后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又一障碍,而特殊保障措施的适用对我国更是危机重重。本文通过对特殊保障措施产生背景的分析,以及特殊保障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贸易保护的“新宠”适用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对特殊保障措施的类型及实施条件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晖  朱振荣  
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WTO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自形成以来已获WTO成员的普遍认可,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各国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由于入世时间不长,缺乏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深刻了解,在国际贸易争端处理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本文重在研究如何有效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以保证我国国际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从2008年7月18日"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案"的终裁引入,虽肯定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客观地指出我国运用该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不足探讨我国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