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5)
- 2023(18200)
- 2022(15888)
- 2021(14793)
- 2020(12355)
- 2019(27913)
- 2018(27812)
- 2017(53136)
- 2016(29084)
- 2015(32300)
- 2014(31584)
- 2013(31007)
- 2012(28418)
- 2011(25613)
- 2010(25366)
- 2009(23456)
- 2008(22442)
- 2007(19778)
- 2006(17422)
- 2005(14867)
- 学科
- 济(109937)
- 经济(109811)
- 业(81459)
- 管理(79712)
- 企(59671)
- 企业(59671)
- 农(50037)
- 方法(47403)
- 数学(40840)
- 数学方法(40394)
- 农业(33222)
- 中国(28659)
- 业经(28404)
- 财(27395)
- 学(25672)
- 地方(23312)
- 制(21002)
- 贸(20838)
- 贸易(20827)
- 环境(20293)
- 易(20236)
- 理论(18154)
- 技术(17803)
- 和(16835)
- 务(16796)
- 财务(16729)
- 财务管理(16696)
- 银(16310)
- 银行(16236)
- 划(16229)
- 机构
- 学院(403139)
- 大学(400740)
- 管理(155853)
- 济(154874)
- 经济(151485)
- 理学(136249)
- 研究(134846)
- 理学院(134685)
- 管理学(132171)
- 管理学院(131460)
- 中国(100442)
- 科学(88701)
- 农(88185)
- 京(84645)
- 业大(70550)
- 农业(68792)
- 所(68755)
- 财(67726)
- 研究所(63248)
- 中心(62332)
- 江(59149)
- 财经(54841)
- 范(53988)
- 师范(53372)
- 北京(52257)
- 经(50084)
- 院(48413)
- 州(47942)
- 经济学(45234)
- 农业大学(44124)
- 基金
- 项目(284763)
- 科学(221935)
- 基金(204895)
- 研究(204342)
- 家(181196)
- 国家(179631)
- 科学基金(152680)
- 社会(127763)
- 社会科(120579)
- 社会科学(120546)
- 省(112835)
- 基金项目(109738)
- 自然(100978)
- 自然科(98582)
- 自然科学(98553)
- 自然科学基金(96773)
- 划(94836)
- 教育(92984)
- 编号(84265)
- 资助(82606)
- 成果(66725)
- 重点(63879)
- 部(61504)
- 发(61378)
- 创(59342)
- 课题(56958)
- 创新(55303)
- 科研(54756)
- 计划(52714)
- 大学(52195)
- 期刊
- 济(170314)
- 经济(170314)
- 研究(110957)
- 农(85736)
- 中国(76844)
- 学报(73220)
- 科学(64056)
- 农业(58207)
- 大学(54541)
- 管理(52069)
- 学学(51557)
- 财(50254)
- 教育(43799)
- 业经(33813)
- 融(33597)
- 金融(33597)
- 技术(32287)
- 业(28819)
- 财经(25428)
- 经济研究(25388)
- 问题(23717)
- 版(22240)
- 经(21757)
- 图书(21736)
- 科技(20845)
- 业大(20442)
- 资源(19642)
- 技术经济(18177)
- 理论(17869)
- 现代(17655)
共检索到578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秋旺 陈钦
农户从非亲环境行为转变为亲环境行为的过程中,面子观念对其影响至关重要。研究将转换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经典家庭理论出发,构建面子观念与农户亲环境行为偏好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农户塑料袋重复利用行为为例,采用CGSS2013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面子观念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理性人假设下,在非亲环境行为转变为亲环境行为的第一阶段,由于转换成本的形成和高水平状态而维持成本较小,农户越看重面子观念,越对非亲环境行为具有明显偏好;(2)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偏好选择亲环境行为;(3)相较于不信教农户,信教农户更偏好选择亲环境行为。研究结论将在指导乡村振兴开展过程中对亲环境行为的宣传和监督上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南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大和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转变已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实施以绿色、可持续为目标的亲环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环境素养划分为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3个维度,在考虑社会规范这一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利用江苏、安徽、甘肃、陕西和山西5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均可促进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认知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未发挥显著影响,在考虑了可能会因为反向因果以及遗漏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②社会规范可正向调节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③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地块细碎化程度越低的农户,越有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同时,相较于男性、兼农户和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女性、纯农户和种植自家土地的农户更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依据结论提出培育农户的环境责任感、开办田间学校、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模范与标杆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本文应用建构扎根理论,以秸秆处理行为为例,厘清了影响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研究发现,心理认知、行为成本、社会约束和法规产业状况四个主类属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即心理认知—情境—行为模型,并提出了对农户行为进行干预的政策建议和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钦萍 杨建州
如何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日益引发关注,作为农业的参与主体农户,无疑会对碳排放量的产生造成影响。因此,从碳排放视角出发研究农户农地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决策单位,采集福建9个县市257份调查数据,测算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和翻耕六种碳源的排放量。结果表明,户均碳排放量的地区差异和农户间差距都较大,而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行为是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探究农户农地利用主要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两个行为的各个显著因素,发现对这两个行为的影响因素虽有不同,但经营者状况、农业政策与服务则是共同、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 影响因素 福建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张俊飚
农户行为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外部因素中的社会监督和内部因素中的面子观念、群体认同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探讨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逻辑和路径,最后利用湖北省18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村干部监督和保洁员监督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面子观念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群体认同对农户该行为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群体认同通过面子观念间接地促进农户采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③面子观念在村干部和保洁员监督与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对面子观念强的农户而言,加强村干部和保洁员的监督对其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志恒 崔民
以有机肥的施用行为为例,利用甘肃省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和调节效应方法,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对农户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特殊认识,笔者对文化资本中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76.7%的农户施用有机肥较为理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均对农户施用有机肥产生正向,其中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文化程度能通过对社会资本的调节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从适度提高农户播种面积,提高农户的文化程度,增强媒介信息对绿色发展的推广宣传,加强与技术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生产行为 资本禀赋 Logit回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悦楠 李世平 张娇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农户自主向亲环境行为转变已成为农业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信息获取的角度,探索性地构建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加以检验。结果表明:信息获取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在农户亲环境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导致农户亲环境意愿高于行为。据此提出:应加大亲环境行为的信息宣传力度,加深农户环境认知促使农户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针对本身对亲环境行为了解程度较高的农户,应注重普及亲环境行为的长期收益及相关技术信息。在今后对农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时应将农户意愿和行为加以区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婧轩 王立国
[目的]面对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乡村旅游地的地域生态优势对于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农户采用亲环境行为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方法]文章基于江西省婺源县317份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亲环境行为的意愿作为研究主体,并分析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采纳意愿较高。(2)农户个体特征中农户年龄;家庭禀赋中家庭总人口变量;认知特征中推行必要性、风险认知、技术认知变量;社会网络中种植大户、乡村精英及合作社变量;外部环境因素中政府技术支持、市场价格及游客交流均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年轻一代农户对提高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贤鑫 田云 陈美球 袁东波 廖小斌 姚冬莲
[目的]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升农户耕种收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态耕种特征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和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生态耕种10种具体行为的采纳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施用有机肥采纳程度最高,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程度最低。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整体水平不高,但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比重、生态耕种成本认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认知、生态耕种收益认知、生计分化和生态环境认知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内部因素,政府补贴、农田基础设施、生产交流程度、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耕种信息获取难度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推动农户非农就业生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完善政策扶持与管控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于世捷
为厘清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观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79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意识—情境—行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亲环境意识各维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约束型规制与引导型规制在“亲环境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关系中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亲环境意识的各维度中,环境情感和环境知识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情感与环境知识、环境责任与环境态度的交互项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显著正向影响。3)约束型环境规制和引导型环境规制均在“意识—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发挥因具体路径而异。亲环境意识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情感;丰富宣传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亲环境意识内部各维度间的“放大器”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优化环境规制政策,通过营造宽严相济的环境政策情境来促进农户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慧 赵凯
本文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动态优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山东省549户农户1417块地块的样本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及其差异,以期为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因地块属性不同而呈现差异,自家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倒"U"型关系;而转入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U"型关系。最后,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地流转,促使农户耕地连片规模经营中应注意其适度性,以及加强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管理等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珺 石欣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行为理论模型,以湖南省4个市(州)331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感知(提高自身技能的认知)会正向作用于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化利用的意愿。乡邻、村委会和村干部支持是影响农户主观判断的重要因素,秸秆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是农户知觉行为的关键因素,主动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农户利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柴若熔 杨阳 祝宏辉
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但当前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信息源的整体效应。从媒介信息传播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58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行为整体上并不积极,但农户更倾向于参与低成本的亲环境行为,而不是高成本的亲环境行为。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电子信息源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此外,与人际信息源相比,传统实体信息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成本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生态认知在信息源对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哲 齐振宏 杨彩艳 陈雪婷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声誉机制,利用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56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并运用变量替换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检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1)网络嵌入和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声誉在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关系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在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程度中,认知嵌入大于结构嵌入大于关系嵌入(3)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农户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增强声誉激励的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种植大户的声誉机制构建,引导种植大户亲环境行为,为小规模农户提供示范效应。同时,政府还应为农户提供学习、合作平台。
关键词:
网络嵌入 声誉激励 农户 亲环境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目的]秸秆综合利用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户增产增收双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厘清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可为完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构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786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并探讨不同家庭资本禀赋对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影响。[结果](1)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可以有效提升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认知价值;而认知价值又显著提高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意愿;行为意愿和地域力又对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具有明显推动作用。(2)以上影响机制因农户秸秆相关农业机器拥有情况和家庭年收入水平而存在异质性。[结论]因此,应提升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风险认知,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农户秸秆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并探索差别化的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认知视角下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京山县为例
“面子”还是“里子”:声誉激励、经济激励对外出务工农户参与村庄环境治理的影响
生态脆弱区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农户调查为例
公共环境政策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来自中国限制塑料袋使用政策的自然实验证据
农户视角下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日照市为例
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北绿色农业建设先行区为例
北京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造林工程农户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为例
农户视角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富顺县农户问卷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