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3)
- 2023(6216)
- 2022(5145)
- 2021(5047)
- 2020(4095)
- 2019(9319)
- 2018(9470)
- 2017(15461)
- 2016(10058)
- 2015(11561)
- 2014(11549)
- 2013(10200)
- 2012(9179)
- 2011(8551)
- 2010(8682)
- 2009(7083)
- 2008(6941)
- 2007(6427)
- 2006(5586)
- 2005(4962)
- 学科
- 济(24606)
- 经济(24587)
- 教育(21050)
- 管理(17815)
- 业(14992)
- 中国(14204)
- 方法(11897)
- 企(11175)
- 企业(11175)
- 理论(10574)
- 数学(10560)
- 教学(10438)
- 数学方法(10376)
- 学(7984)
- 农(7688)
- 财(6238)
- 学法(5741)
- 教学法(5741)
- 业经(5711)
- 发(5708)
- 研究(5550)
- 技术(5433)
- 农业(5016)
- 学理(4952)
- 学理论(4952)
- 发展(4838)
- 展(4708)
- 地方(4529)
- 贸(4266)
- 贸易(4264)
- 机构
- 大学(124369)
- 学院(120812)
- 研究(45073)
- 济(37178)
- 管理(37098)
- 经济(36048)
- 教育(33448)
- 理学(32137)
- 理学院(31584)
- 管理学(30718)
- 管理学院(30439)
- 范(29413)
- 师范(29224)
- 京(28237)
- 科学(27648)
- 中国(24967)
- 师范大学(23976)
- 所(21830)
- 技术(20630)
- 研究所(20194)
- 江(20145)
- 农(19676)
- 中心(19467)
- 职业(18587)
- 北京(18294)
- 业大(18081)
- 财(17094)
- 院(16403)
- 州(15594)
- 农业(15379)
- 基金
- 项目(81712)
- 研究(68734)
- 科学(65313)
- 基金(53383)
- 家(46057)
- 国家(45484)
- 教育(42958)
- 社会(38998)
- 科学基金(37891)
- 社会科(36768)
- 社会科学(36757)
- 省(35362)
- 划(31947)
- 编号(31649)
- 成果(28879)
- 基金项目(27626)
- 课题(26354)
- 年(22330)
- 自然(22299)
- 自然科(21777)
- 自然科学(21770)
- 自然科学基金(21391)
- 资助(20797)
- 重点(20702)
- 部(19879)
- 规划(19765)
- 发(19072)
- 项目编号(18984)
- 创(17927)
- 教育部(17878)
共检索到18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翠典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协会出台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旨在为新的全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开发提供前期准备。该框架的背景主要是美国共同核心标准运动和对上一代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该框架秉承了"科学为大众"的愿景,并通过几个假设来支持框架的组织。该框架围绕三个维度组织,即科学和工程实践、跨学科的概念、学科核心观念。该框架着重体现了注重实践并让学生在较少内容上实现真正的学习进展的思想。
关键词:
美国 K-12年级 科学教育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艺杰
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梳理了美国K-12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并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K-12数字素养教育实践及其保障。文章认为加利福尼亚州的K-12数字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并提出我国要重视数字素养,构建数字素养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依据标准设计,设立多元数字素养教育主题资源平台;分层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数字素养技能;家校社会协同,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素养培育空间四个建议,以供我国K-12数字素养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石乐怡 吴应强 陈添
[目的/意义]构建更具普适性、新颖性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研究设计/方法]参考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国际组织报告、国际标准、多个先行国家(地区)的政策、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雇主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学术论文、全球知名企业动态和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成及其依据。[结论/发现]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由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四大部分组成。[创新/价值]有别于国内同类成果主要依据学术论文析出的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整合多种来源的学术数据,构建出兼具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教育内容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马欣研 朱益明 薛峰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从构成要素、分析维度、发展阶段、实现路径四方面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并基于该分析框架,通过问卷与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10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位中小学教师展开调研,考察他们信息素养发展的整体状况及各维度信息素养发展水平,提出以学生发展为视角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分析框架、一体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培训体系,以及关注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各因素等策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何胜 周兵 李仁璞 熊太纯 郭丹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是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首先综述了数据素养研究现状,结合大数据特征讨论"大数据素养"的内涵并给出其定义;接着依据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以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在大数据意识培养、大数据能力提高和大数据伦理内化三个层面上对应开展教育培训,实践服务和虚拟互动三方面服务的"大数据素养"教育策略。基于图书馆大数据平台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将大数据技术深入融合到数据素养教育中,帮助高校教师尽快适应当前大数据技术变革的要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并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框架的核心与本质,对其它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作用,适宜成为核心素养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未来我国本土化的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及实践转化需要注意:借助自主学习能力框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学科素养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素养本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颖之
美国新近发布的课程文件报告《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为美国未来的科学教育勾勒了总体蓝图,是美国制定新科学教育标准的基础和依据。新框架汲取了近年来科学教育、脑科学、学习科学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提炼出六条指导原则贯穿其中,并构建三维框架结构来概括所有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应完成的知识和实践内容。新框架提出的新思路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 科学教育 核心概念 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剑峰 姜浩哲 刘珈宏
人工智能能否在教育领域发挥变革性作用,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能否有效地与教育者和学习者实现有效的协同。对教师而言,有效的人机协同不仅要求其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数据素养,还要求其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数智素养”。面向人机协同的教师数智素养由基本数智知识与技能、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数智信念与伦理三个维度构成。对上海市1017位中小学教师调查发现,当前教师面向人机协同的数智素养尚未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教师面向人机协同的数智素养水平会受到任教学校类型的显著影响,而其部分维度则会受到教龄、职称和任教学科的显著影响。本研究据此提出如下优化路径:以夯实知识基础和重视思维培养为重点,推动教师数智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高级职称教师和文科教师数智素养水平为着力点,以点带面实现教师群体素养水平的整体发展;以将数智素养内容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为基点,促进人机协同时代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人机协同 教师 数智素养 优化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雨 茆意宏
文章利用系统综述法,从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3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素养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方向,但人工智能素养概念尚未形成共识;适用K12和大学生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素养教育研究成果较多;人工智能素养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人工智能素养应用工具尚未成熟,国内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方案和方法需要继续摸索;建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素养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丰富素养框架应用研究,加强多主体参与、跨学科协作的本土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研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素养 教育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为进一步完善信息偶遇理论基础,有必要研究复杂情境下的信息偶遇整体框架。在对意义建构理论及分布式认知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现有信息偶遇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偶遇的意义建构过程及其认知分布特征;在意义建构与分布式认知理论视角下,提出外部过程研究与内部个体认知研究相结合的观点,构建了面向过程-感知二元性的信息偶遇研究理论框架。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罗国锋 陆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校教学环境的快速变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标准和体系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依据元素养教育理论及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结合当前高校教学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主体、教学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层面构建高校元素养教育体系,旨在更新和拓展我国高校现行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为我国高校实施元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元素养 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璇 孟祥保
论述了数字人文教育与数据素养教育的关系。通过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从数据素养能力层次和数据素养教育活动过程二维框架分析了北京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六所高校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对我国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素养教育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数据素养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展数据素养高级能力,开展学科化数据素养教育,加强数据素养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中的优势并积极开展合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建 邓李君
针对当前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结合情境教育理念,优化面向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情境。从数据素养与情境教育的关联入手,解析数据素养教育的情境要素,在阐述数据素养教育模式及其教育情境创设方面不足的基础上,优化面向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情境。提出面向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情境优化策略,包括优化数据素养教育与学习情境、丰富数据素养课程与评价情境、强化数据素养物化和宣介情境、构建数据素养社会与文化情境和活用数据素养技术与网络情境等建议。
关键词:
数据素养 情境教育 情境优化 大学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丽 徐绪堪 李一铭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和利用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剧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一批新专业亟待建设,目前国内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存在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不高、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了有效和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将数据素养培养和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引入到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方法/过程]依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数据素养能力为目标,宏观上,构建面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数据素养培养框架,微观上,围绕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和批判思维四方面来设计数据素养培养过程,通过问题设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以及评价反馈体验式教学推动学生能力提升。[结果/结论]对教学知识和学习成果进行能力的评价与反馈,可不断完善和优化大学生数据素养培养体系,为我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