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8)
2023(6490)
2022(5438)
2021(5294)
2020(4567)
2019(10618)
2018(10407)
2017(19470)
2016(10407)
2015(12158)
2014(11553)
2013(11884)
2012(11367)
2011(10517)
2010(10305)
2009(9503)
2008(9331)
2007(8051)
2006(7248)
2005(6772)
作者
(31292)
(26345)
(26248)
(25063)
(16880)
(12587)
(11807)
(10433)
(10287)
(9326)
(9295)
(8902)
(8714)
(8664)
(8639)
(8206)
(7963)
(7657)
(7614)
(7399)
(6701)
(6557)
(6486)
(6175)
(5937)
(5924)
(5846)
(5473)
(5449)
(5335)
学科
(49756)
经济(49697)
管理(26317)
(24241)
方法(22893)
数学(20847)
数学方法(20716)
(18679)
企业(18679)
中国(17058)
(12346)
贸易(12337)
(12106)
(11176)
(10712)
(10607)
(9075)
业经(8195)
关系(7902)
(7836)
金融(7835)
(7732)
银行(7702)
(7500)
农业(7250)
地方(7186)
环境(7023)
(6887)
(6725)
(6556)
机构
大学(158121)
学院(150837)
(73715)
经济(72645)
研究(65355)
管理(53222)
中国(50492)
理学(45721)
理学院(45101)
管理学(44369)
管理学院(44103)
科学(38430)
(35699)
(34515)
研究所(31665)
(31306)
(28440)
中心(27137)
财经(25021)
经济学(24809)
北京(23521)
(23404)
(23303)
农业(22752)
业大(22364)
经济学院(22270)
(20955)
科学院(20460)
(19677)
师范(19418)
基金
项目(101363)
科学(80467)
基金(78003)
(71179)
国家(70712)
研究(69628)
科学基金(58495)
社会(47187)
社会科(44833)
社会科学(44824)
基金项目(39778)
自然(38029)
自然科(37202)
自然科学(37184)
自然科学基金(36616)
(33879)
资助(33477)
(31674)
教育(31465)
(24803)
编号(24121)
重点(23882)
中国(22938)
(21982)
国家社会(21513)
教育部(21128)
(20672)
成果(20469)
科研(19992)
创新(19574)
期刊
(78681)
经济(78681)
研究(51546)
中国(34063)
学报(28991)
科学(26881)
(25304)
(22414)
管理(21878)
大学(21809)
学学(20322)
农业(17588)
(14744)
金融(14744)
经济研究(14736)
教育(14386)
财经(13533)
(12729)
国际(12463)
世界(12170)
(11864)
(11028)
技术(10759)
问题(10667)
业经(9001)
技术经济(7535)
统计(7070)
(7013)
业大(6954)
资源(6776)
共检索到24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庆四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欧洲关系──中国和欧洲学者在研讨会上的看法李庆四(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7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长期欧中关系战略》的文件.为持续升温的欧洲与中国的关系推波助澜。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走向21世纪的欧洲"学术研讨会,4...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鹏虎  
21世纪以来,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经济下滑、质量提升需求以及全球知识经济兴起等复杂的外部环境,欧洲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与体系上的调整,其大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合并。在此次合并浪潮中,扩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成为欧洲大学合并的主要驱动力。欧洲大学合并不仅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战略需求,而且也是其提升学术影响力以及吸引优秀生源和师资的一项重要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学光  
本文从欧洲一体化50年历程、当前里斯本战略和《欧洲宪法条约》受挫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欧洲新模式和欧盟改革前景等方面,探讨欧洲联盟21世纪发展前景。通过探讨北欧模式和欧洲新的改革了的福利国家模式,欧盟需要在就业、社会凝聚力、环境保护、研究革新等方面锐意改革,建立一种符合欧洲21世纪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型”发展战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本文用经济学的视角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国际比较来探讨中国大学的治理改革问题。文章首先从六个维度分析和比较大学治理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然后分三个阶段描述近代中国大学的治理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在中国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的改革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益  
近代西方大学的学位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物。早在中世纪时,近代大学的三个主要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就已经存在于当时的各大学之中了,它们随着大学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固定化和规范化,今天人们熟悉的获取学位的一系列过程与仪式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已经相当完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不但奠定了近代大学学位制度的基础,也使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传统能够延续至今!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代迅  
长期以来,中西美学关系研究的主流范式是讲述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忽视了中国美学对西方的影响。回顾中西美学交流的历史可以看到,17—18世纪,中国风景美学观念随着中国风进入西方,适逢其时地满足了剧烈变化中的西方美学发展的内在需求。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兴起并以对自然风景的重新发现和对异域风情的热衷迷恋为其重要特征,中国风作为遥远的异域审美文化融入其中并起到了重要形塑作用。欧洲美学史由此到达了一个转折点,平衡对称、规则整齐、比例和谐等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古典美学观念受到公开质疑并渐告式微,不规则、非对称、多样性和惊奇感等现代美学观念渐成主流。中西美学交流的历史事实表明,中西美学理论并不存在所谓“不可通约性”之类无法跨越的鸿沟。建立讲述中国美学对西方影响的新的学术范式的时机已趋成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M.E.勒雅霍夫  孙棨先  
气候变化和变动的问题是现代气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著名学者,像A.I.沃耶依科夫、L,S.贝尔格、E.S.鲁宾斯坦对于这个问题已做了一些科学的贡献。L.A.维切尔、B.M.鲁巴合夫、P.P.帕莱切中斯基、M.S.爱真遜及其他等人,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饶有兴趣的论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翰·马金  熊爱宗  
欧洲面临一个简单但却棘手的问题,或者德国的价格水平提高,或者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南欧国家的价格水平下降。德国强加在南欧国家身上的紧缩政策负担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了各国在最近的选举中对紧缩措施的强烈反抗。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兰鹏燕  
本文作者是山东省威海市规划局长。今天,国内许多规划机构和规划工作者,附和领导者的意志,在我国的广大国土上,搞“大市”规划,纷纷建设宏大的“新城”、“大学城”和豪华极致的新政府办公大楼,搞政府办公区的“大搬家”,以及建设大广场、大绿地、大马路、大立交等,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造城”运动。作者非常细心地考察和评价了欧洲人在城市建设、、政府办公、日常生活等等方面如何注意节约空间、节约水土资源和能源资源,并发表了诸多感慨。我建议地理工作者和一切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士,面对大片大片的土地、耕地被占用、被毁坏,站出来大声疾呼:注意节约水土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陆大道,2006年11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1995年10月2日,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委员会三个月前提出的题为《中欧关系长期政策》战略性文件,这是在提出《走向亚洲新战略》基础上,欧盟为进入21世纪的欧中关系,进一步明确而具体地制订长远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方针,以推进“同中国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它是欧盟同中国建交20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芳  
1500年葡萄牙人首航巴西将当地印第安人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也开启了欧洲人认识当地印第安人的过程。16世纪,欧洲人对当地印第安人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葡萄牙人和法国人的书信、记录及回忆录等。通过这些媒介,欧洲人对巴西印第安人的认识始终徘徊于想象与现实之间,从原始人到野蛮人再到散漫人。本质上,欧洲人视野中印第安人形象的转变是巴西由印第安人社会向殖民地社会转变的结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陆野  
15~18世纪的猎巫运动是近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次社会"痉挛"。农业经济的低迷、巫术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以及社会焦虑的心理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了猎巫运动。而在乡村猎巫运动中,流行的巫术魔鬼观、对违背乡村公俗者的敌视以及教会的组织下,猎巫运动得以在欧洲社会中迅速展开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在15世纪中期至18世纪的猎巫过程中,大约五万以上的人士被冤枉成巫师,甚至迫害致死,其中多为女性。从社会文化语境看,猎巫绝非是某种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中世纪末和近代早期波及西欧甚至整个欧洲范围的一场社会运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恐慌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