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5)
2023(6202)
2022(5306)
2021(5159)
2020(4351)
2019(9593)
2018(9242)
2017(15903)
2016(8252)
2015(9143)
2014(8439)
2013(8059)
2012(7497)
2011(6821)
2010(6779)
2009(6429)
2008(6092)
2007(5238)
2006(4473)
2005(4061)
作者
(20820)
(17700)
(17515)
(16593)
(11204)
(8280)
(7787)
(6835)
(6626)
(6260)
(5941)
(5932)
(5623)
(5546)
(5390)
(5167)
(5165)
(5063)
(5053)
(4895)
(4321)
(4120)
(4118)
(4018)
(3937)
(3924)
(3890)
(3849)
(3525)
(3416)
学科
(30037)
(29646)
经济(29626)
管理(28796)
(26470)
企业(26470)
技术(16370)
中国(11983)
技术管理(11937)
方法(11116)
数学(9094)
数学方法(9000)
(8287)
(8097)
业经(7896)
(6570)
银行(6561)
(6410)
(6370)
金融(6370)
(6338)
(6106)
贸易(6099)
地方(6047)
(5959)
农业(5722)
理论(5663)
(5469)
(5070)
(4998)
机构
大学(105924)
学院(105069)
(46372)
经济(45548)
管理(43379)
研究(38545)
理学(37155)
理学院(36738)
管理学(36231)
管理学院(36000)
中国(30373)
(22419)
科学(21556)
(20946)
中心(18033)
(18019)
(16276)
研究所(16163)
财经(15864)
(14622)
(14365)
北京(14310)
(14091)
师范(13990)
经济学(13765)
(13478)
(12897)
业大(12748)
商学(12285)
经济学院(12183)
基金
项目(71914)
科学(59074)
研究(55927)
基金(52408)
(45267)
国家(44870)
科学基金(39676)
社会(36711)
社会科(34899)
社会科学(34893)
(28918)
基金项目(27763)
教育(25478)
(24262)
自然(24058)
自然科(23626)
自然科学(23619)
自然科学基金(23263)
(22543)
编号(21322)
创新(19914)
资助(19195)
成果(17513)
重点(16439)
(16062)
(15861)
国家社会(15636)
课题(15345)
(14900)
(14758)
期刊
(51823)
经济(51823)
研究(35800)
中国(29801)
管理(20938)
教育(17002)
(16851)
科学(15139)
学报(13615)
(11991)
(11513)
金融(11513)
大学(11334)
技术(11196)
科技(10344)
学学(10165)
经济研究(8825)
农业(8146)
业经(8039)
财经(8007)
(7309)
论坛(7309)
(7089)
技术经济(6990)
(6827)
国际(6303)
图书(6229)
问题(5835)
(5702)
理论(5025)
共检索到17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青鹏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进入一个空前活跃时期: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利用政府调控实现内外合作日益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科技创新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研究趋势。在这一发展态势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建红  
组稿人按: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实现高效治理,面向2035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社会影响的应对,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本组论文从宏观层面对科技创新社会风险治理进行总体探讨,从微观层面针对新兴增强技术的风险规避进行探索,并就科技创新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展开分析,包括就业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志迎  
组稿人按:面向2035年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要内生于经济体系产生支撑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首先要成为科技研发投入主体,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多层次形成持续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超前预见技术发展趋势,超前布局产业未来技术体系;大企业在基础研究上开始发力,中小企业在小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成为"隐形冠军",形成合力协同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科技创新强大生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晓宁  
组稿人按: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科技创新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共赢的帕累托改进式的制度基础,使其理念和实践更易为世界各民族广泛接受。其中,量子科技是众多人类已触及未来科技中最能颠覆现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技;通过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锐  李锋  
1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1科技创新环境亟待改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尚待改善,受到市场信誉以及渠道环境等的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难以真正实现产业化转变,而且存在一些歧视性条款,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市场环境不够友善。科研人员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兼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制度障碍,知识产权摩擦事件时有发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海涛  李响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益谦  邹木兰  
本文论述了市场营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联系、共变互动关系,提出市场营销孕育着营销新伦理的曙光,呼唤着伦理道德的蓬勃发展。同时,伦理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特殊调节方式,是促进市场营销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中还提出了必须自觉遵守的4条市场营销伦理规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尧春  
本文从商业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大造假惩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机制等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小娟  蒋妍  
我国经济已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提升创新能力。面向2035年,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助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实现主要产业跻身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目标进程的关键步骤[1]。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军杰  史轲  
1面向203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栖息地——创新生态系统的城市模式以知识生产、扩散和传播为目标的创新空间,作为基于知识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知识密集型网络的空间集聚,并构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全球知识经济增长的纽带。创新活动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质量提升。相应地,城市空间一方面吸引和承接创新资源集聚,另一方面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健康生长的栖息地。可见,创新栖息地的营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锦娟  颜玉怀  
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空前繁荣和文明的同时 ,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同时也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实际上 ,在科技文明背后存在着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危机 ,科技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 ,作为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和科技知识最主要的载体——科技工作者 ,有责任、有义务树立坚定的“科技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 ,使科技文明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建红  
现代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为道德教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因子,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新视点。伦理学向来是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道德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科技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道德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巍  
西方社会具有权威性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式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劳伦斯.柯尔伯格(1927—1987)提出的道德认知理论。从本世纪70年代起,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产生的关怀伦理学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冲击。关怀伦理学是一种建构在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肯定女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李栋亮  谈力  
为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态势,认识未来将面临的科技风险,展望2035年,采取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方法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亚丁  
HRM伦理的道德框架,首先应明确HRM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HRM伦理原则与伦理导向,从而寻求组织公正的产生与组织员工普遍认同,促使组织成员个体伦理行为的产生。HRM伦理的实践框架,是在HRM伦理的道德框架基础上,通过对具体管理实践中HRM伦理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发现HRM伦理冲突的原由及表现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HRM伦理困境的状态,并由此寻找HRM伦理实践的方法,用以克服组织伦理冲突及困境,最终向伦理型组织发展。个体行为与组织形态的伦理化,也即为HRM伦理的最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