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8)
- 2023(13270)
- 2022(11669)
- 2021(11424)
- 2020(9367)
- 2019(22188)
- 2018(21826)
- 2017(41114)
- 2016(22127)
- 2015(25082)
- 2014(24747)
- 2013(24593)
- 2012(22646)
- 2011(20584)
- 2010(20266)
- 2009(18459)
- 2008(18031)
- 2007(15393)
- 2006(13428)
- 2005(12036)
- 学科
- 济(89600)
- 经济(89500)
- 管理(61155)
- 业(60712)
- 企(48544)
- 企业(48544)
- 方法(40791)
- 数学(35513)
- 数学方法(35153)
- 中国(27409)
- 农(25901)
- 财(21274)
- 业经(19316)
- 贸(18913)
- 贸易(18901)
- 易(18468)
- 学(18084)
- 农业(17838)
- 地方(17540)
- 制(15942)
- 和(14523)
- 理论(13707)
- 银(13650)
- 环境(13620)
- 银行(13615)
- 技术(13402)
- 行(13067)
- 融(12952)
- 金融(12951)
- 划(12887)
- 机构
- 大学(310676)
- 学院(306447)
- 济(129147)
- 经济(126617)
- 管理(123171)
- 研究(109035)
- 理学(106899)
- 理学院(105670)
- 管理学(104061)
- 管理学院(103479)
- 中国(82437)
- 京(67097)
- 科学(65099)
- 财(56253)
- 所(53882)
- 研究所(49351)
- 中心(48470)
- 农(46247)
- 财经(45287)
- 业大(43289)
- 北京(43208)
- 江(41930)
- 范(41612)
- 经(41500)
- 师范(41314)
- 院(39680)
- 经济学(38846)
- 农业(35922)
- 经济学院(34976)
- 州(34573)
- 基金
- 项目(211681)
- 科学(167115)
- 研究(157410)
- 基金(155384)
- 家(135078)
- 国家(133984)
- 科学基金(114742)
- 社会(99755)
- 社会科(94494)
- 社会科学(94470)
- 基金项目(82201)
- 省(78912)
- 自然(73480)
- 自然科(71769)
- 自然科学(71754)
- 教育(71751)
- 自然科学基金(70482)
- 划(67870)
- 资助(63961)
- 编号(63798)
- 成果(52312)
- 部(47987)
- 重点(47307)
- 发(45364)
- 创(43771)
- 课题(43735)
- 教育部(41544)
- 国家社会(41396)
- 创新(40811)
- 科研(40130)
- 期刊
- 济(139439)
- 经济(139439)
- 研究(94719)
- 中国(59286)
- 学报(46909)
- 管理(45973)
- 科学(45330)
- 农(42562)
- 财(40692)
- 大学(36096)
- 教育(35820)
- 学学(33492)
- 农业(30208)
- 技术(25913)
- 融(25885)
- 金融(25885)
- 经济研究(22899)
- 财经(21843)
- 业经(21390)
- 经(18692)
- 问题(18115)
- 图书(17895)
- 贸(16577)
- 业(16351)
- 理论(15593)
- 世界(15105)
- 技术经济(14868)
- 国际(14830)
- 科技(14601)
- 实践(14118)
共检索到456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檀学文 谭清香
在新发展格局中,缓解相对贫困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面向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要求,中国需要实行反贫困战略与政策转型。相对贫困具有发展能力和机会缺失的绝对内核,相对于社会一般群体存在明显的发展水平相对剥夺。本文据此提出由四类标准组成多元相对贫困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缓解相对贫困的三方面目标。中国缓解相对贫困应实施"三支柱"战略、常规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分阶段战略。在新的国家治理方略下,相对贫困治理要转向常规化,缓解相对贫困战略可嵌入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共享繁荣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崔宏义
反贫困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投入力度不足、资金使用效益差、富民与富县矛盾突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等。要到本世纪末如期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以保证下个世纪顺利进入反贫困的第二个阶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艳丽
贫困现象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世界所面临的人类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问题,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也在大力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种政策和各种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对边疆地区明确贫困的功能定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调整反贫困战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缓解直至最终消除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新疆地区 贫困问题 原因 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长德
本文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特殊战略意义,提出了区域性瞄准和人群瞄准的双目标反贫困战略.并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人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 反贫困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勤
文章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贫富差距的客观事实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寻找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正的有效途径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贫富差距问题上,我们要认真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处理好市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避免西方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走过的弯路。根据我国贫富差距的特点,作者指出了以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为基础,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源投资为核心,赋税和法制配套的反贫困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的战略性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正学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脱贫致富、消除贫困的60年。历经一个甲子的拼搏奋斗,中国已成为全球消除贫困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卓有成效的反贫困实践往往是与科学高效的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实施分不开。本文在回顾总结新中国60年反贫困战略演进发展的基础上,将新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其演进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新世纪新形势下反贫困战略的创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反贫困战略 新中国 演进特点 创新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理然 成卓
文章在分析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把贫困地区定位于中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和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基于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最后从战略转型与战略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功能定位 反贫困战略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齐超 陈方正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贫困县为目标载体的县域性瞄准和群体性瞄准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提出从缩小扶贫目标范围,以小户个体瞄准取代区域瞄准;提高扶贫资源的分配效度;构建由下至上的贫困对象主导型脱贫拉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构想。
关键词:
反贫困战略 目标瞄准机制 资源分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2000年前后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展望李含琳(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贫困和反贫困是中国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00年中国要基本上消除贫困,步入小康阶段。那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含琳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主要贫困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财政补贴县63个,约占县份总数的3/4,其中“两西”贫困干旱县有18个,约占县份总数的1/4。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财政补贴县大部分分布在陇中和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带,其中属国家扶贫重点的“两西”贫困县也集中在以定西地区为核心的甘肃中部、东部地区,在概念上把这些地区统称为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区。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特殊政策,使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0年底,全省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农户由1982年的72%降到10%以下,实现了“七五”期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宋立 臧跃茹 孙学工 王蕴 曾铮
2020年是我国"新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目标年。不出大的意外事件,"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可提前实现。真正的经济困难或危机可能发生在2020~2030年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不是人均GDP翻番,而是"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翻番,进而为2020年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而言之,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最有利的资源禀赋,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是天赐良机,增量改革、区域递进、出口导向是成功的路径选择,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精英化提供了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