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3)
- 2023(12780)
- 2022(10778)
- 2021(10085)
- 2020(8139)
- 2019(18595)
- 2018(18182)
- 2017(33741)
- 2016(18002)
- 2015(20491)
- 2014(20168)
- 2013(20125)
- 2012(19395)
- 2011(18083)
- 2010(18344)
- 2009(17069)
- 2008(16850)
- 2007(15053)
- 2006(13792)
- 2005(13024)
- 学科
- 济(85450)
- 经济(85374)
- 业(49225)
- 管理(48523)
- 企(37476)
- 企业(37476)
- 中国(31280)
- 方法(28226)
- 农(24897)
- 数学(24477)
- 数学方法(24232)
- 地方(22708)
- 贸(19541)
- 贸易(19524)
- 易(19037)
- 业经(18671)
- 财(18431)
- 农业(16752)
- 制(16503)
- 银(16376)
- 银行(16362)
- 融(16019)
- 金融(16019)
- 行(16009)
- 策(14943)
- 发(14157)
- 学(14091)
- 技术(13594)
- 环境(13026)
- 地方经济(12507)
- 机构
- 大学(258424)
- 学院(258109)
- 济(122137)
- 经济(119872)
- 研究(103836)
- 管理(95609)
- 中国(82776)
- 理学(79808)
- 理学院(78801)
- 管理学(77824)
- 管理学院(77269)
- 京(57680)
- 科学(57159)
- 财(55512)
- 所(52581)
- 研究所(47012)
- 中心(46084)
- 财经(42051)
- 江(39972)
- 农(39820)
- 经(38441)
- 北京(38289)
- 经济学(38133)
- 院(37407)
- 范(36237)
- 师范(35983)
- 经济学院(34132)
- 州(31889)
- 业大(31421)
- 财经大学(31002)
- 基金
- 项目(160808)
- 科学(128591)
- 研究(123525)
- 基金(117405)
- 家(101626)
- 国家(100766)
- 科学基金(85612)
- 社会(80732)
- 社会科(76764)
- 社会科学(76752)
- 基金项目(59680)
- 省(59641)
- 教育(55193)
- 划(51599)
- 自然(51051)
- 自然科(49868)
- 自然科学(49856)
- 自然科学基金(49022)
- 编号(48901)
- 资助(48752)
- 成果(41901)
- 发(41140)
- 部(37297)
- 重点(36822)
- 课题(35396)
- 国家社会(34431)
- 发展(34287)
- 创(33883)
- 展(33746)
- 中国(32854)
- 期刊
- 济(145924)
- 经济(145924)
- 研究(91425)
- 中国(63418)
- 管理(40487)
- 财(40393)
- 农(38363)
- 科学(35681)
- 学报(33913)
- 融(33542)
- 金融(33542)
- 教育(32446)
- 大学(27037)
- 农业(26488)
- 学学(24733)
- 经济研究(24675)
- 业经(22609)
- 技术(22483)
- 财经(21484)
- 贸(19504)
- 国际(18987)
- 问题(18857)
- 经(18811)
- 世界(17235)
- 业(15270)
- 坛(13802)
- 论坛(13802)
- 技术经济(13595)
- 图书(12978)
- 科技(12324)
共检索到43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李栋亮 谈力
为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态势,认识未来将面临的科技风险,展望2035年,采取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方法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茂波 王运转
面向2035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转型、国家创新战略、高职教育内涵拓展驱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阶层流动功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和高职教育质量是其价值目标。其定位于培养出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积累匹配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人力资本。实现上述目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点面结合的组织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开发面向大众的课程资源,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训实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左晓安
党的十九大指出,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时中国大概率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此期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下行周期,但新的强者将在科技产业革命中诞生。世界经济服务业化,全球人口老龄化,全球力量格局多极化,世界各国和地区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及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也将加剧。广东面向2035年的开放发展,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契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体制政策红利优势,将广东提升到全球价值链高端,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广东2035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全力落实习近平"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指引。
关键词:
2035年 大趋势 广东 应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声策 胡尚文
1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当前,我国正在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2035年是其中的重要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35年的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反映未来15年我国企业的发展环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鸣 彭露嘉
面对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如何有效管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不良资产积聚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前瞻性地研判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趋势,是学术界、金融业研讨的重大课题。论文将归纳阐述对不良资产价值、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与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这三方面规律的基本认识,判断我国特殊资产经营业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效开展特殊资产经营业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 刘笑男
目前,全球产业链体系正处于转型期,技术因素使得现有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遭遇瓶颈,经济因素驱动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提速,安全因素推动全球产业链布局重构加速。未来,若干以区域中心国家掌控核心环节、周边国家配套生产为特征的区域循环体系或将取代以往的全球大循环体系。其中,亚洲区域循环主要以中国为核心,包括东盟、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北美区域循环主要以美国为核心,包括墨西哥、加拿大等周边国家;欧洲区域循环主要以德国为核心,包括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区域循环相对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由此呈现“三足鼎立、互联互通”的格局。基于此,建议加快畅通国内循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与欧美国家之间的新型经贸联系。
关键词:
产业链 供应链 新发展格局 区域循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建红
组稿人按: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实现高效治理,面向2035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社会影响的应对,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本组论文从宏观层面对科技创新社会风险治理进行总体探讨,从微观层面针对新兴增强技术的风险规避进行探索,并就科技创新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展开分析,包括就业变化、
关键词:
影响及对策 科技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珺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伟大城市发展目标无疑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和挑战。继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在迈向全球城市进程中,面对全球科创中心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国外移民大量涌入导致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对多样化人才结构的需求,继续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关切。2035年上海的继续教育将面临个性化和定制化、集群化和抱团化、泛在化和设施可及化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引导和扶持一批企业大学或员工培训中心作为未来继续教育的重要支点,将注重全球技能的开发作为未来继续教育的着重点,建立产学研深入融合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合作伙伴关系和社会合作参与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
全球城市 继续教育 发展趋势 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锋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令这一局面雪上加霜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现象,并且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又一个毒瘤——投资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对外直接投资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投资保护主义有别于贸易保护主义,有必要对二者的区别加以分析,并根据投资保护主义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莎
当前全球医疗服务贸易不断增长,特别是医疗研发合同外包及医疗旅游服务的增长趋势明显。同时,医疗服务贸易专业性不断提升。但是,区域医疗服务贸易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我国医疗服务贸易"引进来"和"走出去"规模仍比较小,跨境医疗旅游逆差相对较大。尽管如此,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快、健康产业规模大、中医药竞争优势明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我国医疗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遇。基于此,我国应加强医疗服务贸易合作,完善医疗服务贸易产业支撑体系,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医疗服务贸易 开放度 中医药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军杰 史轲
1面向203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栖息地——创新生态系统的城市模式以知识生产、扩散和传播为目标的创新空间,作为基于知识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知识密集型网络的空间集聚,并构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全球知识经济增长的纽带。创新活动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质量提升。相应地,城市空间一方面吸引和承接创新资源集聚,另一方面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健康生长的栖息地。可见,创新栖息地的营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瑾 杨敏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创"政策的推进,催生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000万家,创造了近一半的财政税收,贡献了70%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综合了经济和科技双重优势,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特点与规律出发,凝练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锐
组稿人按:"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不断壮大。本专题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思路、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政策、知识产权对策、创新能力建设路径、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对策、创新栖息地营造和培育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玲静 张志强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科技竞争尤其是科技强国大国间的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美国是国际科技竞争的主要推手,分析21世纪以来美国科技政策主题演变特点,有助于观察美国科技政策发展规律和战略重点。本研究以美国21世纪以来宏观科技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总统任期划分时间阶段,采用嵌入式主题模型(embedded topic model,ETM)对科技政策文本进行主题发现和分析,结合主题相似度,以可视化方式展现美国科技政策的主题演变过程,观察和分析美国科技政策演变特点及其聚焦的科技战略重点及其启示,以前瞻其未来科技发展趋向。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长期重视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稳定支持医疗卫生和生物科技领域,聚焦发展信息科技等关键前沿领域,注重能源和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创新,前瞻布局国家战略性科技产业领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彬
工业4.0是继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工业革命之后,以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的产业革命,工业4.0时代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经济范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客户关系、组织结构、竞争模式、价值生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工业4.0时代,企业应该要实施机器人替代战略、应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工厂,建立大数据平台,构建开放型价值生态链等举措,以应对工业4.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工业4.0 发展态势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