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3)
- 2023(13322)
- 2022(10652)
- 2021(10256)
- 2020(8055)
- 2019(18131)
- 2018(18002)
- 2017(31448)
- 2016(18171)
- 2015(20957)
- 2014(20589)
- 2013(19181)
- 2012(17860)
- 2011(16244)
- 2010(16402)
- 2009(14472)
- 2008(14391)
- 2007(13069)
- 2006(11659)
- 2005(11046)
- 学科
- 济(66641)
- 经济(66577)
- 管理(40618)
- 业(37467)
- 中国(29470)
- 企(27954)
- 企业(27954)
- 方法(24432)
- 教育(21636)
- 农(21451)
- 数学(20977)
- 数学方法(20674)
- 学(16540)
- 业经(16101)
- 贸(15058)
- 贸易(15047)
- 财(14846)
- 易(14719)
- 制(14244)
- 农业(14000)
- 理论(13875)
- 发(12944)
- 地方(12309)
- 银(11489)
- 银行(11472)
- 行(11121)
- 发展(10933)
- 展(10805)
- 融(10704)
- 金融(10703)
- 机构
- 大学(248169)
- 学院(244613)
- 济(97312)
- 研究(95288)
- 经济(95209)
- 管理(79179)
- 中国(68809)
- 理学(66720)
- 理学院(65754)
- 管理学(64308)
- 管理学院(63819)
- 科学(56302)
- 京(55952)
- 所(48033)
- 财(45036)
- 范(43691)
- 研究所(43689)
- 师范(43374)
- 中心(41313)
- 江(38015)
- 农(37859)
- 北京(36773)
- 教育(36734)
- 师范大学(35606)
- 财经(35187)
- 院(34939)
- 经(32355)
- 业大(31973)
- 经济学(31662)
- 技术(30252)
- 基金
- 项目(157370)
- 科学(125316)
- 研究(123616)
- 基金(111772)
- 家(97902)
- 国家(96968)
- 科学基金(80876)
- 社会(77121)
- 社会科(72726)
- 社会科学(72706)
- 教育(63855)
- 省(59718)
- 基金项目(56940)
- 划(53428)
- 编号(51967)
- 自然(48327)
- 自然科(47222)
- 自然科学(47211)
- 自然科学基金(46361)
- 成果(45278)
- 资助(44952)
- 课题(39812)
- 重点(38008)
- 部(37187)
- 发(36499)
- 年(33096)
- 教育部(32462)
- 创(32277)
- 国家社会(32231)
- 性(32231)
- 期刊
- 济(112701)
- 经济(112701)
- 研究(86009)
- 中国(62613)
- 教育(61288)
- 学报(38465)
- 农(36585)
- 科学(35749)
- 财(33140)
- 管理(31148)
- 大学(30952)
- 学学(27470)
- 农业(25509)
- 技术(25315)
- 融(21558)
- 金融(21558)
- 经济研究(19292)
- 财经(18150)
- 职业(17283)
- 业经(17042)
- 经(16027)
- 贸(15253)
- 问题(14919)
- 业(14482)
- 国际(14096)
- 世界(13663)
- 坛(13299)
- 论坛(13299)
- 图书(12677)
- 技术教育(11526)
共检索到393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炳辉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向2035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实现2035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需要从思想引领、理念先行、目标导向、价值追求、法治保障、师资支撑、技术推手等七个"全面"重点着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贞山 赵晓芳
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要构建内涵式发展、中高等职教育发展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美好愿景,是职业教育思想现代化、职业教育内容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促进的过程,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成为建设公平普及、优质终身和有创新服务能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颖
面向2035进行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既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系统思维和分类指导思路为方法论、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落实方案为参照,紧盯受教育者现代化、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核心目标,从优化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加强多方深度融合、强化师资建设、坚持教育公平四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顺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中期愿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建辉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科学谋划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要围绕"开放再深化、影响再扩大"这一核心任务来统筹擘画。其中的政策要点可以考虑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明确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二是提升战略认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毫不动摇,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三是优化战略布局,打造以"四点"为引领的新一轮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高地,辐射带动"一线一面"教育全面对外开放;四是开创战略新局,构建新时代"一体两翼"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五是突出重点领域,聚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五类人才";六是聚焦优先领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助力做强中国教育;七是参与全球治理,持续夯实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的全球和区域教育治理机制;八是完善开放治理,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转型升级、内涵发展,开启更高水平、更为战略、更加有用、更可持续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征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燕 李慧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教育亦需跟随国家建设的步伐,面向2035年推进现代化建设。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面临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一系列挑战,同时存在着人民对优质职业教育需要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大众阶层跃升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功能支撑乏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不完善之间的多重矛盾。对此,文章建议职业教育从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支撑功能、全面实现信息化、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等多方面发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生力量,认识和把握其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路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主题、以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发展道路为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规模化、普惠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以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障碍;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诚 宗诚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为此,从编者首负责制、统编校本互为补充、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要求,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坚持类型特点准确定位、坚持信息技术支撑改革等方面探索其建设路径,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材 教材建设 建设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祖旭 贾少华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所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破解社会发展新矛盾,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各方主体对于校企合作缺乏一致的认知,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价值割裂与冲突,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校企合作相关的地方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破解校企合作困局,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应加强文化嵌入,夯实校企合作育人的文化基础;实施共同治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障;推动院校变革,建立"观念、机制、培养、队伍"四环联动的协同机制;加快制度建构,夯实校企合作制度基础。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文化割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帮华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蕴含着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网格化、治理制度法治化和契约化、治理技术现代化等价值主线和特征。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看,政府崇尚权力本位,陷入"科层制"困境;学校行政权力过度泛化,依法治教处于"异化"状态;社会利益相关者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政府应将治理权力重心下移,由"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职业院校顶层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世松 贾颖莲
近年来,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国也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人工智能、VR/AR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快速渗透,很多传统职业不断消失,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对人才种类和规格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各人才培养主体带来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为行业企业供给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进行综合改革、采用何种路径发展,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王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其提出具有时代重要性、现实基础性与历史必然性。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重视角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实现过程中主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可持续性、关注群体差异、地方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开放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抓好存量和增量“两只手”,抓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只手”,抓好农村和城市“两只手”,抓好人口和产业“两只手”,抓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只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昊辰 吕晓 杨俊 卞正富
研究目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及理论逻辑,为助推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路径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国土空间治理有必要在人地协调、公平均衡、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稳定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2)归纳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土空间治理之间所存在的系统协调、协同共生、演绎交互、调适匹配、包容共区5大理论逻辑。(3)由于区域间和城乡间差距(宏观)、产业间和地类间竞争(中观)、部门间和主体间博弈(微观),国土空间治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4)从规划引导、用途管制和实践行动出发,提出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调适匹配与差别管控、精细治理与共治共享的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治理将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逻辑去反思治理路径,可为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外延和理论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庄西真
职业教育现代化既是指职业教育发展到某一时间节点的状态,也是指职业教育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指的是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中国发展需求和本土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特色、社会职能特色、发展环境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呈现出多元体系的互融互通、多样区域的均衡发展、多维共进的办学格局、多边共赢的国际品牌四个特征。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应坚持统筹推进,发挥央地联动的治理体制优势;坚持类型定位,彰显职业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坚持服务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包容,打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内涵 图景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书同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聚焦2035,客观描绘省域终身学习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愿景,分析研判重点任务,探索提出治理策略,对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省域终身学习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愿景是:建成全民向学、时时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成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新格局,建成遍及城乡、开放优质的社区教育新体系,建成覆盖广泛、服务周到的老年教育新模式。重点任务是强化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制度环境、专业团队等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共享学校、社区、社会等终身学习优质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学习型村镇、学习型组织等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治理策略是建立政府管理、多方协作的现代治理模式,健全各方合理分担、多渠道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培育学习者为本、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志纯 陈昌
职业教育的双重逻辑是指职业教育以“内转”和“外推”兼存为发展逻辑,两者是职业教育的“一体两面”,但又存在不同的路径取向。其中,职业教育“内转”的一面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教育性,发展人的潜能,实现“育人”“;外推”的一面注重发挥职业教育的技术理性,强调社会价值,凸显社会属性,以实现“服务”。当前职业教育的双重发展逻辑发生异化,使职业教育难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对此,应当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双重逻辑,以实现职业教育“内转”取向与“外推”取向的高质量结合。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内转 外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