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1)
2023(9472)
2022(8058)
2021(7405)
2020(6082)
2019(14126)
2018(14001)
2017(25355)
2016(14699)
2015(17194)
2014(17313)
2013(16968)
2012(15591)
2011(13776)
2010(14218)
2009(12685)
2008(12745)
2007(11656)
2006(10662)
2005(9892)
作者
(41439)
(34196)
(33890)
(32427)
(21939)
(16312)
(15525)
(13397)
(13175)
(12568)
(11657)
(11628)
(11135)
(11051)
(10779)
(10436)
(10434)
(10155)
(10053)
(9907)
(8965)
(8735)
(8361)
(8031)
(7908)
(7746)
(7735)
(7604)
(7139)
(6878)
学科
(58440)
经济(58393)
管理(45977)
(39956)
(31412)
企业(31412)
中国(22607)
地方(22324)
(19666)
方法(17408)
业经(15872)
(15459)
数学(14257)
数学方法(14116)
农业(13570)
理论(11815)
(11722)
地方经济(11638)
(11200)
银行(11180)
(10745)
(10682)
(10188)
金融(10188)
(9813)
教育(9715)
(9607)
贸易(9594)
(9575)
环境(9515)
机构
学院(196008)
大学(188286)
(74815)
经济(72717)
管理(72515)
研究(69340)
理学(58574)
理学院(57830)
管理学(56916)
管理学院(56503)
中国(54405)
(42631)
科学(41900)
(36852)
(35718)
(35503)
(35149)
中心(32694)
研究所(31826)
(29511)
师范(29241)
(28681)
业大(28196)
(27655)
北京(27501)
农业(26822)
技术(26529)
财经(26514)
(25210)
(23784)
基金
项目(120302)
研究(94762)
科学(92706)
基金(78935)
(67251)
国家(66529)
科学基金(56775)
社会(55302)
(54675)
社会科(52265)
社会科学(52247)
教育(46503)
(42559)
基金项目(41930)
编号(41465)
自然(34879)
自然科(33979)
自然科学(33973)
成果(33919)
自然科学基金(33269)
资助(32450)
(32402)
课题(31676)
重点(27934)
(26414)
发展(26362)
(25887)
(25430)
(25397)
规划(24019)
期刊
(100007)
经济(100007)
研究(63702)
中国(57687)
教育(38478)
(33840)
管理(31708)
(30037)
学报(27369)
科学(25834)
技术(25462)
农业(23177)
(22130)
金融(22130)
大学(21508)
学学(19480)
业经(18610)
(14433)
经济研究(14307)
财经(12993)
职业(12687)
问题(12104)
(11333)
图书(11196)
(10439)
论坛(10439)
(10391)
资源(10262)
技术经济(9598)
商业(9501)
共检索到33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传雷  王首信  吴雯宇  汪宁宁  叶春森  
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来临,物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安徽省五所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601)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情况、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存在之短板,进而提出面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徽省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一德   韩天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建构起了“以法学为主体,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两翼,以交叉学科为补充”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在新时代,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养总体规模不足、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不足、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人才培养要契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需求、契合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新要求、契合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新要求,确立“X学科+知识产权硕士”的本硕贯通学历教育模式,建立“知识产权硕士+X产业方向”的产学合作培养机制,试行“知识产权硕士+X域别法”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传雷  梁雯  许皓  于来  周保昌  
结合物流教育发展态势,明确地方21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以安徽大学为例探索物流管理专业"11491"人才培养模式,即打造1支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构建1个包括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群、革新4种教学方式方法、建设9类实践环节、制定完善1套管理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安全  罗杏玲  张蕾  
通过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总结了企业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要求,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框架。在分析"导师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导师组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过渡、实践、就业三大阶段的新型培养方式,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萍  刘宏伟  汪传雷  叶春森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岑文静  
为培养符合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平台,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长宁  
基于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产学研合作、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环节入手,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裕崴  章建新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工作项目分析为重点,将商务开发、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和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再据此构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设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和生产性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荣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兴办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探究物流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通过外适质量、差异化培养与创新教育等理论,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求高校教师运用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勇  
对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地调研了物流企业、在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及在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析发现工学结合与理论实践结合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物流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具体举措,指明了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革新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铁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庆伟  
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洲雄  邵华  齐卫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我国职业教育从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和内涵提高的现实需要。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多年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创新研究和改革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合理、应用更加方便、效果更加突出的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归纳,同时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