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7)
2023(8085)
2022(6934)
2021(6624)
2020(5662)
2019(12690)
2018(12498)
2017(22308)
2016(12652)
2015(14670)
2014(14078)
2013(13397)
2012(12084)
2011(10626)
2010(11026)
2009(9568)
2008(9589)
2007(8790)
2006(7725)
2005(6838)
作者
(32608)
(27087)
(26860)
(25402)
(17484)
(12764)
(12250)
(10493)
(10325)
(10003)
(9242)
(9238)
(8758)
(8698)
(8335)
(8215)
(8176)
(8078)
(7869)
(7777)
(6983)
(6748)
(6460)
(6405)
(6159)
(6085)
(5904)
(5882)
(5606)
(5516)
学科
管理(48430)
(46235)
(39350)
企业(39350)
(33361)
经济(33328)
技术(17517)
方法(14073)
(13776)
中国(13570)
技术管理(11947)
理论(11667)
(11492)
教育(10736)
数学(10700)
数学方法(10553)
业经(10549)
(9639)
教学(9184)
(8957)
财务(8925)
财务管理(8903)
(8599)
银行(8575)
服务(8449)
企业财务(8416)
工作(8260)
(8192)
(8017)
(8016)
机构
学院(159059)
大学(153836)
管理(64516)
(57163)
经济(55352)
理学(52984)
理学院(52428)
管理学(51702)
管理学院(51351)
研究(49492)
中国(38330)
(33721)
(29128)
科学(28447)
(28169)
技术(25386)
(23602)
中心(23580)
职业(23007)
(22628)
北京(21389)
(21344)
师范(21148)
财经(21140)
研究所(20941)
(20900)
业大(20139)
(19222)
(18615)
(17742)
基金
项目(102305)
研究(83059)
科学(81169)
基金(69105)
(58775)
国家(58158)
科学基金(51124)
社会(49110)
社会科(46411)
社会科学(46397)
(44793)
教育(42549)
编号(36857)
基金项目(36705)
(36163)
自然(31447)
自然科(30808)
自然科学(30802)
自然科学基金(30298)
成果(29986)
(28120)
课题(27247)
资助(26501)
创新(25057)
重点(23651)
(23155)
项目编号(22721)
(22164)
(21956)
规划(21258)
期刊
(69701)
经济(69701)
研究(48811)
中国(48747)
教育(37723)
管理(30522)
(25679)
技术(21499)
学报(20288)
科学(19427)
(17475)
大学(16529)
(15381)
金融(15381)
职业(14563)
学学(14471)
图书(13933)
农业(11632)
(11473)
论坛(11473)
业经(10767)
财经(10679)
科技(10278)
书馆(10226)
图书馆(10226)
经济研究(9930)
(9461)
技术教育(9321)
职业技术(9321)
职业技术教育(9321)
共检索到262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学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之一。从科研管理部门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结合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等多种途径,将科技创新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培凌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应该自觉地肩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玉  
培育高职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进行体制上的反思,让高职归位,传承文明、探索新知、创新文化、培育英才;其次,在教育理念上必须坚决反对反智主义教育观;再次,必须克服知识板块论和知识中心主义教育观的局限性,真正把大学看作一个探究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名利场、驯马场;再其次,必须克服过于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创设菜单式的自主成才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求学、求知和创新的激情;最后,必须改革现行高职内卷化的教学模式,提倡发散式的、开放式的、探索式的、启发式的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清香  平先秉  
分析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区别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佳  
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创新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思维、实践;提出了注重研究过程、培养发散思维、设疑置问的教学方法和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青  
学生的个性发展关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意志力、进取心等6个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入手,认真分析和认识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努力克服社会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环境等3个方面对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实制约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有利于实施创新个性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雪兰  张艳峰  杨新湦  徐舟  
围绕国家急需的航空工程领域人才需求,引入法国精英工程师教学体系,融合中法教育理念,创新本土化工程教育模式;从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某中欧学院预科物理教学体系和国内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了预科物理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对大学物理教学创新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焉波  田永清  高新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的人才大量涌现"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为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腹地吉林省吉林市的北华大学,在继承学校多年形成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基础上,面向区域及工业生产一线的实际,不断加大工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富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宗文  
针对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满意度调查反映,目前高职院校存在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教学模式偏于守旧、课程体系尚欠合理、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用人单位意向,高职院校应建立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订单培养为媒介,以联合培养为形式的校企合作架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洪琴  
社会能力水平的高低于高职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加强对高职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社会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阐述了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的原则、培养的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新景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困难,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要求,提出了加强高职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有关概念的理论分析,对核心能力的培养思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伍学雷  
在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文献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解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五条有效策略,以期真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爱香  
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有待提高,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主要通过课程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来实现,课程内容选取主要解决培养学生哪些专业能力,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关键能力的手段,课程评价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晶  
波兰尼的默会理论为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诸多启示。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充分重视默会知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转变研究生教育价值观和评价观,培养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意志,采用以学徒制为主的单个导师指导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导师指导方式,构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术共同体,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从而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樊红光  瞿秋云  
为了更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研究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从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发展、导师队伍建设、学习环境要求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创新等工作有着积极的实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