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7)
2023(4422)
2022(3836)
2021(3752)
2020(3361)
2019(7895)
2018(8038)
2017(15448)
2016(8581)
2015(9723)
2014(9593)
2013(9241)
2012(8232)
2011(7245)
2010(7610)
2009(6694)
2008(6500)
2007(5662)
2006(4861)
2005(4217)
作者
(24808)
(20680)
(20606)
(19687)
(13031)
(9765)
(9317)
(8137)
(7923)
(7502)
(7096)
(7018)
(6668)
(6597)
(6419)
(6340)
(6227)
(6036)
(5984)
(5849)
(5229)
(5219)
(5145)
(4742)
(4689)
(4682)
(4622)
(4519)
(4243)
(4177)
学科
(33943)
经济(33916)
管理(21914)
(20670)
方法(19792)
数学(18201)
数学方法(17707)
(17133)
企业(17133)
中国(8086)
(8058)
(7938)
理论(6775)
(6663)
业经(6432)
(5937)
贸易(5931)
(5773)
地方(5459)
农业(5305)
技术(5245)
(5105)
(4898)
教学(4870)
环境(4560)
(4200)
(4125)
银行(4101)
(4093)
(3884)
机构
学院(115860)
大学(114345)
管理(44707)
(43140)
经济(42194)
理学(38898)
理学院(38445)
研究(37670)
管理学(37231)
管理学院(37033)
中国(27981)
科学(26325)
(24789)
(22047)
业大(20553)
(19699)
研究所(18224)
(18037)
中心(17425)
农业(17308)
(17201)
北京(15569)
技术(14794)
财经(14469)
(14187)
师范(14001)
(13765)
(13724)
(13206)
经济学(12807)
基金
项目(82897)
科学(64490)
基金(59380)
研究(56051)
(53541)
国家(53180)
科学基金(45350)
(33624)
社会(33396)
自然(32169)
社会科(31751)
社会科学(31742)
自然科(31487)
自然科学(31478)
基金项目(30995)
自然科学基金(30885)
(28451)
教育(27394)
资助(25913)
编号(22602)
重点(19218)
(17540)
(17433)
(17386)
成果(17220)
计划(16942)
创新(16379)
科研(16289)
课题(15865)
大学(15173)
期刊
(43200)
经济(43200)
研究(28764)
中国(22938)
学报(22174)
(19699)
科学(19133)
管理(17280)
大学(16916)
学学(16037)
教育(14251)
(13964)
农业(13442)
技术(13029)
(8084)
统计(8031)
(7940)
金融(7940)
业经(7345)
经济研究(7278)
(7274)
财经(6900)
决策(6559)
业大(6537)
科技(6383)
技术经济(6214)
(6176)
(5961)
资源(5654)
林业(5635)
共检索到164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冠  王建新  孙钰  
【目的】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因参数和计算量过大不适用于边缘部署,在网络边缘的植物病害自动识别是实现长时间大范围低成本作物监测的迫切需求。【方法】联合使用多种模型压缩方法,得到可部署于算力有限的嵌入式系统的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边缘节点实现植物病害智能识别。模型压缩分2个阶段:第1阶段利用基于L1范数的通道剪枝方法,压缩MobileNet模型;第2阶段将模拟学习与量化相结合,在模型量化的同时恢复识别精度,得到高精度轻量级的端模型。【结果】在PlantVillage数据集58类植物病害的实验结果表明:通道剪枝将MobileNet压缩了3.6~14.3倍,量化又将模型的参数精度由32 bit降低至8 bit。整体压缩率达到了14.4~57.2倍,识别准确率仅降低0.24%~1.65%。与通道剪枝后无模拟学习训练、通道剪枝结合量化后无模拟学习训练这2种压缩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模型压缩率和识别准确率。【结论】联合使用多种模型压缩方法可以少量的精度损失深度压缩人工智能模型,可为农林业提供面向边缘计算的植物病害识别模型。图3表2参2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坚  
运用生存分析理论,推导出一种植病流行在时间动态上的新模型:x(t)=1-exp{-βυ[t-1υ(1-exp{-υt})]}.该模型不同于以往的Gompertz、Logistic、指数和Weibul植病流行模型,而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作者使用正交表法给出了该模型参数的估计和在水稻纹枯病流行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海鸥  许少华  谭峰  
针对植物病害图像的病斑区域边缘像素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T-S模型的模糊规则后件是输入语言变量的函数特性,提出线性清晰化的自适应五层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植物病害图像模式分类的决策系统,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对模型系统的可调整参数的初始值进行全局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马铃薯早疫病的彩色图像的有效病班区域分割精确达到100%,学习算法速度快、收敛稳定、鲁棒性较好,避免了传统梯度下降学习算法的局部最小值,并且简单易于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罕觅   陈佳庚   代智光   马林爽   秦龙   李纪琛   苏裕民   向友珍  
[目的]快速、准确识别植物病害并及时防护是保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针对现有植物病害识别方法模型参数大、田间复杂背景下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huffleNetV2的轻量化植物叶病识别模型LWCR-Net(Lightweight Crop Recognition Network)。[方法]首先,在基本特征提取模块中引入残差连接,解决梯度消失问题,使模型能够学习到更复杂的特征表示;然后,引入了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模块,以增强特征提取和模型利用能力;最后,采用DenseNet121作为教师模型,LWCR-Net作为学生模型,并利用知识蒸馏策略对模型进行训练,以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轻量化植物叶病识别模型LWCR-Net的模型大小为2.44 MB;F1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5.49%和96.16%,较原模型提高了4.89%和3.96%。与DenseNet121、ResNet34、MobileNetV3等其他经典网络对比,LWCR-Net模型不仅达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且模型参数量较少。[结论]该研究提出的LWCR-Net模型能够实现在田间复杂背景下对植物叶病的准确识别,且模型所需内存较小,方便部署到移动端,为植物叶病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秦芸  伍光庆  
对四川省的54种药用植物的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鉴定出病害115种。基本掌握了四川药用植物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今后深入的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祁亨年  寿韬  金水虎  
植物的数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的外观特征,通过提取大量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得结果。传统做法都是手工测量采集原始数据,效率较低。由于外观特征都可以以数字图片方式获得,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等技术采集数据并做聚类分析将大大提高效率。关键问题在于特征自动分析和获取,以植物叶片为例,阐述了如何提取大小、叶形及叶缘特征的方法,改进了圆形度参数的定义。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植物识别(CAPI)的概念,并对其前景做了讨论和展望。图3参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登超  乔晓军  杜小鸿  田宏武  文俊峰  
针对现代温室中由于植物病害图像数据量庞大而产生的远程传输负荷过大等问题,分析了植物病害图像存在的数据冗余、视觉冗余等特性,提出了基于最优基小波包的压缩算法。简要介绍了小波包的构造方法及其压缩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最优基的构建及病害图像压缩算法实现方法,并与小波变换的压缩方法进行比较。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图像压缩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屈智巍  达乎巴雅尔  魏淑花  贾秀贞  张星耀  
以VisualBasic6.0编程及Access数据库为技术支持,采用ADO数据访问技术,SQL语言查询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依据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中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植物病害标本为数据库源,建立了中国森林植物病害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标本信息库(42字段),森林植物病害信息库(39字段),用户信息库(4字段)。该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具有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而且具有对普通用户的服务功能。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维护,设计了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高级用户授权了对数据库的全方位维护。系统能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植物病害标本库进行管理,同时也可对全国现有森林植物病害信息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从凤  黄迎春  潘小玫  王金生  
植物病害的系统获得抗性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宋从凤黄迎春潘小玫王金生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SAR)最初是由Ross(1961)描述烟草用TMV预接种后,可使植株获得对TMV再接种具有抗性时采用的,是植物病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康国  赵秀琴  李健强  刘西莉  
矿质营养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且还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感病和抗病性。因此研究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的关系、作用机理 ,对利用矿质养分 ,通过合理施肥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从而作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的补充 ,既减少农药用量、环境污染 ,又提高作物的产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工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单成明  樊厚德  杨赵武  廖玲珍  
本文首次系统地报道了莫干山森林植物病害30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262种,细菌性病害5种,寄生性种子植物2种,毛毡病2种,寄生藻类30种,生理性病害5种。危害寄主118种。有23种森林植物病害是浙江省以前未报道过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屈智巍  梁军  达乎巴雅尔  魏淑花  贾秀贞  吕全  张星耀  
At present,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forest plant disease was impeded by the lack of the internet resource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forest plants disease.So a forest plant disease information manage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were needed.Chinese forest plant ...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欧善生  苏桂花  谢恩倍  何元强  禤美琦  覃连红  王华生  
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对高职"植物病害防治"课程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内容涵盖了课程开发的背景、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能够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为宿主植物带来多种正向效应,包括提高植物抗逆性,尤其是在协助植物抵抗病菌的入侵方面。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学术总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新进展及AM真菌与其他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提高寄主植物营养状况、激活根系周围养分、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并就AM真菌群落的抗病功能、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复合下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做了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艳  张晓喻  李敏  黄春萍  刘刚  张宏  
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Loq18,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定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其无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此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变化、UV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粗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高压灭菌处理20 min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5%以上;对酸碱不敏感,在pH值4~11范围内相对稳定;对紫外线稳定,在紫外光下照射10 h以上时,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经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处理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0%以上;对蛋白酶较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