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3)
2023(14750)
2022(12823)
2021(12020)
2020(10156)
2019(23372)
2018(23107)
2017(44342)
2016(24140)
2015(27054)
2014(27033)
2013(26338)
2012(24211)
2011(21702)
2010(21857)
2009(20036)
2008(18566)
2007(16221)
2006(14295)
2005(12631)
作者
(69029)
(57155)
(56568)
(54093)
(36327)
(27294)
(25915)
(22395)
(22034)
(20454)
(19660)
(19249)
(18215)
(18131)
(17723)
(17675)
(16947)
(16845)
(16358)
(16305)
(14220)
(14102)
(13761)
(13080)
(12781)
(12737)
(12658)
(12574)
(11606)
(11497)
学科
(90938)
经济(90834)
管理(66504)
(62142)
(51385)
企业(51385)
方法(39758)
数学(34466)
数学方法(34017)
中国(30186)
(27463)
金融(27455)
(25935)
银行(25883)
(25236)
(25025)
(24970)
(22371)
地方(22066)
(21008)
业经(20897)
农业(16945)
理论(16376)
(16247)
财务(16171)
财务管理(16144)
企业财务(15389)
(14936)
贸易(14922)
(14470)
机构
大学(326255)
学院(324159)
管理(127166)
(123917)
经济(120862)
研究(111459)
理学(109266)
理学院(107995)
管理学(105911)
管理学院(105329)
中国(89194)
(71655)
科学(70608)
(58349)
(56744)
(56063)
中心(53198)
研究所(51267)
业大(51040)
(48345)
财经(46334)
北京(45462)
农业(44447)
(43102)
师范(42633)
(42173)
(41445)
(39889)
经济学(36713)
技术(35496)
基金
项目(226416)
科学(176293)
研究(164562)
基金(162396)
(142490)
国家(141278)
科学基金(120524)
社会(101057)
社会科(95753)
社会科学(95727)
(88728)
基金项目(86536)
自然(79431)
自然科(77554)
自然科学(77534)
自然科学基金(76062)
(75496)
教育(74911)
编号(68218)
资助(66944)
成果(55262)
重点(50640)
(48896)
(48114)
课题(46946)
(46885)
创新(43783)
科研(43467)
项目编号(41988)
大学(41833)
期刊
(134874)
经济(134874)
研究(95947)
中国(69847)
学报(54897)
(51109)
科学(49365)
管理(45652)
(44252)
大学(40857)
(40193)
金融(40193)
学学(38247)
教育(38041)
农业(34662)
技术(27800)
业经(22110)
财经(21836)
经济研究(20771)
图书(19531)
(18538)
问题(17663)
(17458)
理论(16936)
科技(15995)
实践(15697)
(15697)
(15336)
资源(15065)
现代(14482)
共检索到489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琦  苏墨  罗罡辉  魏小武  
研究目的:整合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促进规划和国土数据融合;根据管理需求细分用地类型,支撑精细化管理。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对照转换、征求意见、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整合原则、分类标准异同点、对应关系、地类细分及编码等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制定了一套深圳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地类及其与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论:深圳市2011年调查实践表明,采用工作地类进行调查,不但可以通过一次调查获取两套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执法监察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而且在数据获取源头为规划和国土数据的无缝融合打下基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苏墨  廖琦  罗罡辉  魏小武  
为促进建设规划和国土管理两个部门土地调查数据的融合,采用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两个部门土地调查技术的差异性,建立了满足规划、国土行业标准的统一调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两套调查数据的差异问题,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执法监察等规划、国土管理各个方面,可有效解决建设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矛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亚杰  王立辉  孔祥兵  阴海明  池泓  黄进良  
以山东省平邑县为研究区,在随机选取的子研究区中,利用3种不同的融合模型,以Sentinel-2影像的红、绿、蓝、近红外4个波段作为高分辨率融合参考影像,获得12组融合影像,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ATWT)算法并以红波段为高分辨率融合影像时,融合效果最好.采用最优模型和波段,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数据融合,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原始Sentinel-2影像、融合获得影像和Landsa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其中Sentinel-2影像总体分类精度为89.693 9%,Kappa系数为0.886 0,融合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8.765 7%,Kappa系数为0.869 0,略低于前者,结果表明,"红波段+ATWT"融合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可以获得接近原始影像分类精度的结果,能较好地保留原始影像的光谱信息并应用于较大区域的土地利用精细提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洁  刘云根  杨思林  王妍  张超  徐红枫  郑淑君  
【目的】获取更高效、准确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方法,为后续的高原山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云南省大理市为研究区域,以Sentinel-2A影像为对象,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并将此方法分类结果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方法分类结果在空间分布和各地类的面积统计方面都优于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与研究区实际土地利用面积数据更为接近;(2)在大理市,最大似然法在水体和林地的提取上适用性较好,而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在农田、草地、建设用地和其他这些地类的区分上适用性更强,且在冰川积雪的提取上也有更好的提取效果;(3)相比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精度,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可达90.20%,Kappa系数为87.9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分类方法,先粗分类再进一步细分类的分类思想,可避免区域之间的混淆问题。面向对象特征与决策树相结合的组合分类方法在高原山区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可以有效提高高原山区分类精度。图3表8参2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天林  金贵  邓祥征  李兆华  王润  
准确高效的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对于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活动频繁且密集,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十分剧烈,增加了城市土地利用精准分类的不确定性;且受环境气候和云雨天气影响增加了有效光学影像获取的难度。为提高城市土地分类精度,该文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案例,以Sentinel-1A和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rAm-Schmidt变换方法进行影像融合,选取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cArt决策树、BP神经网络等4种分类方法对融合的影像进行分类,提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与光学影像的分类结果对比,探究了Sentinel...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沈利强  罗平  罗婷文  
通过将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引入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解决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新增与存量用地供应关系分析,构建基于新增与清退互补的流量管理模型,模型通过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难度系数和新增清退比,调控土地供应来源结构,支撑流量管理。研究发现,土地利用计划流量模型通过引入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和新增清退比的设置,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撬动存量用地开发,提升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师武军  
研究目的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完整的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管理体系、规划编制体系。针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建议建立《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地方法规5级规划法规体系;建立完善透明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4级规划编制体系。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基础,中国的规划体系还很不健全,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华  李贵才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主体以及土地利用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过于强调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在手段上过于强调指标的刚性控制,很难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研究认为,在当前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形势下,土地利用的规模、权属、时序应当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深圳的实际经验,从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边界、完善土地权属管理、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土地供应时序三个方面研究提出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的方向与措施建议,以期为土地利用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萍莉  张凤荣  
从哲学观、条件论、过程论 3个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体系。其中哲学观是理论的灵魂 ,是条件论和过程论围绕的核心 ;条件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代要求 ;而过程论是人类控制土地利用的具体理论 ,是哲学观与条件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肖磊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研究区,通过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Moran’s I指数来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用地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用地除园地保持增长外均逐渐减少,面积最大的林地是各类新增用地尤其是园地的主要土地来源;建设用地持续扩张,除林地外未利用土地是其主要来源,而在2000年后建设用地扩张大量侵占园地与耕地;各类用地均呈分散趋势;建设用地将成为主导用地类型,其余类型用地均显著减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在规划影响下工矿仓储用地与居住用地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园地在占有林地空间的同时被建设用地侵蚀,而短期呈现难以持续的增长势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在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的基础上 ,将城镇用地细化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 ,并将它们与耕地和工业投资、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主要驱动力纳入统一的总体结构中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定量地描述它们的动态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模拟结果显示 ,城镇用地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种“S”型的增长规律 ,从1980年至2030年是城镇用地变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在城镇用地的变化过程中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在总的城镇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波动后 ,大约从2020年开始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耕地的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 ,并逐渐消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楷  李天宏  钱征寒  
选择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996、2000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估算了深圳市生态服务价值,探讨了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年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77 597×104元,2000年为291 141×104元,2004年为254 466×104元。从1996到2004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减少了23 131×104元,其中湿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是其主要原因。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水体、湿地、园地产生的价值之和超过了总价值的90%。在各项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产生的价值最大,其次是废物处理,两者之和约占总价值的40%。从空间上来看,服务价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泓江   闫凤英   尹文超  
双碳目标背景下,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碳中和建设、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的战略重点。然而,目前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减排目标和低碳规划技术手段的融合,导致国土空间规划控碳的行动路径仍不清晰。为此,针对县级城市,从土地利用视角切入,构建了一套融合“方法—机制”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控碳体系。一方面,开发基于低碳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控碳方法体系,通过对土地利用碳效应的“核算分析—预测评估—干预调整”,为低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编管结合”的控碳机制,将减碳目标与低碳技术系统统筹在以空间规划为载体的编制框架内,并为空间规划引领碳中和建设提供公共政策保障和智慧管理平台。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方法应用与机制探索,证明了县级空间规划控碳体系的有效性,可推广到其他县级城市的碳中和实践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亮  濮励杰  朱明  
研究目的:借鉴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经验,更好地服务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日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分类相似,二级分类差异较大;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结构更加简明严谨,可操作性更强。研究结论:可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适当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并设立跨专业跨部门的专门研究机构开展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艳玲  杨小唤  王新生  陈建军  
土地利用类型的识别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准确、快速的获得大尺度范围的土地覆盖信息进行土地变化的动态实时监测一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MODIS数据多光谱的特点,以山东省为例,选取8月份8-day的一期MODIS09Q1、MODIS09A1产品及全年16-day的MODIS13Q1NDVI时间序列产品,通过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间关系,同时选择NDVI、EVI、NDWI、NDMI、NDSI等分类指数,并构造新的波段B2/B1、B7/B6(B1、B2、B6、B7分别代表1波段、2波段、6波段、7波段),利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试验。结果表明,仅利用MODIS数据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