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3)
- 2023(5963)
- 2022(5026)
- 2021(4936)
- 2020(4283)
- 2019(9617)
- 2018(9549)
- 2017(17533)
- 2016(10016)
- 2015(11192)
- 2014(11012)
- 2013(10851)
- 2012(10265)
- 2011(9260)
- 2010(9544)
- 2009(8579)
- 2008(8456)
- 2007(7913)
- 2006(7017)
- 2005(6535)
- 学科
- 济(34524)
- 经济(34472)
- 管理(25759)
- 业(22541)
- 企(19053)
- 企业(19053)
- 方法(13942)
- 学(13238)
- 贸(12092)
- 贸易(12082)
- 易(11908)
- 出(11299)
- 数学(11261)
- 数学方法(11060)
- 财(11023)
- 中国(10975)
- 农(9410)
- 制(7999)
- 口(7930)
- 出口(7924)
- 出口贸易(7924)
- 业经(7630)
- 理论(7602)
- 技术(6891)
- 银(6745)
- 银行(6728)
- 地方(6698)
- 教育(6555)
- 行(6465)
- 和(6296)
- 机构
- 大学(136553)
- 学院(132728)
- 济(52064)
- 经济(50850)
- 管理(47584)
- 研究(47171)
- 理学(39487)
- 理学院(38987)
- 管理学(38259)
- 管理学院(37993)
- 中国(36793)
- 科学(29115)
- 京(29041)
- 财(26883)
- 所(23965)
- 农(22965)
- 江(22788)
- 中心(22769)
- 研究所(21559)
- 财经(20058)
- 范(19882)
- 师范(19647)
- 业大(18874)
- 经(18123)
- 北京(18098)
- 农业(18016)
- 州(17757)
- 经济学(17050)
- 院(16819)
- 师范大学(15887)
- 基金
- 项目(85598)
- 科学(67210)
- 研究(63874)
- 基金(61744)
- 家(54211)
- 国家(53757)
- 科学基金(45248)
- 社会(39643)
- 社会科(37598)
- 社会科学(37589)
- 省(33187)
- 基金项目(31803)
- 教育(30547)
- 划(28406)
- 自然(28293)
- 自然科(27653)
- 自然科学(27648)
- 自然科学基金(27162)
- 编号(26813)
- 资助(24756)
- 成果(24532)
- 重点(19480)
- 部(19155)
- 课题(18250)
- 创(18138)
- 发(17994)
- 项目编号(17569)
- 创新(17001)
- 国家社会(16902)
- 教育部(16576)
共检索到218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牧哲 高劲松 李钰
[目的/意义]面向考古类型学,提出一种适用于出土文物特征描述的知识表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语义映射和本体扩展方法,以突破传统类型学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促进知识的共享与重用。[方法/过程]首先,对考古类型学思想及其传统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考古类型学知识表示策略;其次,结合考古学的语料特征和类型学逻辑,对出土陶器的器形描述按照属种关系、整部关系两种维度分解;随后,对陶器的部分和类型逐层提出知识表示方案与特征向量表达式,进而构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表示模型;接下来,在知识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揭示基于条件等价映射的考古类型学本体扩展方法,实现考古类型学语义关联构建;最后,以青海柳湾的两件陶器为例,展示应用本文方法进行类型学知识表示的形式和过程,及其本体图形可视化效果。[结果/结论]以陶器器形为例对出土文物从考古类型学视角下的知识表示和语义关联构建是数字人文研究在考古学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可以为类型学研究由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韩牧哲 高劲松 李钰 付家炜
出土陶器作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标识物,对其进行知识揭示和有效利用,对于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对促进相关领域知识重用和共享、解决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冗余和知识迷航等问题均有重要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与考古学文化的关联路径的分析,明确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在替代传统人文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关联环节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知识结构解析和知识向量表示,展示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进行知识组织的方式和效果;针对陶器器形,从属种和整部两种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对陶器器形知识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的具体方法。最后,以从察吾呼遗址、焉不拉克遗址和莫呼查汗遗址中抽选的20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器形数据为例,验证上述方法在史前文化分期研究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个目标墓葬的分期结果与考古学界综合出土陶器类型和墓葬形制得出的矫正分期结果的吻合度达84.21%,这充分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知识匹配 关联路径 出土陶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柏嵩
本体将在语义网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它通过提供共享的并精确定义的术语源,将语法的互操作扩展到语义的互操作。语义网肯定是以XML and RDF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图2。参考文献8。
关键词:
本体 本体表示 万维网 语义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有奎
A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bject-oriented expert system with its knowledge database independent of program is introduced.Its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reasoning mechanism,semantic network an d frame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Finally,the author compares the object -oriented knowledg...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相雅凡 刘东苏 马续补 秦春秀 时莹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政府及时公开事件信息有助于消除公众恐慌,对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以碎片化、不连续、不完整方式散落在不同位置,未能较好地集成融合。如何对海量、多样、变化的信息进行描述与组织是政府应急管理的关键。因此,本文面向信息公开,融合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表示模型,并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及关系进行表示,提出了一种既能刻画疫情时空演化状态,又能展示疫情信息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组织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知识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垂直性质,能够展示较为丰富的概念关系和属性特征,大部分类能够得到实例填充。本文提出的知识表示模型为突发事件知识库构建提供新思路,扩充了突发事件信息组织的方法体系,有助于存量信息公开与价值释放,进一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升应急管理效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有梅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构造主题树形结构去衡量文献知识量的一种方法,并给出了测量局部知识量的两个指标,深度和平均宽度。对该方法的实际可能性做了讨论
关键词:
知识量,语义关系,主题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甲子 黄也平
白金宝遗址所见极富特色的文化征貌,与绳纹的传入密不可分。从施纹的角度上来看白金宝的陶器文化,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绳纹文化。如果考虑到文化发展与原始经济形态存有的制约关系,那么我们不难发现陶器乳钉饰件的"消退",似乎是绳纹在白金宝文化中"表达"的关键。这极有可能隐含了白金宝先民的审美活动变化,如果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分析白金宝遗址的绳纹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探明白金宝文化陶器绳纹文化径流。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白金宝文化 乳钉 变体绳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思竹 李峰 张智雄
海量科学文献和数据为科学研究和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传统出版物存在机器可读性差、缺乏知识关联性、不利于新的科学结论发现与传播等不足。本文以概念网络联盟(Concept Web Alliance)提出的纳米出版物模式(Nanopublication)为例,介绍面向大数据处理的新的知识资源语义表示、组织和出版模式,介绍其含义、核心模型、表示形式、构建方法,并从出版、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等多角度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期为研究者了解知识资源的语义表达、组织和出版提供参考和帮助。图3。表1。参考文献18。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少萍 郑春厚 王召兵
首先分析文本分类的现状,根据文本分类算法的要求和稀疏表示分类算法(SRC)的思想,设计基于元样本的稀疏表示分类器(MSRC),并应用于文本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MSRC算法具有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有助于提高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效率。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稀疏表示分类 元样本 MSRC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月
传统的图书馆史观强调时间的连续性以及事件的因果性,将图书馆的发展叙述为简单的线性模式,导致图书馆学者及从业人员在传统的历史观下盲目追赶时代,缺少反思和考证精神,致使在图书馆发展思路上做出不当选择。知识考古学的后现代思想,强调历史的断裂性、事物的复杂性,呼吁图书馆人摒弃权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图书馆发展问题,以批判的精神审视图书馆职能、图书馆精神等图书馆学基本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卞翠 玛丽—克莉丝汀·戴里诗
本文通过回顾法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过去40年的发展,以法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基础,以福柯所提出的话语条件为分析框架,揭示法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独特性。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者和机构决策者的观点,明确法国高等教育制度与治理的特殊性,并结合背景的变化,界定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界并梳理这一领域的知识生产现状。其次,重点关注法国公共研究政策改革的特殊性以及改革实施过程中的结构重组,在高等教育研究结构调整与欧洲政策和全球化进程导向相关联的战略框架内,探讨知识和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最后,聚焦于制定和实施有争议的结构改革中机构和教研人员的困境,深入讨论高等教育研究在法国成为一个可被接受的科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研究模式如何回应研究语境的期望以及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法国高等教育研究 知识考古学 40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梦悦 秦春秀 马续补
[目的/意义]近年来,科技文献资源呈爆炸性增长,海量科技文献中依旧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摘要。非结构化摘要一方面不利于学者阅读与理解;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摘要内部信息进行知识的自动化抽取和相应的检索。研究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表示模型及其自动化抽取方法,对学者快速阅读和机器自动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元本体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元本体模型。通过分析非结构化摘要的写作特征,将文本按句子级划分为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要素,统计每个要素句中的线索词、句型和位置,建立相关规则库,根据本体模型和规则库构建相关抽取算法。最后,下载《计算机技术与发展》中的部分文献进行实验。[结果/结论]通过增加句型集和线索词集,完善了非结构化摘要的要素,构建了非结构化摘要知识元本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对非结构化摘要中的知识元进行抽取。[局限]实验的不足之处是需要人工对摘要中的句型和线索词进行归纳总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平
思想考古学作为方法论,在历史观上表现为非连续性,在主体观上表现为非中心化,在知识观上表现为实践性,在语言观上表现为不确定性。这些观点对于把握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从思想考古学的角度去考察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意味着对教育史上学生生活状况的挖掘与揭示,这种研究视角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即课程在生活之中,课程改革应在充分理解“生活已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他们享受到课程中的生活之乐。
关键词:
课程 生活 课程改革 思想考古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光 翁梦娟 侯西龙 雷珏莹
注疏是对古代典籍注释及再注释而形成的文本,不仅反映注疏者对古籍文本的认知理解,也是后人理解、传承与传播思想与文化的重要基础。利用本体和纳米出版物等语义技术对注疏文本进行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可以揭示注疏文献中蕴含的知识间的语义关系,并实现注疏文献的语义化出版与再造。为验证注疏知识表示和语义化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本文设计了包含引用关系的阐释本体,并以部分注疏文本为语料,实现了以纳米出版物为独立出版单位的注疏语义化表示与引用关系推断。实验证明,阐释本体可作为单语篇注疏知识单元结构化和跨语篇注疏知识单元关联化的数据模型,助力注疏文献的数据化处理与价值增值。注疏知识的语义化表示路径可以为古籍知识库建设、语义出版和数字化再造提供参考。图6。表5。参考文献41。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茜 张斌
文章对关键词进行分解,抽取学科意义上的最小不可分词,以此表征主题元。借鉴认知语言学中的层次模型与概念整合的相关研究,详述了主题元的语义表示,同时论述了利用主题元进行认知结构分析的基本过程。在方法论上,研究从物理统计分析层面拓展到认知层面,补充了知识网络方法。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主题元 语义表示 结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