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5)
2023(8695)
2022(6683)
2021(6103)
2020(4946)
2019(11206)
2018(11103)
2017(21934)
2016(11912)
2015(13289)
2014(12963)
2013(12532)
2012(11459)
2011(9982)
2010(9919)
2009(8761)
2008(8475)
2007(7468)
2006(6619)
2005(6040)
作者
(31928)
(26798)
(26379)
(25485)
(16618)
(12561)
(12194)
(10280)
(10235)
(9357)
(9106)
(8910)
(8594)
(8319)
(8309)
(8068)
(8043)
(7746)
(7588)
(7521)
(6842)
(6476)
(6469)
(6165)
(5989)
(5945)
(5786)
(5735)
(5281)
(5240)
学科
(53060)
经济(53021)
(29575)
管理(28620)
(22398)
企业(22398)
方法(17302)
(16541)
中国(16331)
地方(16088)
数学(14781)
数学方法(14669)
业经(14426)
产业(11667)
农业(11344)
(10897)
(9907)
(9352)
(8213)
地方经济(8143)
技术(8099)
(8081)
(7650)
贸易(7643)
(7279)
结构(7267)
环境(6893)
(6860)
银行(6846)
理论(6803)
机构
学院(158173)
大学(157450)
(68036)
经济(66728)
管理(58385)
研究(57040)
理学(50065)
理学院(49428)
管理学(48574)
管理学院(48273)
中国(42557)
(36879)
科学(34371)
(29249)
(27711)
中心(25871)
(25805)
研究所(25208)
(24528)
北京(23546)
业大(23282)
财经(22929)
(22476)
师范(22262)
(21537)
经济学(21506)
(20770)
农业(19912)
(19397)
经济学院(19395)
基金
项目(109524)
科学(86899)
研究(82925)
基金(78611)
(68052)
国家(67468)
科学基金(58198)
社会(53906)
社会科(51159)
社会科学(51147)
(43260)
基金项目(42193)
教育(36425)
(36193)
自然(35283)
自然科(34390)
自然科学(34384)
自然科学基金(33789)
编号(33651)
资助(30083)
成果(26809)
(26715)
重点(25021)
课题(23563)
(23423)
(23042)
国家社会(22798)
发展(22074)
(21765)
创新(21561)
期刊
(79076)
经济(79076)
研究(49133)
中国(33074)
(24513)
学报(23729)
科学(23193)
(22469)
管理(22033)
大学(18847)
教育(17658)
学学(17359)
农业(16520)
业经(14167)
技术(14032)
(13673)
金融(13673)
经济研究(12875)
问题(11705)
财经(11201)
(10003)
(8869)
现代(8342)
图书(8120)
资源(8050)
(7972)
(7752)
科技(7631)
(7602)
技术经济(7540)
共检索到24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领域的基本现象,也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大部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南京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老龄化问题的加速恶化埋下了伏笔。人口老龄化既可能从减少劳动力和资本供给、减少消费、减少创新投入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消极影响,也可能从增加服务需求、理性消费、激励人力资本投资、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未富先老"的发展背景,应理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向影响,系统探索老龄化背景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敦贤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情况下出现的 ,具有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大等特征。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和老龄化加速交织的情况下 ,给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加了难度。面对老龄化的挑战 ,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把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改善供给结构 ,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瑞瑜  王森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迫在眉睫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我国亟须应对的挑战,而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应对挑战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通过倒逼企业以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催生智能养老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不利影响,但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消极影响,并强化其对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以人工智能作为门槛变量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二、第三次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王华书  王旺国  
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 ,对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农村产业比较优势状况 ,并结合加入WTO后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可能变化 ,提出了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生  战炤磊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影响。人口结构既可能通过劳动力供给增加、优化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影响,也可能通过增加决策难度和风险强度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等产生深刻影响。要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优化人口干预引导机制,促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是走出数据指标陷阱,从新生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优化性别结构;二是扬弃劳动力优势陷阱,审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三是抛开就业歧见,合理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另一方面,优化产业扶持升级机制,促进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蔡琪  
文章选用30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的动态效应。供给角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东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运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老龄化对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有推动作用,中、西部有阻碍作用。最后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与劳动力城乡结构效应的影响程度,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蔡琪  
文章选用30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的动态效应。供给角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东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运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老龄化对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有推动作用,中、西部有阻碍作用。最后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与劳动力城乡结构效应的影响程度,并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基于江苏省的发展现实,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人口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对江苏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直接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结构偏离度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而人口质量的提升对江苏经济增长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面对长期低生育率、老龄化持续加深的人口发展形势,江苏需要在政策上进行适时调整,加强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促进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开放发展,在提升人口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若愚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极为深刻,但其间接影响在当前并未充分显现,因而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当前急需解决的供养问题,而忽视其对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长远影响。文章在综述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的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作者认为顺应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老龄产业结构变动的深层次要求,应从实际出发促进比较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开俊  曹洪其  陈燕  
根据南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南通产业结构将全面转型升级,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目前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虽与地区支柱产业基本吻合,但存在专业结构趋同、特色专业不足等问题。南通地区高职院校除支持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外,还需加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产业及潜力产业、战略新型产业的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形成较高的吻合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孙洁  
目前日本产业出现了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停滞、新成长产业发展缓慢的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决定21 世纪日本国际经济地位和目前日本经济困境能否得以顺利摆脱的最关键问题之一。面向21 世纪日本应当把信息通讯产业、与环境保护相关联的产业以及以商品流通和医疗保健为核心的服务业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虽然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但新成长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日本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放宽规制、促进科技进步、确立起面向风险产业融资的新体制,以便为新成长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卫  
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现代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满足老年人生存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本文从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阐述了南京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进程及制约因素,并针对新世纪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飚   仇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阶段,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所造成的影响已成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城市创新的理论机制,采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城市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抑制效应和要素成本效应对城市创新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高水平城市创新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协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孟望生  姜莱  
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正在经历的两大现实问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至关重要。对照现有相关理论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后,以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框架,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理论假说。以1996—2016年30个省份构成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并估计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化程度。得出我国城镇化和老龄化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和增大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化程度较高等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周国华  
1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湖南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得到了较快增长,但除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湖南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78年的5.87%下降到1996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