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8)
2023(11139)
2022(9039)
2021(8244)
2020(6748)
2019(14557)
2018(14401)
2017(26016)
2016(13945)
2015(15670)
2014(15194)
2013(14571)
2012(13609)
2011(12464)
2010(12875)
2009(11657)
2008(11223)
2007(10625)
2006(9473)
2005(8200)
作者
(37918)
(31899)
(31588)
(30060)
(20350)
(14868)
(14345)
(12173)
(12056)
(11317)
(11011)
(10546)
(10304)
(10078)
(9752)
(9696)
(9357)
(9132)
(9104)
(8839)
(8097)
(7646)
(7486)
(7441)
(7213)
(7182)
(7021)
(6974)
(6356)
(6274)
学科
(75555)
经济(75511)
管理(44264)
(36712)
(31444)
企业(31444)
地方(22691)
方法(21699)
中国(20285)
数学(18337)
数学方法(18200)
技术(16514)
业经(15945)
(14794)
地方经济(14663)
(12725)
技术管理(12056)
(11777)
环境(10861)
(10759)
理论(10620)
农业(10484)
(9970)
(9911)
金融(9909)
(9429)
银行(9417)
(9297)
产业(9261)
(9118)
机构
大学(194253)
学院(193562)
(88599)
经济(86865)
管理(72112)
研究(68607)
理学(60953)
理学院(60223)
管理学(59228)
管理学院(58833)
中国(51416)
(40430)
科学(38635)
(38400)
(32805)
(31656)
中心(31035)
财经(29429)
研究所(29405)
经济学(28389)
(27879)
师范(27667)
(26665)
北京(25669)
(25379)
经济学院(25133)
(25066)
(24028)
业大(23460)
师范大学(21714)
基金
项目(125944)
科学(101067)
研究(99314)
基金(88631)
(75407)
国家(74727)
科学基金(65405)
社会(65054)
社会科(61719)
社会科学(61704)
(52106)
教育(46720)
基金项目(46659)
(42124)
编号(40017)
自然(38034)
自然科(37176)
自然科学(37170)
自然科学基金(36543)
资助(33685)
成果(33476)
(31935)
(30052)
课题(29809)
重点(29045)
创新(28849)
(27436)
国家社会(26990)
发展(25278)
(24874)
期刊
(109163)
经济(109163)
研究(64831)
中国(49143)
教育(32541)
管理(32131)
(29478)
学报(24067)
科学(23816)
(21709)
技术(20769)
大学(19923)
经济研究(18279)
(17635)
金融(17635)
学学(17538)
业经(15844)
财经(15730)
农业(14790)
(13979)
问题(13049)
图书(12837)
技术经济(12333)
科技(10925)
(10450)
论坛(10450)
(9780)
书馆(9618)
图书馆(9618)
职业(9514)
共检索到31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以三大职能为核心,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引领知识创新科技新新、推进生产力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笔者结合辽宁高等教育实际,论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发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和谐,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厚德  
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教育和科技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地位。因此,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高等学校理应做出重要的贡献,这意味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宏观调控方面,面临着关键性的转折。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有一个改革的“龙头”就是拨款制度改革。不过教育部门除少数研究所外,并未触及这项改革。教育部门的科研活动,并不都以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活动,它们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并不能照搬科技界的政策。但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该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与科技界一致的;并且要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取得社会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工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张文修等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工学研究生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根据不完全统计,工学研究生在校人数和毕业授予学位的人数都占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和毕业授予学位人数的45%左右。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李学志  
大学科技工作如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如何为生产实践服务,作者总结了该校的科技工作,提出要坚持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并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博龙  
1992年4、5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岛试验场培育的6亿余尾优质中国对虾苗,除1亿余尾用于大海人工放流增殖外,其余被省内外水产养殖场(户)抢购一空,获净利润40余万元;所资源研究室石斑鱼课题组5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伯聪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工程创新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本文简要分析了工程和工程创新的性质、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工程理念、工程观和工程人才的若干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延续40多年的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从海湾战争到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内战,从非洲索马里战乱到独联体内一些国家之间的冲突,大量事实说明.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安宁。但是,另有许多迹象表明,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已经拉开序幕。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各大国的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主战场已经转向经济领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伯聪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主战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的过程。工程中不但包括技术要素而且包括非技术要素,必须从"全要素"和"全过程"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工程活动。文中剖析了那种认为工程仅仅是单纯的"科学应用"的观点和认为工程知识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派生性知识的观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以"可重复性"为基本特征,其社会评价规范是只承认"首创性",而工程活动却以"唯一性"和"当时当地性"为基本特征,这就使创新必然成为工程活动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林进成  
文章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院在经济研究面向主战场,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这样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关门搞科研,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科建设,也有利于课程建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群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对乡村旅游的表述,此后的十几年间,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旅游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伟  张宁  张园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校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系统特征、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面向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琴  刘晓辉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29个省市区面向国际服务外包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面向国际服务外包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各类地区面向国际服务外包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特征各不相同。为了提高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强化科技投入水平,提高科技产出水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珺  阎志军  程愚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探索提升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创新的影响值得探究。本文从数字经济与创新的视角,借助2015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采用OLS+稳健标准误方法对数字经济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回归估计。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创新影响最大,对外观设计创新的影响次之,这说明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的是真正的创新,而非模仿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分别作了区域比较以及数字经济不同发展水平对创新增长的影响估计,发现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对创新的影响作用最大,东部地区则最弱;并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推动创新的作用更大,但主要影响的是外观设计创新,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则主要影响发明创新。最后,文章就如何通过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刚  周杰  刘俊  张春喜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指出中学应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中学为主,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构建综合性的学生德育平台。并以清华附中的教育实践为例,描述了该校在德育方面的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