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9)
- 2023(5058)
- 2022(4203)
- 2021(4001)
- 2020(3375)
- 2019(7747)
- 2018(7728)
- 2017(13845)
- 2016(7837)
- 2015(8807)
- 2014(8608)
- 2013(8188)
- 2012(7346)
- 2011(6642)
- 2010(6601)
- 2009(5644)
- 2008(5807)
- 2007(5162)
- 2006(4421)
- 2005(3843)
- 学科
- 济(25811)
- 经济(25788)
- 管理(21604)
- 业(19886)
- 企(15676)
- 企业(15676)
- 方法(13185)
- 数学(11378)
- 数学方法(11179)
- 理论(8330)
- 财(8289)
- 农(7915)
- 教学(7855)
- 中国(7687)
- 业经(6923)
- 学(6145)
- 教育(6027)
- 农业(5775)
- 务(5760)
- 财务(5744)
- 财务管理(5731)
- 企业财务(5519)
- 信息(5061)
- 技术(4713)
- 贸(4461)
- 贸易(4458)
- 易(4335)
- 制(4299)
- 学法(4275)
- 教学法(4275)
- 机构
- 大学(106658)
- 学院(104653)
- 管理(40260)
- 济(37968)
- 经济(37100)
- 理学(34649)
- 研究(34341)
- 理学院(34215)
- 管理学(33539)
- 管理学院(33336)
- 中国(24060)
- 京(22423)
- 科学(21332)
- 农(18209)
- 财(18150)
- 业大(16806)
- 所(16671)
- 中心(16522)
- 江(16322)
- 范(16311)
- 师范(16149)
- 研究所(15224)
- 财经(14391)
- 农业(14338)
- 北京(13888)
- 技术(13836)
- 经(13129)
- 师范大学(13094)
- 州(12768)
- 院(12251)
- 基金
- 项目(73096)
- 科学(57729)
- 研究(55536)
- 基金(52007)
- 家(45738)
- 国家(45353)
- 科学基金(38924)
- 社会(33744)
- 社会科(32037)
- 社会科学(32029)
- 省(29243)
- 教育(28374)
- 基金项目(27656)
- 划(25052)
- 自然(24825)
- 自然科(24292)
- 自然科学(24286)
- 编号(24083)
- 自然科学基金(23907)
- 资助(20506)
- 成果(20497)
- 重点(16946)
- 课题(16636)
- 部(16413)
- 创(15587)
- 项目编号(15331)
- 发(15228)
- 创新(14494)
- 教育部(14396)
- 大学(14331)
共检索到156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志贤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在数字化学习时代,信息素养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的主要标识。近40年来,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标准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构成,回溯了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标准。在综合诸多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十大标准,以期为学习者提升信息素养或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文章认为,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个个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掌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学习能...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终身学习 内涵 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本文对美国旨在推进中小学开展技术教育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技术素养标准》的基本内容略作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此项技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勇 兰春寿
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是指学习者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具备主动寻求反馈、接受并应用反馈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倾向。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具有持续性、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具有促进个人发展、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意蕴。因此,可从认同反馈价值、投入反馈活动、技术赋能反馈、加强对话反馈、创设反馈环境等五个方面探讨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终身学习者 反馈素养 价值意蕴 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平 曾晓牧
从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出发,分析了信息素养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动因和当前研究的动向,指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高校应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以及实践和思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寇旭颍 冯思倩 刘坤锋 徐瑞朝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对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常态化应用背景下,需要研究AI素养的新变化。文章通过追踪AI素养的发展历程,结合布鲁姆分类法,剖析其内涵特征,构建AI素养的评估标准,并分析AI素养与信息素养、数据素养评估标准之间的区别。研究发现:AI素养主要包括感知和理解AI、应用和分析AI以及评估和创造AI的能力。文章构建AI素养评估标准,在认知层面,强调对AI的意识和理解;在技能层面,掌握AI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层面,关注AI的评估和创造。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绪计 王泉泉 林崇德
学会学习素养作为中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科学的界定与评价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学会学习素养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是全球教育质量提升的共同诉求,也是公民自我完善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学会学习素养具有主体性、延展性、整合性、建构性、价值性等特点,而且国际上学会学习的评价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英国的有效终身学习项目、芬兰的学会学习研究、欧盟学会学习的三维框架以及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都颇具代表性。为深入推动学会学习研究,亟需建构兼具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学会学习评价框架、优化评价
关键词:
学会学习素养 核心素养 内涵与评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珑 赵飞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进行的,信息素养体系则存在于学习环境之中并支撑其发展。文章尝试分析了大学生学习环境在信息时代的变化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例,研究讨论适应学习和认知环境发展的新型高校信息素养体系,包括其目标、标准、作用、主要内容、方法/模式的变革与拓展,以推动信息素养成为支撑学习环境的元素养,并带动学习素养体系的全面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创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基础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的 3个类别、9个标准和 2 9个指标的介绍和分析 ,力求阐明信息素养是终身教育的前提 ,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相关建议。信息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信息的传播 ,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越发显得重要。教师们应该把高效的教 /学策略和行为与信息存取技能结合起来。在素质教育中 ,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 ,并且与其他素养整和在一起。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独立的、有道德的终身学习者 ,学校教育应该使他们既能获得了个人的发展也能对学习型社区乃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桦 林众 罗蕾 黄四林
信息素养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成分,所以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将信息素养遴选为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指标和关键成分。信息素养也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系统梳理信息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核心素养框架中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我们归纳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从中提炼出综合性、过程性、工具性和批评性四个主要特征,同时发现信息素养结构注重综合表现、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和与评价体系之间对接的国际共识。在我国课程改革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注重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开发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主题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颖涵 刘姝瑾
批判性信息素养蕴含发展元认知、情境下的知识建构、面向问题解决的批判性思维、采用批判性教学法四个核心理念。文章在辨析批判性信息素养与深度学习内在耦合性的基础上,完成批判性信息素养核心理念下深度教学逻辑的探索,提出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化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教学、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化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估的深度学习实践路径,以期为信息素养教育转型深化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邸雅静
美国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支持学校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协助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以《21世纪学习者标准》与《K-12年级自然科学教育框架》的匹配工作为例,介绍美国学校图书馆如何将学习者信息素养标准嵌入学校教育标准中,并以此匹配结果为依据,指导学校图书馆员为课程教学服务。这两种标准的匹配结果也可以与循证实践方法相结合,用于论证学校图书馆的价值。分析我国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成因及其承担服务教学之责任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谭丹丹 柯平
商业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可迁移的通用能力,对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与商业主题相关的信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实现这一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的有效迁移是商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本研究结合能力迁移的视角,探讨商业信息素养的理解框架,并从信息来源、学习主体、主题概念分类、学习成果四个方面,对商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最新指南《商业研究能力》的实践要点予以解读,指出其对我国图书馆商业信息素养教育在实践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成果评估、协同合作等方面的启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本刚 马海群
[目的/意义]在国内缺乏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的情况下,对国外的信息素养标准进行综合研究,可以为今后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为文检课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不仅从结构上对国外信息素养标准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分五个方面在内容上对国外信息素养标准进行综合研究,将重复内容进行合并和概括,然后将不同的内容归类整理,并按照逻辑进行陈述。[结果/结论]不同的标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点,ACRL于2016年1月11日批准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信息创造为核心,更适合作为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标准。综合各种不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标准 框架 信息技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