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91)
- 2023(19130)
- 2022(16639)
- 2021(15676)
- 2020(13380)
- 2019(31087)
- 2018(31342)
- 2017(59617)
- 2016(33116)
- 2015(37816)
- 2014(38350)
- 2013(37955)
- 2012(35346)
- 2011(31909)
- 2010(32700)
- 2009(30062)
- 2008(30065)
- 2007(27358)
- 2006(24142)
- 2005(21860)
- 学科
- 济(135238)
- 经济(135090)
- 管理(99568)
- 业(92516)
- 企(76947)
- 企业(76947)
- 方法(60729)
- 数学(52085)
- 数学方法(51268)
- 中国(37686)
- 农(36885)
- 财(35899)
- 地方(30917)
- 学(30635)
- 业经(30309)
- 制(27218)
- 农业(24510)
- 理论(24415)
- 贸(23826)
- 贸易(23810)
- 银(23022)
- 易(23013)
- 银行(22956)
- 务(22814)
- 财务(22706)
- 财务管理(22643)
- 和(21965)
- 行(21844)
- 企业财务(21415)
- 融(21097)
- 机构
- 大学(473821)
- 学院(472680)
- 管理(184088)
- 济(182844)
- 经济(178371)
- 研究(160914)
- 理学(155965)
- 理学院(154121)
- 管理学(151130)
- 管理学院(150246)
- 中国(123756)
- 京(103987)
- 科学(102633)
- 财(87487)
- 所(83667)
- 农(82994)
- 研究所(75747)
- 中心(74414)
- 江(74066)
- 业大(72491)
- 财经(67623)
- 北京(66516)
- 农业(64972)
- 范(64083)
- 师范(63403)
- 经(61030)
- 州(59941)
- 院(58106)
- 技术(53329)
- 经济学(53204)
- 基金
- 项目(309208)
- 科学(240107)
- 研究(224284)
- 基金(219839)
- 家(192195)
- 国家(190535)
- 科学基金(161969)
- 社会(136418)
- 社会科(128989)
- 社会科学(128950)
- 省(122896)
- 基金项目(115951)
- 自然(106972)
- 教育(104815)
- 自然科(104443)
- 自然科学(104416)
- 划(103307)
- 自然科学基金(102493)
- 编号(93885)
- 资助(92682)
- 成果(77746)
- 重点(69513)
- 发(67384)
- 部(67202)
- 课题(65709)
- 创(63068)
- 科研(59197)
- 创新(58851)
- 项目编号(57329)
- 大学(57037)
- 期刊
- 济(210265)
- 经济(210265)
- 研究(139576)
- 中国(101897)
- 学报(78254)
- 农(75254)
- 管理(70438)
- 科学(70077)
- 财(69761)
- 教育(59397)
- 大学(58133)
- 学学(54082)
- 农业(51093)
- 技术(44394)
- 融(44377)
- 金融(44377)
- 业经(35230)
- 财经(32780)
- 经济研究(32565)
- 图书(29098)
- 业(28829)
- 经(27966)
- 问题(27010)
- 技术经济(23855)
- 统计(22927)
- 版(22924)
- 理论(22906)
- 科技(22222)
- 商业(21524)
- 现代(21037)
共检索到72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元 毛进 李纲
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的一种重要信息来源,其中包含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信息,可广泛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近年来,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向突发事件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突发事件中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展开综述,从内容、时空和传播三个维度解析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的多维特征,并从信息获取、信息整合和信息挖掘三个方面归纳多模态信息分析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最后,本文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情境-应对"模式下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构建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框架,并从信息获取、描述、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引,以期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炜 胡康林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是一个动态循环、多部门协同联动的过程,情报贯穿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支撑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情报具有相对性、转换性和时效性,包括经验情报、实时情报、衍生情报和经验情报等类型。通过情报与应急决策的相互作用分析,提出以人为主体,联系情报与决策的"情-人-策"(QRC)模式,并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情报支撑过程框架下,对情报的支撑要素进行综合集成,从情报角度为应急决策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急决策 情报支撑 QRC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俊鹏 颜娟 彭小银
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有很多利弊难控的方面,高校应该充分把握新媒体的正向作用,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文章在梳理新媒体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理理念缺失、体制不完善、方法失效等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增强学校管理者媒体素养、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等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晓斌 张明鑫
了解突发事件中我国智库应急情报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我国智库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情报保障作用和提升应急情报保障的质量水平提供依据。采用自下而上的经验性研究设计思路,以Q事件背景下的33个智库为案例,爬取33个智库在Q事件期间发布的各类型资料,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思路构建理论体系。应急参与主体、应急保障对象、应急情报需求、应急保障内容和应急保障流程是智库应急情报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其中,应急情报需求是驱动力,应急参与主体是推力,应急保障对象是拉力,而应急保障流程和应急保障内容彼此紧密联系,是智库发挥应急情报保障作用机制的核心部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融合众包模式、鼓励公众参与、引入新兴信息技术、提高应急情报需求感知效率以及提升应急参与主体协同联动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智库 应急情报保障 突发事件 扎根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影繁 李颖 孟令恩
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和分析处理,对信息需求者得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章以主题图为工具,充分利用主题图灵活的知识组织和信息导航优势,将复杂事件按照不同的视角进行主题和主题关联抽取,降低了知识结构的构建难度;同时,利用主题图合并技术,合并不同主题图中的相同或相似主题、主题关联,从而使得复杂事件整体知识结构的还原成为可能。基于主题图的信息组织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中的信息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文章的新颖性所在。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主题图 事件分解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傅小华 季建华 何冰
引入情景分析方法,以美加大停电案例为依托分析电力突发事件情景演变过程。对某电力公司应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总结电力突发事件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相互关联关系。构建典型情景,分析影响因素具体作用,总结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律和重点关注方向,并为一般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玥琪 王晰巍 王小天 邱程程
全球灾害事件频发,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社交媒体风险管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风险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更好地为国内外相关学者提供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和启示,并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各类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体系和风险响应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借鉴。文章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为文献分析数据来源,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进行主题挖掘,呈现突发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风险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内容,并分析突发事件社交媒体风险管理的新机遇及新应对。研究发现:从研究热点主题来看,社交媒体风险分析、社交媒体风险响应、社交媒体危机沟通及风险下的用户行为等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风险管理研究的新机遇包括社交媒体风险精准预警研究、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及社交媒体风险监测与决策协同研究;突发事件社交媒体风险管理的新应对包括风险应对理论研究、风险响应体系建设研究以及风险情报智能挖掘研究。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社交媒体 风险管理 研究热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尹念红 姚建东 王贵清
基于突发事件潜伏期的特征分析,针对该阶段信息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型语言变量和信息熵的应急预案选择方法。首先,决策者使用区间型语言变量表征应急预案的偏好信息,引入改进的信息熵理论,得到各项关键指标的权重系数;其次,两次使用区间型语言的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将偏好信息依次与决策成员的相对重要度和关键指标的权重系数集结;最后,对各应急预案的排序系数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优方案。以某地洪涝灾害的应急预案选择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伟 刘呈 刘奕
为了对灾情建立结构化和量化的表达,增强基于情景的灾情认知的有效性,该文从应急决策的需求出发,建立了多维情景模型。该模型由4部分组成:情景对象表达、灾情向量、情景环境和情景对策。其中:情景对象表达和灾情向量是情景的内核,是对灾情自身特性的定性半定量表达;情景环境和情景对策是对环境、应急资源和应急响应对策的结构化描述。给出了模型形式化的数学描述,并通过实例分析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情景模型能够辅助决策者建立内涵清晰的突发事件情景,实现高度结构化和量化的灾情表达,从而使决策者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灾情严重度评估。
关键词:
情景对象表达 情景模型 应急决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跃翔 刘文玲 林睿婷 陈雨杰 王皖
突发事件影响广泛,涉及因素较多,当前突发事件要素识别研究存在灾害要素信息、应对流程信息、承灾载体信息等数据自动识别困难等问题。文章构建突发事件应急要素“四维”模型,确定包含保障措施、响应措施等流程性信息在内的八类应急要素类别,提出TDA-RoBERTa-wwm-BiLSTM-CRF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模板的数据增强策略,融合预训练模型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方法,实现了突发事件多要素信息的自动识别。对比与消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突发事件应急要素自动识别中能起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要素 数据增强 深度学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张慧迪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中不同模态之间传递的信息互为补充,为了充分挖掘突发事件中用户的意见,在情感分析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对挖掘上下文信息进而实现有效分类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其次以“7.20河南特大暴雨”突发事件为例,运用Glove执行词向量嵌入,BiLSTM和VGG16进行文本、图像特征提取。最后融合图文特征进行情感分类。[结果/结论]对比单模态的情感分析效果,多模态模型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在多模态情感模型基础上,对比有无注意力机制的分析效果,证实注意力机制能够突出文本中情感信息量的部分,提升了突发事件情感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潇潇 黄弘 李瑞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庞大的城市体量使得城市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机构改革与应急管理部的成立,针对突发事件下新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美国、英国与日本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入手,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分析,总结出3类城市应急管理机制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突发事件模型.使用多智能体仿真对这3类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基于模拟结果,对这3类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整合型”机制的优点在于更合理的任务分配与职能分工,“协调型”机制的优点在于更加流畅有序的沟通和决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然 叶晓飞 洪钢 杨俊 郑彭军
针对突发事件下多供应点到多需求点的多种物资配送问题,以配送总时间最少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应急物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设计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根据2020年宁波市北仑区疫情下应急物资配送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解决多种应急物资配送问题,将NSGA-Ⅱ算法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得到的总配送时间减少了26.04%,总配送成本节省了27.76%。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阳长征
为了探索社交媒体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动态影响机制,本文使用2015—2020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1起突发事件面板大数据,以新浪微博社交平台为例,采用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面板数据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在信息共生过程中,情感负荷和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冲击影响效应均较大,且情感负荷的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影响;在情感负荷波动中,情感负荷自相关效应的影响最大,信息共生和用户黏性的冲击影响较大。(2)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大于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大于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3)情感负荷对信息共生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波动的贡献率大于信息共生的贡献率,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4)情感负荷、用户黏性和信息共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群体间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可制定有针对性的情感引导策略以及危机信息共生行为的管控和预防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旭 李阳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情境下谣言信息更易在网络上肆意横行,提高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对于更好地发挥辟谣信息的影响力,抑制谣言信息传播、净化舆论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新冠疫情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计算辟谣信息的综合影响力,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融合信息传播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结构特征,探讨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进而提出若干思考和启示。[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内容结构均会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别下的影响因素对辟谣传播效果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其中粉丝数、会员认证和链接比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强度更大,除链接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对辟谣信息传播呈现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