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6)
- 2023(14675)
- 2022(12791)
- 2021(12125)
- 2020(10039)
- 2019(22888)
- 2018(22808)
- 2017(44143)
- 2016(24474)
- 2015(27306)
- 2014(27371)
- 2013(26908)
- 2012(25043)
- 2011(22492)
- 2010(22378)
- 2009(19929)
- 2008(19085)
- 2007(16586)
- 2006(14616)
- 2005(12620)
- 学科
- 济(94894)
- 经济(94799)
- 管理(68914)
- 业(62569)
- 企(50068)
- 企业(50068)
- 方法(40350)
- 数学(35270)
- 数学方法(34804)
- 农(28220)
- 地方(25703)
- 中国(24813)
- 财(23572)
- 学(22441)
- 业经(20661)
- 农业(19116)
- 环境(19048)
- 贸(16504)
- 贸易(16495)
- 制(16259)
- 易(15946)
- 和(15832)
- 理论(14982)
- 划(14259)
- 技术(14089)
- 务(13955)
- 财务(13889)
- 财务管理(13862)
- 策(13720)
- 银(13323)
- 机构
- 学院(333646)
- 大学(332951)
- 管理(132170)
- 济(129492)
- 经济(126408)
- 研究(114470)
- 理学(114304)
- 理学院(112972)
- 管理学(111020)
- 管理学院(110434)
- 中国(84492)
- 科学(73665)
- 京(71059)
- 财(58992)
- 所(57534)
- 农(57116)
- 研究所(52717)
- 中心(52450)
- 业大(52049)
- 江(50050)
- 财经(46478)
- 范(46415)
- 师范(45984)
- 农业(44587)
- 北京(44578)
- 院(42414)
- 经(42186)
- 州(40431)
- 经济学(37300)
- 师范大学(37059)
- 基金
- 项目(234181)
- 科学(184165)
- 研究(171752)
- 基金(168485)
- 家(146948)
- 国家(145716)
- 科学基金(125025)
- 社会(105372)
- 社会科(99708)
- 社会科学(99681)
- 省(93683)
- 基金项目(90350)
- 自然(82983)
- 自然科(80964)
- 自然科学(80948)
- 自然科学基金(79444)
- 划(78468)
- 教育(78294)
- 编号(71236)
- 资助(68496)
- 成果(57297)
- 重点(52652)
- 发(51347)
- 部(50779)
- 课题(49125)
- 创(48365)
- 创新(45155)
- 科研(44802)
- 大学(43018)
- 教育部(42958)
- 期刊
- 济(143174)
- 经济(143174)
- 研究(97362)
- 中国(64449)
- 学报(53680)
- 农(51891)
- 科学(49920)
- 管理(47114)
- 财(43152)
- 大学(40060)
- 教育(39562)
- 学学(37482)
- 农业(35892)
- 技术(29339)
- 融(28728)
- 金融(28728)
- 业经(24315)
- 经济研究(21545)
- 财经(21014)
- 问题(18740)
- 图书(18650)
- 业(18211)
- 经(17848)
- 资源(17662)
- 科技(16739)
- 理论(16035)
- 版(15651)
- 技术经济(15532)
- 现代(15068)
- 实践(14901)
共检索到48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金娜 房学宁 窦睿音
在国家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探讨省域尺度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可能情景。选择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都具备高碳排放典型特征的河北全域作为研究区,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研究河北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情景,阐明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碳排放系统间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增加第三产业占比、控制高耗能行业产量、优化产业结构等多项措施,河北可以同步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2)碳达峰目标实现后,继续坚持扩大碳汇规模,在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40%、火力发电占比约53%的条件下,可以同步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3)推进能源供给低碳绿色改革是保障河北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其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和火力发电低碳化是政策关键。
关键词:
碳减排 情景分析 能源政策 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金娜 房学宁 窦睿音
在国家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探讨省域尺度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可能情景。选择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都具备高碳排放典型特征的河北全域作为研究区,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研究河北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情景,阐明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碳排放系统间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增加第三产业占比、控制高耗能行业产量、优化产业结构等多项措施,河北可以同步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2)碳达峰目标实现后,继续坚持扩大碳汇规模,在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40%、火力发电占比约53%的条件下,可以同步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3)推进能源供给低碳绿色改革是保障河北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其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和火力发电低碳化是政策关键。
关键词:
碳减排 情景分析 能源政策 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林泽伟 张聪 赵黛青
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环境保护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论文通过构建广东省ICEEH(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of climat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模型,设置不同的达峰时间情景,综合考虑广东省“双碳”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年提前达峰情景和2030年如期达峰情景相比2035年推迟达峰情景,碳排放峰值分别低2 000万~4 000万吨。对于部门来说,农业和工业部门的碳达峰时间基本与广东全省的碳达峰时间保持一致,而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分别在2040年和2025年前后出现。从社会影响来看,提前达峰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推迟达峰情景到2045年后减排难度更大,减排成本更高,提前达峰情景和如期达峰情景到2060年GDP总量比推迟达峰情景高1 220亿~4 386亿元。
关键词:
CGE 广东省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林泽伟 张聪 赵黛青
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环境保护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论文通过构建广东省ICEEH(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of climat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模型,设置不同的达峰时间情景,综合考虑广东省“双碳”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年提前达峰情景和2030年如期达峰情景相比2035年推迟达峰情景,碳排放峰值分别低2 000万~4 000万吨。对于部门来说,农业和工业部门的碳达峰时间基本与广东全省的碳达峰时间保持一致,而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分别在2040年和2025年前后出现。从社会影响来看,提前达峰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推迟达峰情景到2045年后减排难度更大,减排成本更高,提前达峰情景和如期达峰情景到2060年GDP总量比推迟达峰情景高1 220亿~4 386亿元。
关键词:
CGE 广东省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华
"30·60"碳排放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利用GTAP-E模型,设置发达经济体仅对自身征收碳税、发达经济体对自身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以及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四种政策情景,分析不同减排政策下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居民福利和碳排放影响,据此探讨中国主动采取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在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容易造成"双损"局面,不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政策;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造成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大幅下降,经济持续衰退,不能有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会使全球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且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下降幅度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是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有效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孔晓旭
研究目标:基于2030年碳达峰目标,将公平、效率、责任、发展等多项原则纳入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中。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空间联立模型、零和博弈SBM模型、熵权法等构造不同原则下的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发现: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综合性碳配额分配方案因地区间减排成本差异小而容易被更多主体所接受,最适合中国当前情况。研究创新:设计的碳配额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效率性原则的基础上融入零和博弈的思想,兼具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价值:制定区域间初始碳配额的合理分配方案,对于推进省际协同减排战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凯华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朱庆莹 杨慧琳
基于低碳社会背景和碳减排目标,通过构建生态补偿理论框架,设定补偿模式、衡量准则、标准和补偿系数,建立了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模型,并对各省份进行了量化实证。结果表明:(1) 2015年,各省(除云南外)碳排放均大于碳吸收量,净碳排放总量达274. 60×103万t;(2)碳排放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从东至西递减的态势,而各省碳汇是造成地均碳排放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3)区内14省超出生态补偿阈值2 635. 30万t,以最适补偿水平需支付163. 00亿元,16省未达到生态补偿阈值,可获补偿91. 11亿元;(4)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碳排放目标强度等因素影响,生态补偿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空间同质,整体呈"东付西补"的分布状态。最后从构建以中央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碳收支账户和完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角度对省域横向碳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晋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双碳”行动方案,确定“双碳”战略时间表与路线图,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顺利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现实需求。浙江省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对策研究。吴伟光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双碳”问题的学者之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昭 赵会茹 霍慧娟
电力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能源绿色转型的中心环节。推进电力行业提前碳达峰,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首先,结合电力系统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以电力碳达峰为边界构建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然后,运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提出实现地区电力碳达峰的电源装机结构优化配置方案,模拟区域电力碳排放轨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设计实现电力碳达峰的地区电力系统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山西省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快速增长,电力系统调峰压力不断增大,多种电网灵活性资源需协同发展"。十四五"到"十六五"期间,该区域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经历前期快速增长、中期波动下降、后期稳定下降3个阶段,到202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
关键词:
碳达峰 电力系统 优化配置 生产模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敬 刘伯颖 刘广平 魏旭光
鉴于对我国交通货运系统数据缺乏、货运需求弹性较大、货运低碳化的经济影响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地理局限性等各种问题考虑,以河北省为例,基于低碳视角对河北省公路建设与公路货运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并从结构、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公路货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公路货运低碳化发展应采取的实施路径与措施手段,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公路货运 低碳化 河北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志远 史作廷 石敏俊 杨德伟 龙如银 周宏春 林思佳 郭瑞芳 王宇杰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要解决"双碳"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考虑和规划;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碳中和起点强度等方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多重阻力和艰巨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手段,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从技术、经济、制度三个层面多维发力,逐一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能源生产、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额,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技术领域;着力突破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切实改变能源结构,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立 郝晋珉 艾东 类淑霞 双文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耗能总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通过样点实验法所获取的相关系数,估算了曲周县碳源和碳汇量,并对区域碳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GIS叠加分析法对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分成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和不宜四种。进而以碳平衡为目标,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明:2009年曲周县生态系统处于碳失衡;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是主要的调整地类,园地和林地是主要的调整方向;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使生态系统基本达到碳平衡。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勇 张浩 吴玉玲 刘洋
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内容。本文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石家庄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结合671份有效调查问卷,从分析城市居民现实需求入手,研究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为确定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和重点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显示,交通出行和空气治理是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化亟需改善的内容,食品安全则需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和全过程信息采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应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均衡配置,无线网络全城覆盖和网上远程服务是公众的期盼。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公共服务水平距离居民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在政府统筹的引导机制、市场导向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机制等方面还不健全,应从优化顶层设计、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数据决策、强化社会参与等方面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管理。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公共服务 居民需求 石家庄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生 杨洪艳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河北省在2005—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但其整体的低碳环境发展水平却不令人满意,因此,应尽快发展适合河北省实际状况的能源技术和政策,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状况。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综合合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